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35 篇 期刊文献
  • 32 篇 学位论文
  • 23 篇 报纸
  • 22 篇 会议
  • 13 篇 成果
  • 12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6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93 篇 农学
    • 419 篇 林学
    • 7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 篇 园艺学
    • 6 篇 作物学
    • 6 篇 植物保护
  • 146 篇 工学
    • 80 篇 林业工程
    • 38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0 篇 农业工程
    • 7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建筑学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软件工程
  • 113 篇 管理学
    • 10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1 篇 公共管理
  • 38 篇 理学
    • 31 篇 生态学
    • 6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5 篇 经济学
    • 14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医学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法学
    • 3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625 篇 造林模式
  • 64 篇 退耕还林
  • 31 篇 退耕还林工程
  • 26 篇 造林绿化
  • 21 篇 树种选择
  • 20 篇 混交林
  • 18 篇 造林技术
  • 17 篇 立地类型
  • 15 篇 立地条件
  • 13 篇 经济效益
  • 13 篇 林业
  • 13 篇 杨树
  • 11 篇 生态效益
  • 11 篇 土壤理化性质
  • 10 篇 造林密度
  • 9 篇 效益分析
  • 9 篇 生物量
  • 9 篇 树种
  • 9 篇 混交
  • 9 篇 人工林

机构

  • 18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0 篇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
  • 8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7 篇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
  • 7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7 篇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
  • 6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6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5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4 篇 福建林学院
  • 4 篇 湖南衡阳县林业局
  • 4 篇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
  • 4 篇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
  • 4 篇 山西省造林局
  • 4 篇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3 篇 白城市林业科学研...
  • 3 篇 湖南省林业厅
  • 3 篇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
  • 3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3 篇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

作者

  • 4 篇 王成林
  • 4 篇 董智
  • 4 篇 文冰
  • 4 篇 王韡烨
  • 4 篇 dong zhi
  • 4 篇 王见
  • 3 篇 刘永国
  • 3 篇 罗佳
  • 3 篇 luo jia
  • 3 篇 常恩福
  • 3 篇 冯仲科
  • 3 篇 李艳
  • 3 篇 郑郁善
  • 3 篇 曹超学
  • 3 篇 朱世忠
  • 3 篇 chang en-fu
  • 3 篇 牛艳东
  • 3 篇 莫晓春
  • 3 篇 侬时增
  • 3 篇 zhu shizhong

语言

  • 63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造林模式"
6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亚热带3种阔叶林造林模式植被层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收藏 引用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 第1期45卷 8-15页
作者: 童红卫 吴文娟 吕胤凯 王伟 吴初平 刘子琪 焦洁洁 龙泉市林业局 浙江丽水323000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杭州310023
【目的】造林模式对人工林的生物量与碳储量有重要影响,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固碳能力与潜力,可为亚热带人工林造林模式的选择与森林经营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方法】以浙江省龙泉市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纯林、木荷S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乡土树种造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 第1期50卷 145-152页
作者: 于楠楠 陈海垚 尚天歌 刘瑞龙 薛利忠 焦欣磊 廉培勇 刘秀莲 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集宁012000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100081 乌兰察布市林业和草原局 内蒙古集宁012000
为探究不同乡土树种造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乌兰察布地区不同乡土树种造林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造林模式下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各造林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造林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造林模式下2个树种在矿山迹地植被修复中的表现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 第1期50卷 30-33,39页
作者: 严毅 金智伟 杨利明 铁筱睿 李天禄 徐钡昌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 云南昆明650221 昆明市海口林场 云南昆明650114
为了解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模式在矿山迹地植被修复中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初期生长表现,在昆明市海口林场废弃磷矿山进行了2个树种、3种造林模式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差异极显著(P<0.01),华山松的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吉林西部沙地经济树种造林模式推广示范
收藏 引用
基层农技推广 2025年 第1期 113-116页
作者: 顾美影 陈淑华 马盈慧 冷志巍 范鹏辉 陈亚平 侯中英 刘歧 江成旭 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吉林白城137000 白城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吉林白城137000
目的:推广适用于吉林西部沙地造林的经济树种及造林模式,解决吉林西部沙地造林树种单一、成活率低的问题。方法:以柠条锦鸡儿和山杏优良品种为主栽树种,通过带状混交的模式造林,从栽培技术、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示范。结果:柠条锦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造林模式下的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5年 第14期35卷 4633-4641页
作者: 夏江宝 陈印平 王贵霞 任加云 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滨州256603 滨州市水利局 滨州256600
为了探讨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碳氮影响的生态效应,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白蜡+棉花(FC)、香花槐+棉花(RC)、竹柳+棉花(SC)、白蜡林(F)、竹柳林(S)等5种造林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各造林模式土壤的碳氮形态及分布特征,为重度退化刺槐林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南亚热带不同造林模式碳汇林土壤碳、氮、磷的积累及化学计量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3年 第5期43卷 1793-1803页
作者: 王薇菡 虞依娜 谢嘉淇 林泽生 李乔妹 叶有华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广州510642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广州510030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学院 广州510225
碳汇林的固碳效益十分显著,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碳增汇途径之一,在研究南亚热带地区不同造林模式碳汇林土壤碳汇的同时,研究碳汇林土壤氮、磷储量及土壤碳、氮、磷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能够为不同造林模式碳汇林的土壤碳、氮、磷储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生境、造林模式闽楠人工林生长及林分分化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4年 第4期27卷 445-453页
作者: 楚秀丽 刘青华 范辉华 王生华 陈柳英 周志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富阳311400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福州350012 福建省三明市岩前林业工作站 福建三明365005 福建省建瓯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福建建瓯353100
利用福建省三明市和建瓯市不同生境、造林模式闽楠人工林的24块代表性样地材料,对其生长及林分分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45龄闽楠人工纯林北坡、东坡林分树高均值明显高于西坡、南坡,而南坡、东坡林分平均胸径显著较北坡、西坡大,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亚热带不同造林模式碳汇林土壤碳积累与碳汇功能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9年 第1期39卷 355-362页
作者: 徐英明 虞依娜 李鑫 李昊 何明威 林森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广州510642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林业局 梅州514400
碳汇林能够固定大气二氧化碳,在缓解全球变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南亚热带地区不同造林模式碳汇林土壤碳的累积,有助于为不同造林模式的碳汇林土壤碳汇功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研究区采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造林模式对铁尾矿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15年 第3期29卷 242-248页
作者: 马云波 牛聪傑 许中旗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68216部队
为了了解不同造林模式对尾矿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影响,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研究方式,分别调查未造林尾矿地、紫穗槐纯林、沙棘纯林以及沙棘—紫穗槐—桑树人工混交林下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结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造林模式林下草本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19年 第11期28卷 2141-2148页
作者: 海龙 曾楠 刘洋 张小全 林阔成 靳彤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大自然保护协会(美国)北京代表处 北京100600 内蒙古和盛生态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17
以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山杏(Armeniaca sibirica)、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等乔、灌木配置而成的不同造林模式所营造的2585hm^2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