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6 篇 期刊文献
  • 13 篇 报纸
  • 4 篇 会议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27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0 篇 历史学
    • 69 篇 考古学
    • 48 篇 中国史
    • 8 篇 世界史
  • 44 篇 教育学
    • 39 篇 教育学
    • 5 篇 体育学
  • 38 篇 文学
    • 2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6 篇 新闻传播学
  • 30 篇 理学
    • 18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8 篇 地理学
    • 2 篇 地质学
  • 23 篇 法学
    • 10 篇 民族学
    • 9 篇 社会学
    • 4 篇 政治学
    • 2 篇 法学
  • 21 篇 工学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建筑学
    • 2 篇 土木工程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7 篇 经济学
    • 15 篇 应用经济学
  • 16 篇 管理学
    • 6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公共管理
  • 16 篇 艺术学
    • 11 篇 美术学
    • 3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3 篇 农学

主题

  • 274 篇 远古文明
  • 11 篇 中华民族
  • 8 篇 红山文化
  • 8 篇 发祥地
  • 8 篇 中华文明
  • 8 篇 遗址
  • 7 篇 华夏文明
  • 6 篇 中国
  • 6 篇 亚特兰蒂斯
  • 6 篇 失落
  • 5 篇 旧石器时代晚期
  • 5 篇 博物馆
  • 5 篇 远古文化
  • 5 篇 考古发掘
  • 4 篇 世界
  • 4 篇 新石器时代文化
  • 4 篇 丝绸之路
  • 4 篇 现代文明
  • 4 篇 伏羲
  • 4 篇 人类文明

机构

  • 3 篇 甘肃省博物馆
  • 3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湖北诗词学会
  • 1 篇 杭州外国语学校
  • 1 篇 中共行唐县委党史...
  • 1 篇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 1 篇 《村委主任》杂志
  • 1 篇 中国杭州低碳科技...
  • 1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 篇 北京市燕山星城中...
  • 1 篇 金沙遗址博物馆
  • 1 篇 《开心世界》编辑部...
  • 1 篇 唐山广播电视台
  • 1 篇 国网舞阳县供电公...
  • 1 篇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 1 篇 兰州财经大学
  • 1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 篇 青海昆仑文化研究...

作者

  • 4 篇 江南
  • 3 篇 陈英
  • 2 篇 刘文英
  • 2 篇 冷明权
  • 2 篇 汪国富
  • 2 篇 常虹
  • 2 篇 高慧领
  • 2 篇 魏冬
  • 2 篇 钱乘旦
  • 2 篇 王虹
  • 1 篇 贺坤
  • 1 篇 赵贵平
  • 1 篇 潘奕华
  • 1 篇 艾荫范
  • 1 篇 聂欧
  • 1 篇 岳庆艳
  • 1 篇 邹先红
  • 1 篇 胡云辉
  • 1 篇 董健桥
  • 1 篇 王方

语言

  • 27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远古文明"
27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远古文明焕发时代之光
让远古文明焕发时代之光
收藏 引用
定西日报
作者: 何强
马家窑文化历经五千年风雨,如今在传承保护与开发创新中迎来“高光时刻”。从考古发掘到IP开发,从非遗传承到数字化传播,这一古老文明正以全新姿态融入当代生活,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成为中华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让马家窑文化重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穿行高山河谷 探寻远古文明
穿行高山河谷 探寻远古文明
收藏 引用
人民日报
作者: 李凯旋
人物小传郑喆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9年以来,主持四川旧石器考古工作,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上百处。其中,稻城皮洛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濛溪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远古文明的历史传承——评学术著作《红山文化区域历史与民俗研究》
收藏 引用
青海民族研究 2011年 第3期22卷 130-131页
作者: 那木吉里 大连民族大学 辽宁大连116600
在中国早期文明起源问题上,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黄河流域是文明的最早发源地,是文明的中心,而四周其他区域文明是黄河文明的扩散。但是,随着20世纪新的考古发现和区域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这种说法愈来愈受到质疑。学术界通过对红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成都平原远古文明的滥觞与发展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6期33卷 219-223页
作者: 范仲远 张孟冬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
远古时期成都平原的地理形态与气候的变迁对成都平原远古文明的兴起、发展与消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早期成都平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历史遗存的考证与分析,对研究这一地区的远古宗教文化与社会生产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实物资料。这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瑰丽绚奇的远古文明之花——甘肃彩陶
收藏 引用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4年 第4期 34-41页
作者: 林少雄
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到了新石器时代。如果单从人类使用器物来看,将新石器时代命名为“陶器时代”,似乎更为贴切,因为迄今为止华夏大地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除了各种各样的石器外,绝大多数莫不以相当规模的陶器为其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藏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对认识西藏远古文明的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藏学 1992年 第1期 53-63页
作者: 石硕 西南民院民研所藏学室
考古领域是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年来取得重大突破性成就的领域之一.在这些成就中,又以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最为突出。这些发现已经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它们不仅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人们认识西藏远古文明的视野。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动摇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国土著漂依布鲁艺术文化与中国远古文明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3期24卷 87-88页
作者: 张磊 美国长岛大学艺术史研究所
美国土著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从中国经西伯利亚,横穿白令海峡迁徙到美洲大陆的.现存的印第安文化尚能见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印第安人原始宗教崇拜中的"萨满"形象可从中国早期艺术如青铜器纹饰中找到根据.印第安人的早期建筑、陶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远古文明的发祥地阳城
收藏 引用
文史月刊 2016年 第11期 44-50页
作者: 常虹
阳城古称濩泽,为尧舜夏冀州之域,商为畿内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古书《墨子》中有"舜耕于历山,渔于濩泽"的记载,《穆天子传》中有周穆王"休于濩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记述,产生于战国魏的《竹书纪年》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远古文明的火花──大地湾遗址讲解词
收藏 引用
丝绸之路 2000年 第2期 62-63页
作者: 汪国富
来源: 评论
远古文明的火花——陶尊上的文字
收藏 引用
文物 1978年 第9期 74-76页
作者: 邵望平
自从大汶口文化的陶文重新问世以来,考古界议论纷纷,新说迭出。这里,想从陶尊谈起,也来探讨一下陶文的问題。在大汶口文化的器物群中,陶尊的数量不多,然而形体硕大无朋,有的高达六十多厘米,犹如驼立羊群,引人瞩目。有人以其口大腹深,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