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8 篇 学位论文
  • 2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0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4 篇 工学
    • 5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5 篇 光学工程
    • 1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机械工程
    • 1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生物工程
  • 38 篇 理学
    • 38 篇 物理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107 篇 连续域束缚态
  • 24 篇 超表面
  • 20 篇 太赫兹
  • 8 篇 全介质超表面
  • 7 篇 强耦合
  • 7 篇 传感器
  • 7 篇 光子晶体
  • 6 篇 环形偶极子
  • 6 篇 fano共振
  • 6 篇 超构表面
  • 5 篇 品质因子
  • 5 篇 折射率传感
  • 4 篇 高品质因子
  • 4 篇 耦合模理论
  • 4 篇 高q因子
  • 4 篇 表面等离激元
  • 4 篇 传感
  • 4 篇 smith-purcell辐射...
  • 4 篇 圆二色性
  • 4 篇 超材料

机构

  • 8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7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篇 东南大学
  • 5 篇 天津大学
  • 4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4 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4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4 篇 中国计量大学
  • 4 篇 南昌大学
  • 4 篇 西安理工大学
  • 4 篇 湘潭大学
  • 3 篇 湖南科技大学
  • 3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3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河北工程大学
  • 2 篇 山东科技大学
  • 2 篇 厦门工学院
  • 2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2 篇 华侨大学

作者

  • 2 篇 李继涛
  • 2 篇 邱伟彬
  • 2 篇 王玥
  • 2 篇 张达篪
  • 2 篇 王加贤
  • 2 篇 石鑫
  • 2 篇 万顺
  • 2 篇 王豪杰
  • 2 篇 zhao jing
  • 2 篇 师文桥
  • 2 篇 wang yue
  • 2 篇 张星源
  • 2 篇 qiu weibin
  • 2 篇 丛龙庆
  • 2 篇 姚建铨
  • 2 篇 杨帆
  • 2 篇 闫梦
  • 2 篇 许桂珍
  • 2 篇 赵静
  • 1 篇 吕淑媛

语言

  • 10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连续域束缚态"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具有稳定强圆二色性的手性超表面传感器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25年 第8期 339-348页
作者: 梁凤凤 刘秀红 赵志 韩海燕 席思星 胡劲华 河北工程大学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省计算光学成像与光电检测技术创新中心 河北省计算光学成像与智能感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提出一种反S形手性全介质超表面,通过打破结构对称性激发本征手性准连续域束缚态(QBIC),实现了峰值稳定的强圆二色性(CD)。利用有限元法(FEM)分析超表面的本征偏振、远场散射功率和CD光谱。仿真结果表明,手性超表面的结构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双椭圆结构的高Q值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21年 第14期41卷 191-197页
作者: 曾庆鹏 胡放荣 周远 邹莹畅 汪之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长沙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湖南省光电健康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长沙410022
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椭圆结构的高品质因数(Q值)太赫兹(THz)超材料传感器,该传感器的每个单元均包含两个厚度为0.2μm、位于聚合物基底上且互成一定角度的金属椭圆。用时有限积分法对传感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破坏面内反转对称性使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全介质纳米圆柱孔超表面的传感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年 第19期60卷 230-235页
作者: 赵静 王加贤 高丽贞 邱伟彬 厦门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361021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361021
提出了一种由圆柱纳米孔阵列组成的全介质超表面折射率传感器,通过平移纳米孔引入结构单元的面内对称性破坏,非对称的介质纳米孔阵列可以实现由电四极子(EQ)激发的具有高品质因数(Q值)的准连续域束缚态(BIC)共振模式。从理论上分析了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全介质超表面高Q的双带太赫兹传感器
收藏 引用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年 第13期59卷 134-138页
作者: 赵静 王加贤 赖丽萍 苏倩倩 邱伟彬 卓立强 厦门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361021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361021
设计了一种由连续域束缚态控制的高灵敏度太赫兹折射率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全介质光栅构成,通过平移打破结构的对称性,可以将共振转变为高品质因子(Q因子)泄漏模共振,且线宽极窄腔模式对周围介质的折射率变化非常敏感。利用有限元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品质因子太赫兹超表面的电磁共振特性研究
高品质因子太赫兹超表面的电磁共振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闫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太赫兹辐射表现出许多独特的性质,并逐步发展成交叉学科基础与应用研究关注的热点。增强和操纵太赫兹波与物质的相互耦合作用,形成局部电磁场增强的高品质因子(Q因子)共振,对于太赫兹超灵敏传感、成像、窄带滤波器和低阈值激光器等诸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超构表面谐振腔与激子的强耦合特性及调控研究
人工超构表面谐振腔与激子的强耦合特性及调控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高成贵 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光学超构表面是人工构建的亚波长周期性微纳结构,通过调节器件单元结构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可以将光子局在超构表面内并呈现出特定的共振模式,形成光学谐振腔。同时,在腔体中若存在激子,激子会与光腔的共振模式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将发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超表面和光子晶体结构的新颖光学效应与应用研究
基于超表面和光子晶体结构的新颖光学效应与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张兆健 国防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人工微结构是一种通过人为设计与加工引入的微纳尺度结构,能够模仿自然材料中原子或分子的特性,从而显著改变材料的宏观电磁特性。代表性的人工微结构有超表面和光子晶体。超表面通过在块状材料表面引入具有特定排列方式的人工亚波长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共振超表面中的非辐射光学模式研究及应用
共振超表面中的非辐射光学模式研究及应用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文昊 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非辐射电磁源最早是在量子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中被提出来的,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研究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在光子学领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随着近二十年来超构光子学的快速发展,超材料和超表面表现出对电磁波强大的调控能力,同时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硅基介质超表面及其发光器件研究
硅基介质超表面及其发光器件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邱幸枝 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近些年来,超材料和超表面由于其独特的电磁响应特性,在微波、太赫兹以及光学领的应用十分广泛。与自然界中的天然材料不同,超材料和超表面中的光学响应主要由构成其结构的微单元的形状、尺寸以及排列方式等决定,因此通过合理的结构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厄米物理启发的高效无线电能传输
收藏 引用
物理 2024年 第1期53卷 33-41页
作者: 郭志伟 陈鸿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0092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指不需要线缆或者波导结构,利用电磁波直接将电能从电源传输到负载的技术。作为能量传输的一种全新方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其在消费电子行业、自动化工业车间以及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