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2 篇 期刊文献
  • 7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3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 篇 哲学
    • 17 篇 哲学
  • 10 篇 艺术学
    • 5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美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7 篇 文学
    • 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3 篇 工学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主题

  • 39 篇 身体间性
  • 8 篇 梅洛-庞蒂
  • 6 篇 身体
  • 3 篇 主体间性
  • 3 篇 知觉
  • 3 篇 语言
  • 3 篇 身体性
  • 2 篇 本己身体
  • 2 篇 他人
  • 2 篇 身体图式
  • 2 篇 人工智能
  • 2 篇 互文性
  • 2 篇 音乐符号
  • 2 篇 身体—主体
  • 2 篇 符号
  • 2 篇 身体主体
  • 2 篇 舞蹈
  • 2 篇 身体语言
  • 2 篇 疼痛
  • 1 篇 身体传播

机构

  • 3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2 篇 东南大学
  • 2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2 篇 兰州理工大学
  • 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中央美术学院
  • 1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1 篇 陕西科技大学
  • 1 篇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
  • 1 篇 成都师范学院
  • 1 篇 日本学术振兴会
  • 1 篇 聊城大学
  • 1 篇 四川大学

作者

  • 2 篇 滕星妤
  • 2 篇 王建华
  • 2 篇 马国全
  • 2 篇 ma guoquan
  • 2 篇 张再林
  • 2 篇 zhang zai-lin
  • 1 篇 feng he-guo
  • 1 篇 han kai
  • 1 篇 朱相熔
  • 1 篇 黄汉华
  • 1 篇 韩恺
  • 1 篇 teng xing-yu
  • 1 篇 wang yi-fang
  • 1 篇 王苇琪
  • 1 篇 刘振
  • 1 篇 孔德罡
  • 1 篇 张中
  • 1 篇 朱林
  • 1 篇 张杰
  • 1 篇 秦钰雯

语言

  • 3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身体间性"
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身体间性、符号展演与政治规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身体政治学叙事
收藏 引用
理论月刊 2025年 第1期 56-66,156页
作者: 谭景峰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重塑社会互动模式,其在言语生成和对话交流方面的特,需要从身体政治学角度进行深入反思。身体间性理论为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内容输出方面的自主意志和意向表达提供了分析框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阴阳”新释——从梅洛-庞蒂的“身体间性”出发
收藏 引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年 第1期30卷 71-80页
作者: 张再林 王建华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陕西西安710049
作为对西方传统哲学种种二元对立消解的梅洛-庞蒂的"身体间性"概念的推出,既代表了西方哲学的一场根本革命,也为解读中国哲学核心概念的"阴阳"提供了契机,使其与中国哲学的理论接轨成为可能。因为,正如梅氏的&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音乐符号行为中的身体间性
收藏 引用
音乐研究 2009年 第4期 78-85页
作者: 黄汉华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身体身体间性"身体",(德Leib,英Organism)在交互主体现象学中,一方面是与"躯体"相对应的概念;另一方面又是与心灵相对应的概念。它构成躯体与心灵的结合点。①因此,"身体"是包含了作为物理组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师生关系:走向身体间性——师生主体的本体论建构
收藏 引用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年 第11期27卷 33-37页
作者: 熊华军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074
身体现象学理论看,师生在教学中的相遇首先是身体的相遇,身体是介入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处于身体之中。同时,教学过程也是身体—主体从情感出发,借助于身体的实践,实现身体从自然向文化生成的"人化"过程,展现了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意识哲学解体的身体间性之维——梅洛-庞蒂对胡塞尔他人意识问题的创造读解与展开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03年 第11期 69-75页
作者: 杨大春 浙江大学哲学系
按照梅洛-庞蒂的看法,人们相信'解释就是不得不要么歪曲,要么一字不差地重复',但真正重要的却是发现作品中的'非思'(1'impense).他本人的全部努力就在于'找到'胡塞尔作品中的'非思',利用这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健康的哲学修辞:互文、范畴与身体间性
收藏 引用
医学与哲学(A) 2017年 第6期38卷 10-13页
作者: 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北京100191
健康论研究本质上是一次哲学化的思辨之旅,发端于语义阐释,范畴建构,继而进行思维镜像分析。基于这一路径,在健康内涵、外延拓展的基础上开启哲学修辞的探究,首先,借鉴米尔德丽德·布拉克斯特《健康是什么》书中健康互文的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身体间性、符号展演与审美规训——浅析人工智能对身体美学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 2022年 第6期 21-28页
作者: 曹晔阳 秦钰雯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能以视觉化、智能化的方式模拟人的审美感知过程,并且参与到身体影像的审美与媒介展演中来。其中人的主体身体美学中的主客体关系也面临着变化。由此从传统身体美学中的感知、表征与塑造三个层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审美共通感的“身体间性”基础
收藏 引用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5期 53-59页
作者: 贾玮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重庆400047
"他人审美鉴赏的不可替代"始终在瓦解着审美共通感的基础,这也成为康德美学遗留下的一大疑难。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乃至萨特等人的思考,使得"他人"浮出思想的地平线,但是由于未能逾越出"唯我论"的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语言的身体身体间性
收藏 引用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 第2期22卷 27-30页
作者: 孙自挥 邱扬 成都师范学院外语系 四川成都611130
在梅洛-庞蒂的身体思想里,人的知觉的主体是身体,而且是一种现象学概念上的身体;身体是表达现象的场所,身体动作姿势是我们在知觉经验中的表达,这是语言的原初形态。我和他人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身体的关系,是"交织"的、&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音乐符号行为中的身体间性对艺术实践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 2020年 第6期 172-172页
作者: 郑思琦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当今音乐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不单单只是作为音乐旋律而存在,也有更多的理论以及与人体相关联的只是在推动着音乐的发展,而“身体间性”在音乐方面更是与我们人类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构成统一体,对我们的音乐创作或者音乐艺术的实践有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