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属于连续生产企业,对设备管理的时效性与准确性要求高。传统的化工设备管理主要以纸质管理为主,记录查询、成本统计困难,在信息共享时难以做到设备信息的实时性与准确性。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已逐渐深入各个行业当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应用到管理当中,大大提高了管理办公效率。传统化工设备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因此,引入信息化技术来改进设备管理技术,设计开发适用于企业的化工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是规范化管理、实现设备实时管理与信息共享的首要目标。本文首先介绍设备管理系统的构成与历史,分析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设计满足公司需求的化工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其中的设备供应商评价选择模块、MRO(Maintenance,Repair&Operations,是指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只用于维护、维修、运行设备的物料和服务)库存管理模块进行理论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开发的系统当中,作为本次课题的目标。其次针对化工设备采购的特点,对化工设备供应商选择准则进行研究,制定了以质量、成本、供应商能力、服务情况为第一层准则的评价体系。在对现有选择方法比较之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准则权重,并以离心机采购为例,计算了各个供应商的定性与定量指标,与对应指标权重相乘后得到最终评价结果,以实例进行验证。再次结合公司MRO管理现状,在研究备件分类理论后,将库存备件根据ABC分类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结合快速、慢速流动备件划分方法进行重新分类,并按其特点,对重要备件应用(R,Q)管理策略,对B、C快速流动备件采用(T,S)管理策略,并提出其各自采购计算模型;在对设备需求预测研究时,以球阀DN25为例,分析其需求的季节性波动,用季节分解模型对其进行预测,并利用灰色DGM(1,1)(Discrete Gray Model)模型对季节分解模型提出改进,建立灰色季节分解预测模型,以球阀为例进行了预测,相比季节分解法,提高了预测精度;在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运用采购计算模型对两类盘点方式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证明预测模型、采购模型在指导库存管理的可行性。接着根据公司实际需求,以SQL Server 2008为服务器数据库后台,运用C#语言设计了三层C/S模式的化工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包括采购、设备管理、设备维修、MRO管理模块等模块,实现对设备台账、采购信息、维修信息的信息化管理;采购审批、验收审批、大额维修审批、外协维修审批、设备调拨审批、报废审批流程的系统集成;MRO的分项统计、维修统计、预算统计报表,提高了财务成本计算的效率。在系统的采购管理模块之中,将公司实际采购情况与设备供应商选择评价的理论相结合,完成了在系统中集成供应商选择决策模块,可将此模块应用于指导设备采购决策;在MRO管理模块中,则运用MRO库存管理与需求预测理论,完成其对应模块,实现运用灰色季节分解模型对备件需求进行预测,并将其运用于MRO采购计算模型,用来指导库存管理。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在系统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其后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出展望。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设备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工作人员通过纸质表单记录设备信息的方式进行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方式十分繁琐耗时,而且不利于设备信息的查询与统计,另外由于航天研究所内部网络结构的特殊性,即一个组织结构,两套网络环境,使得双网之间沟通不畅,信息不能共享。这些现状导致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下,阻碍了技术的发展。为了改变设备管理落后的现状,更加有效的对设备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设计开发一套全新的具有针对性的航天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本文系统采用J2EE的开发技术,通过与AWS BPM流程引擎进行结合,实现信息的审批流转与数据归档,部署在Windows Server 2008环境下,采用MVC三层架构模式解决系统框架问题。结合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军民品双网运行的特点,采用摆渡系统实现信息无缝流转,流转过程中为防止涉密数据的流出,设计了一种加密效率高、鲁棒性强的混合加密签名方案,保证了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完整性。本文描述了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过程以及系统的详细设计开发过程。该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既可以为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设备管理服务,同时也满足了研究所对安全性的要求。解决了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设备管理面临的困境,增加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