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316 篇 期刊文献
  • 38 篇 学位论文
  • 9 篇 会议
  • 6 篇 科技报告
  • 5 篇 报纸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9,37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182 篇 经济学
    • 3,187 篇 应用经济学
    • 1,247 篇 理论经济学
  • 3,665 篇 管理学
    • 1,698 篇 工商管理
    • 913 篇 公共管理
    • 84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4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78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658 篇 法学
    • 68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47 篇 政治学
    • 261 篇 社会学
    • 258 篇 法学
    • 54 篇 公安学
    • 24 篇 民族学
  • 657 篇 教育学
    • 617 篇 教育学
    • 33 篇 体育学
  • 416 篇 文学
    • 355 篇 新闻传播学
    • 6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96 篇 工学
    • 100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74 篇 城乡规划学
    • 46 篇 农业工程
    • 27 篇 建筑学
    • 27 篇 公安技术
    • 26 篇 水利工程
    • 1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64 篇 医学
    • 14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95 篇 理学
    • 52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70 篇 历史学
    • 61 篇 中国史
  • 61 篇 农学
    • 1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 篇 艺术学
    • 26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57 篇 哲学
    • 57 篇 哲学
  • 37 篇 军事学

主题

  • 9,375 篇 计划经济体制
  • 1,634 篇 市场经济体制
  • 1,524 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631 篇 经济体制改革
  • 448 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446 篇 国有企业
  • 386 篇 改革开放
  • 369 篇 市场经济
  • 280 篇 中国
  • 170 篇 经济发展
  • 140 篇 经济体制转变
  • 140 篇 企业
  • 134 篇 经济体制
  • 122 篇 资本主义
  • 117 篇 市场机制
  • 116 篇 市场经济条件
  • 111 篇 高度集中
  • 104 篇 资源配置
  • 94 篇 管理体制
  • 93 篇 经营机制

机构

  • 87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75 篇 北京大学
  • 44 篇 厦门大学
  • 31 篇 武汉大学
  • 30 篇 南京大学
  • 25 篇 西南财经大学
  • 23 篇 吉林大学
  • 23 篇 南开大学
  • 2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
  • 21 篇 清华大学
  • 21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21 篇 中南财经大学
  • 19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19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8 篇 复旦大学
  • 18 篇 河南大学
  • 18 篇 浙江大学
  • 17 篇 兰州大学
  • 17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6 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作者

  • 30 篇 厉以宁
  • 20 篇 许经勇
  • 15 篇 陆学艺
  • 12 篇 赵凌云
  • 12 篇 程建平
  • 11 篇 常修泽
  • 10 篇 高尚全
  • 9 篇 宫希魁
  • 9 篇 魏杰
  • 8 篇 王琢
  • 8 篇 熊映梧
  • 7 篇 何伟
  • 7 篇 杨继绳
  • 7 篇 吴晓波
  • 7 篇 吴敬琏
  • 6 篇 祝福恩
  • 6 篇 李萍
  • 6 篇 李抒望
  • 6 篇 董辅礽
  • 6 篇 苏东斌

语言

  • 9,365 篇 中文
  • 5 篇 英文
  • 5 篇 日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计划经济体制"
9375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关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问题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研究 1994年 第3期 14-19页
作者: 林中萍 黄振奇 国家计委
关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问题林中萍,黄振奇党的十四大明确规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但是,建国初期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经济呢?这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试论毛泽东、邓小平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探索
收藏 引用
党的文献 2008年 第6期 50-55页
作者: 廖心文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 北京100017
新中国成立后,为选择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选择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个时期内基本适应并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但后来被推向极端,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选择实行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树典型”──对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模式的社会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3期40卷 110-115页
作者: 刘林平 万向东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树典型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进行经济和社会管理的一种行为模式。这种模式之所以普遍化、持续化,从社会条件来说,和民族心理中的群体主义取向有关,和计划体制下的政治本位、领导本位的价值取向等因素有关;从利益机制来看,在树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4年 第3期 48-55页
作者: 陈甬军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361003
新中国建立以后 ,为什么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学界多有讨论。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其中有意识形态因素 ,也有通过加快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因素 ,也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在这样的条件下 ,搞计划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我国财政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收藏 引用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6年 第3期16卷 11-16页
作者: 李达昌 王映松 四川省财政厅办公室
论我国财政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李达昌王映松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的主要特征(一)预算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特性表现为高度的集中统一。——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权限都集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收藏 引用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4期39卷 379-385页
作者: 胡安全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安徽芜湖241000
改革开放历史起源之一是对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最初实践经验的思考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改革的初步尝试。195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就提出、探讨了将苏联计划经济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中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建立新型农业计划经济体制的探讨
收藏 引用
经济体制改革 1990年 第5期 100-104页
作者: 郑景骥 刘宇 杨灿智 西南财经大学农业经济系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文章从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农业生产的现状出发,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我国农业计划经济体制只能是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体制或“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影响农户”的体制。按照这一体制的要求,当前我国农业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保军转民: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西南兵器工业的成功之路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 1995年 第6期 35-42页
作者: 黄绍辉 张永宁 吴绍阶 徐塞声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中共西南兵工局党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处
保军转民: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西南兵器工业的成功之路黄绍辉,张永宁,吴绍阶,徐塞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的军事工业开始了以“军转民”为特征的战略性转移。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 进一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民的束缚
收藏 引用
中国农村经济 2003年 第1期 13-19页
作者: 陆学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历史的经验表明,凡是农村的某个问题,不是一县一地存在而是全国性的、比较普遍地发生,不是一年二年,而是连续多年屡治不愈,那就不是因为一般讲的干部问题、认识问题、执行问题、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而是体制性、制度性的问题。这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十月革命后苏联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若干背景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年 第9期 89-93页
作者: 房广顺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110036
十月革命后,苏联在推进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马克思和列宁社会生产和组织管理的构想是其理论支持,俄罗斯中央集权的民族传统和后起国家的赶超需求是其经济社会条件。但是,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