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7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 篇 哲学
    • 18 篇 哲学
  • 11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4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0 篇 法学
    • 4 篇 社会学
    • 2 篇 政治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1 篇 公安学
  • 5 篇 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医学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2 篇 世界史
  • 3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3 篇 工学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 篇 公安技术
  • 2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61 篇 认识模式
  • 4 篇 认识论
  • 2 篇 疾病
  • 2 篇 创造性思维
  • 2 篇 认识主体
  • 2 篇 心理学
  • 2 篇 逻辑
  • 2 篇 认知模式
  • 2 篇 唯物史观
  • 2 篇 自然辩证法
  • 2 篇 物质世界
  • 2 篇 认识过程
  • 1 篇 历史事件
  • 1 篇 民族医药
  • 1 篇 古典戏曲
  • 1 篇 叙事空间
  • 1 篇 哲学认识论
  • 1 篇 过渡句
  • 1 篇 科学劳动
  • 1 篇 中国医药学

机构

  • 2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
  • 1 篇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广西艺术学院
  • 1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1 篇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
  • 1 篇 北京青少年教育与...
  • 1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 篇 河北工程大学
  • 1 篇 湖南行政学院
  • 1 篇 牡丹江医学院
  • 1 篇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1 篇 日本立命馆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1 篇 南县教研室
  • 1 篇 甘肃中医药大学
  • 1 篇 北京青少年研究所

作者

  • 2 篇 罗祎楠
  • 2 篇 luo yinan
  • 1 篇 王斌
  • 1 篇 xi yanhui
  • 1 篇 王恩铭
  • 1 篇 高新亚
  • 1 篇 储德峰
  • 1 篇 鲁臻
  • 1 篇 王国华
  • 1 篇 成鸣
  • 1 篇 严兴科
  • 1 篇 周泗琴
  • 1 篇 北京青少年教育与...
  • 1 篇 宋慧斌
  • 1 篇 王棋
  • 1 篇 stephenl brown
  • 1 篇 扬帆
  • 1 篇 周坤荣
  • 1 篇 盛雪燕
  • 1 篇 胡琳

语言

  • 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认识模式"
61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结构主义:文化、结构与无意识
收藏 引用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 第3期 14-24页
作者: 刘莘
历史与结构的关系,是历史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序列的关系,在特定意义上,也是历史与逻辑的关系。法国结构主义者反对注重历史与文化的生成性、变动性的历史主义,他们把社会的历时性看作变动不羁的、没有理论意义的表层现象,而把从历时性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治理的故事何以丰富?:认识论视野中的田野案例研究
收藏 引用
公共管理评论 2022年 第3期4卷 148-156页
作者: 罗祎楠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如何呈现中国丰富的治理故事?学界习惯认为只有掌握大量数据信息才能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尝试从认识论的角度重新回答这个问题:蕴含于田野工作中的多元的认识模式才是丰富中国故事话语的实质性来源。田野工作者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玄之又玄”与老子认知模式刍议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论坛 1998年 第3期 97+99+101-102,98+100页
作者: 谢祥荣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老子之学,始于春秋之季,两千年来,注解不少,但能令人心悦诚服、首肯附和者,则为数不多。原因何在呢?我以为可能有两个方面:其一,在于玄理本身涉及人们认知境界的深层,超越了通常的概念判断,因而不是通常的解释和论证可以传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认识系统论
收藏 引用
系统科学学报 1993年 第3期7卷 11-16页
作者: 王忠武 济南社会科学院
在以往的认识论研究中,人们大都偏重于对认识的本质、要素、阶段和层次等作单一、静态的探讨,却很少将其作为一个运行着的和处于开放状态的完整系统来研究。有的人虽然提到“认识系统”,但也基本上停留在表面层次和简单抽象状态,其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认知角度看“想起来”“想出来”和“想到”的语义内涵及其表述功能
收藏 引用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 第4期9卷 83-93页
作者: 王棋 日本立命馆大学言语教育中心
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考察心理动词“想”后续趋向补语构成的“想起来”“想出来”和“想到”结构的语义内涵及其表述功能。由于三者在语义上有相通之处,使用时容易造成混淆,特别是对于汉语非母语的学习者来说,准确地把握其用法会有一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艺术家的自我意识与艺术创作
收藏 引用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 第4期 78-84页
作者: 武忠平
中国当代的画坛上,曾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热。当美国画家魏斯的风格被引进时,我国的画坛上便掀起了“魏斯热”;当罗中立借西方照像写实主义的手法画出了《父亲》、何多苓画出了《春风已经苏醒》并获得了公众赞誉时,马上在画坛上掀起了“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析环境因素对人的认识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1999年 第1期 43-47页
作者: 周泗琴 湖南行政学院 讲师湖南长沙410004
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的认识的影响,有助于丰富和深化认识论,指导人们现实的认识活动,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讨。与人类相处的、围绕人群空间的各种周围条件或因素的总和,就是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部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学鲜明的思维特点
收藏 引用
今日中国论坛 2006年 第12期 75-76页
作者: 王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千百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析发现的逻辑和解释的逻辑
收藏 引用
法制与社会 2007年 第6期 737-738页
作者: 王国华 纪欣农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江西·南昌30003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在改造自然能力上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生活在不断改善,而人们享有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丰硕成果背后,引申我们对科学认识上的追溯和思考。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离不开过去的人类奋斗史,在多种多样的科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尝试戒烟
收藏 引用
中国健康教育 1993年 第Z1期9卷 24-25页
作者: Neiville Owen Stephenl Brown 李江虹
社区的戒烟运动只能使吸烟人群中的一小部分人受影响而戒烟成功;相当的一些吸烟者只有短时间的戒烟尝试;更大部分吸烟者只表示出戒烟倾向。检验戒烟尝试及与其有关的态度,有助于了解这些潜在的戒烟前兆。这类研究对指导戒烟的媒介活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