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7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 篇 哲学
    • 18 篇 哲学
  • 11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4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0 篇 法学
    • 4 篇 社会学
    • 2 篇 政治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1 篇 公安学
  • 5 篇 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医学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2 篇 世界史
  • 3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3 篇 工学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 篇 公安技术
  • 2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61 篇 认识模式
  • 4 篇 认识论
  • 2 篇 疾病
  • 2 篇 创造性思维
  • 2 篇 认识主体
  • 2 篇 心理学
  • 2 篇 逻辑
  • 2 篇 认知模式
  • 2 篇 唯物史观
  • 2 篇 自然辩证法
  • 2 篇 物质世界
  • 2 篇 认识过程
  • 1 篇 历史事件
  • 1 篇 民族医药
  • 1 篇 古典戏曲
  • 1 篇 叙事空间
  • 1 篇 哲学认识论
  • 1 篇 过渡句
  • 1 篇 科学劳动
  • 1 篇 中国医药学

机构

  • 2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
  • 1 篇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广西艺术学院
  • 1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1 篇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
  • 1 篇 北京青少年教育与...
  • 1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 篇 河北工程大学
  • 1 篇 湖南行政学院
  • 1 篇 牡丹江医学院
  • 1 篇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1 篇 日本立命馆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1 篇 南县教研室
  • 1 篇 甘肃中医药大学
  • 1 篇 北京青少年研究所

作者

  • 2 篇 罗祎楠
  • 2 篇 luo yinan
  • 1 篇 王斌
  • 1 篇 xi yanhui
  • 1 篇 王恩铭
  • 1 篇 高新亚
  • 1 篇 储德峰
  • 1 篇 鲁臻
  • 1 篇 王国华
  • 1 篇 成鸣
  • 1 篇 严兴科
  • 1 篇 周泗琴
  • 1 篇 北京青少年教育与...
  • 1 篇 宋慧斌
  • 1 篇 王棋
  • 1 篇 stephenl brown
  • 1 篇 扬帆
  • 1 篇 周坤荣
  • 1 篇 盛雪燕
  • 1 篇 胡琳

语言

  • 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认识模式"
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认识模式的左-右两分法及其外推中的若干误区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1995年 第8期 71-76,12页
作者: 叶侨健 中山大学哲学系
来源: 评论
科学认识模式刍议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4年 第7期10卷 1-7页
作者: 林德宏 肖玲 南京大学哲学系 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教研室
科学认识模式刍议林德宏,肖玲科学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是人类认识的一种高级、系统的形式。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在科学认识过程中表现得最集中、最鲜明。因此,认识论的研究应着重概括科学认识活动的经验,探讨科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古代科学的认识模式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4年 第6期10卷 9-16页
作者: 张相轮 空军气象学院
中国古代科学的认识模式张相轮科学思维方式的研究,涉及到文化的深层次问题。科学思维方式不仅回答科学思想“是什么”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科学认识模式是科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也是它的抽象产品。关于科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语言、共同体与认识模式
收藏 引用
探索 1994年 第4期 56-59页
作者: 陈建涛 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
一、人是具有语言的存在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理性的动物"的经典定义,伽达默尔则给予新的解释。他从语言学的角度确定"逻各斯"至少有四层含义:思想、规律、观念和语言。"不过,事实上这个词的最初的含义是指语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灸学的生命认识模式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年 第9期31卷 3420-3422页
作者: 邢家铭 盛雪燕 张延菊 赵中亭 严兴科 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兰州730000
文章着重论述针灸学对生命认识的演化历程,阐明针灸学对生命的认识模式是不同时期针灸学对生命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至今,已形成两种完整的模式,即古代模式和现代模式。文中论证了针灸学对生命认识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并将应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原子论认识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6期22卷 16-20页
作者: 彭湘庆 湘潭大学人文学院 湘潭411105
科学认识论是认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一种新形式。原子论认识模式是科学认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原子论认识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原子论认识模式;近代原子论认识模式;现代原子论认识模式。而每一原子论认识模式都以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认识模式与存在模式——心理学中两种主要研究取向的关系探究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5期37卷 77-80页
作者: 奚彦辉 李广武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内隐地存在着两种研究取向,即认识模式与存在模式认识模式又分为认识论取向的认识模式与自然科学取向的认识模式两种,前者是哲学认识论问题在心理学中的反映,而后者则是严格效法自然科学的结果。存在模式则以关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化范式与戏剧的发展——谈一种新的认识模式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 1988年 第3期 48-52页
作者: 周始元
我们生活在“瞬息即变的文化”时代,不仅被迫接受现实提出的认识模式,还要主动创造新的认识模式。——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如果把文化视作一个系统,那么艺术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从这个角度着眼,文化与艺术二者之间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疾病的认识模式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5年 第4期17卷 320-320,F0003页
作者: 郭丽双 杨景云 牡丹江医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疾病的认识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唯心的解释到生物医学解释,从心理学深入到医学领域而导致的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疾病的探索一直没有间断过.下面将从对疾病认识所经历的3种模式来进行论述.
来源: 评论
假说方法在科学认识模式中的地位
收藏 引用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5期13卷 14-17页
作者: 邱恒庆
科学的发展过程展示着认识发展的过程。近代以来,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一直致力于不断推出自认为能概括这一过程的模式。有的以某种逻辑方法命名,有的称为“科学发现模式”或“科学发展模式”,具有认识论方面的意义。由于科学认识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