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165 册 图书
  • 1,468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科技报告
  • 3 篇 报纸
  • 1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5,486 篇 电子文献
  • 583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630 篇 历史学
    • 3,907 篇 中国史
    • 896 篇 世界史
    • 876 篇 考古学
  • 661 篇 文学
    • 34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91 篇 新闻传播学
    • 30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602 篇 法学
    • 273 篇 政治学
    • 261 篇 社会学
    • 12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89 篇 民族学
    • 28 篇 法学
  • 244 篇 教育学
    • 224 篇 教育学
    • 1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0 篇 体育学
  • 176 篇 哲学
    • 175 篇 哲学
  • 149 篇 管理学
    • 50 篇 公共管理
    • 43 篇 工商管理
    • 3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03 篇 理学
    • 44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6 篇 地理学
  • 91 篇 艺术学
    • 32 篇 美术学
    • 29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5 篇 艺术学理论
    • 14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71 篇 工学
    • 15 篇 城乡规划学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9 篇 经济学
    • 46 篇 应用经济学
    • 26 篇 理论经济学
  • 28 篇 医学
  • 18 篇 军事学
    • 10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7 篇 农学

主题

  • 5,647 篇 通史
  • 3,805 篇 历史、地理
  • 3,231 篇 中国史
  • 593 篇 世界史
  • 234 篇 中国
  • 104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
  • 78 篇 出版
  • 49 篇 主编
  • 39 篇 历史学家
  • 33 篇 古代史
  • 33 篇 出版社
  • 28 篇 中国历史
  • 27 篇 欧洲史
  • 27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26 篇 史学界
  • 25 篇 历史
  • 24 篇 断代史
  • 24 篇 普及读物
  • 24 篇 中华
  • 23 篇 历史研究

机构

  • 2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9 篇 复旦大学
  • 14 篇 南京大学
  • 1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3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 11 篇 北京大学
  • 11 篇 南开大学
  • 10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0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9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8 篇 吉林大学
  • 8 篇 中山大学
  • 6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6 篇 山东大学
  • 6 篇 四川大学
  • 6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6 篇 辽宁大学
  • 5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5 篇 兰州大学

作者

  • 83 篇 司马迁
  • 75 篇 司马光
  • 40 篇 吕思勉
  • 38 篇 柏杨
  • 32 篇 赵尔巽
  • 31 篇 吴管
  • 27 篇 傅桓
  • 23 篇 张林
  • 22 篇 闻明
  • 22 篇 美国时代生活出版...
  • 20 篇 钱伯城
  • 19 篇 李国章
  • 17 篇 河南省中华人民共...
  • 16 篇 归震川
  • 16 篇 龚书铎
  • 14 篇 赵昌平
  • 14 篇 王夫之
  • 14 篇 王志艳
  • 14 篇 脱脱
  • 13 篇 刘洋

语言

  • 5,64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通史"
56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中国彝族通史》评介
收藏 引用
民族研究 2013年 第5期 116-117页
作者: 管彦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有着悠久的民族史撰述传统,却因长期处于政治史的附属地位,学科属性并不是很明显。20世纪初,在传统史学向近现代史学的转变过程中,中国民族史学逐渐冲破传统史学的束缚,朝着有意识地建立独立的学科体系方向发展,出现了近代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通史图说 4
收藏 引用
1999年
作者: 朱大渭
来源: 评论
世界通史 第5卷 图鉴版
收藏 引用
2000年
作者: 张延玲 隆仁 杨熙越 吕冬梅 熊国军副
这是一本介绍世界历史的通俗读物。
来源: 评论
杂谈红学史的编纂 序陈维昭《红学通史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 2004年 第4期 244-252页
作者: 黄霖 上海复旦大学
本文结合对陈维昭《红学通史》的评介 ,提出了当前编写学术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在强调要全面把握、有独立见解的同时 ,还要尊重实际 ,特别要讲究“史德”。讲“史德” ,就既要讲“直道” ,又要讲“恕道”。对于学术史上意识形态和不同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部以译者为主线的英国儿童文学翻译通史——《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角色:隐身的讲故事人》述评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文学 2014年 第4期 197-202页
作者: 李宏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武汉430073
儿童文学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一个兴盛的学术领地,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与此同时翻译研究也进行了诸如文化、伦理、认知、后殖民、社会学等转向,一时蔚为大观。不过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则由于其身份的双重边缘性,研究尚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修《四川通史》学术座谈会发言摘要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 2010年 第6期 188-191页
作者: 许丽梅 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
胡昭曦(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重修《四川通史》的出版,是四川社科界的一件大好事、大喜事!
来源: 评论
中国慈善通史研究:价值、现状与路径
收藏 引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 第4期46卷 1-13页
作者: 周秋光 曾桂林 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中心
开展中国慈善通史研究有利于拓展与推进中国社会史乃至中国史学科的研究,使之更丰满、更深入;有利于人们认识当今社会慈善事业的源流,弘扬慈善文化,促进社会建设;有利于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自信。中国慈善史既有研究成果斐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以史为鉴 可知兴替——评《中国财政通史
收藏 引用
中国史研究 2014年 第4期 192-199页
作者: 闫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作为上层建筑的财政,始终是我们解读中国历史的重要线索。以史为鉴,方知兴衰,如今,编纂历时十多年的《中国财政通史》(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叶振鹏主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付梓出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本中国学者撰写的英国诗通史──简介王佐良著《英国诗史》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 1994年 第2期 84-85页
作者: 卞之琳
第一本中国学者撰写的英国诗通史──简介王佐良著《英国诗史》(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年初版,558页)卞之琳一般公认,外国诗译成本国语才会在本国发生显著的影响,显著的积习作用或消极作用。英国诗开始译入汉文(还是在通行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壮族史学开新篇──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读后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 1997年 第4期 124-125页
作者: 潘其旭 广西社会科学院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