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66,161 篇
  • 47 篇 期刊文献
  • 16 篇 学位论文
  • 5 篇 报纸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866,23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5 篇 法学
    • 60 篇 法学
    • 8 篇 公安学
  • 5 篇 工学
    • 4 篇 公安技术
    • 2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69 篇 辨认笔录
  • 12 篇 辨认程序
  • 11 篇 刑事辨认
  • 8 篇 证明力
  • 7 篇 证据
  • 6 篇 辨认规则
  • 6 篇 辨认
  • 6 篇 证据能力
  • 5 篇 犯罪嫌疑人
  • 4 篇 被害人
  • 4 篇 审查判断
  • 4 篇 辨认结论
  • 3 篇 侦查机关
  • 3 篇 辨认过程
  • 3 篇 侦查辨认
  • 3 篇 辨认错误
  • 2 篇 人民检察院
  • 2 篇 证明能力
  • 2 篇 辨认人
  • 2 篇 庭审实质化

机构

  • 4 篇 湘潭大学
  • 3 篇 西北政法大学
  • 3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3 篇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 3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华东政法大学
  • 1 篇 山东省威海火炬高...
  • 1 篇 安徽财经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1 篇 山东省威海市人民...
  • 1 篇 浙江建设技术学院
  • 1 篇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1 篇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
  • 1 篇 兰州大学
  • 1 篇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 1 篇 杭州市滨江区检察...

作者

  • 4 篇 张海峰
  • 3 篇 常传领
  • 2 篇 于美溪
  • 2 篇 林帅
  • 2 篇 赵雨惠
  • 2 篇 彭海青
  • 1 篇 尉姣宁
  • 1 篇 史莹璁
  • 1 篇 韩旭
  • 1 篇 张铭
  • 1 篇 张璇
  • 1 篇 李聪
  • 1 篇 李德胜
  • 1 篇 王倩
  • 1 篇 卢照棠
  • 1 篇 宗淼
  • 1 篇 陈瑞华
  • 1 篇 李运忠
  • 1 篇 张思之
  • 1 篇 拜荣静

语言

  • 866,23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辨认笔录"
8662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辨认笔录在监察调查中的证据资格
收藏 引用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 第6期43卷 43-45页
作者: 王然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北京100041
辨认笔录是《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的证据种类,但是在《监察法》中却没有相关规定。文章从合法性角度、应然证据资格,应结合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这三个实质要件对辨认笔录进行分析。同时,在层面还是实然层面上看,辨认笔录都应具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侦查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以命案卷宗评比材料为分析样本
收藏 引用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20年 第3期 40-46页
作者: 李影 周海燕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律教研部 辽宁沈阳110035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体现了严格落实证据裁判原则的基本要求,侦查机关收集的各种证据都要接受证据能力的实质性审查。通过对命案卷宗评比材料中的辨认笔录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大量辨认笔录可能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可靠证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辨认笔录审查判断研究
辨认笔录审查判断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骆国芳 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2012年之前,辨认笔录并不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证据种类,但在司法实践中,其仍被当成审查起诉、裁判的依据。2012年,辨认笔录被确定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审判人员有时过于相信辨认笔录,将其作为裁判的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刑事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
收藏 引用
当代法学 2017年 第2期31卷 128-139页
作者: 宋维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体战训学院
辨认人的感知、记忆、辨识以及辨认笔录的制作均可能存在错误,而辨认错误是导致刑事误判的一项重要原因。英美法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辨认笔录证据能力规则,其中,美国以传闻法则、律师帮助权和正当法律程序对审判外辨认进行规制,英国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论辨认笔录的审查判断
收藏 引用
中国检察官 2017年 第5期 45-46页
作者: 张璇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 检察官510623
我国法律有关辨认笔录的规定并不完善,导致实践中笔录制作不规范。为了避免错误辨认结论带来的风险,建议从证明能力和证明力入手,审查辨认笔录的合法性、可靠性、关联性,审慎评估其证据价值。
来源: 评论
审查起诉阶段真实性存疑的辨认笔录之排除——关于张某抢劫、盗窃案中“余罪自首”的认定
收藏 引用
法制博览 2018年 第32期 184页
作者: 陈文军 金碧莹 德清县人民检察院
我国《刑法》第67条第2款对余罪自首的构成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其适用对象、适用条件都具特殊性,这对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余罪自首"增加了难度。本文将从张某的案例入手,探讨"余罪自首"在司法中的适用。
来源: 评论
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危机忧思——以庭审实质化情境下证据的审查运用为视角
收藏 引用
犯罪研究 2016年 第2期 74-83页
作者: 于美溪 李德胜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
辨认笔录作为法定证据类型为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所确定,但随着庭审实质化情境下直接言词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和适用,庭审对侦查取证程序合法性的审查日趋强化。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以记载言词表达为基础的辨认笔录不仅辨认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辨认笔录的实证调查研究
收藏 引用
法制与社会 2016年 第28期 292-293页
作者: 王晓萍 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检察院侦监科
2012年《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辨认笔录为一种新型证据种类,但并未明确辨认制度的具体规范。实践中,辨认笔录的制作仍存在较大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来源: 评论
辨认笔录的证据效力判断
收藏 引用
人民司法 2016年 第32期 53-54页
作者: 万亿 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
在侦查机关组织的辨认活动中,辨认对象未被混杂在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对象之中,存在明显暗示嫌疑,或者辨认过程由侦查机关聘用人员充当见证人,未在辨认笔录中进行合理注明,又未对辨认过程录音录像,在此情况下制作的辨认笔录不能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庭审实质化语境下辨认笔录证据能力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 第2期30卷 41-49页
作者: 于美溪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8
2012年刑事诉讼法将辨认笔录规制为法定证据类型,但随着庭审实质化情境下直接言词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与适用,庭审对证据能力的审查日趋强化。以记载言词表达为基础的辨认笔录不仅辨认机制存在内在缺陷,而且笔录制取严重违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