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07 篇 期刊文献
  • 107 篇 学位论文
  • 17 篇 会议
  • 4 篇 报纸
  • 2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1,5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96 篇 法学
    • 768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6 篇 政治学
    • 11 篇 社会学
    • 3 篇 法学
    • 2 篇 公安学
  • 510 篇 教育学
    • 445 篇 教育学
    • 6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5 篇 体育学
  • 147 篇 哲学
    • 146 篇 哲学
  • 79 篇 管理学
    • 63 篇 公共管理
    • 10 篇 工商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5 篇 文学
    • 27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5 篇 工学
    • 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8 篇 医学
    • 4 篇 临床医学
  • 8 篇 军事学
    • 6 篇 军制学
    • 5 篇 军队政治工作学
  • 6 篇 艺术学
    • 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5 篇 理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3 篇 历史学
    • 2 篇 考古学
    • 2 篇 中国史

主题

  • 1,537 篇 道德认知
  • 312 篇 道德行为
  • 215 篇 道德情感
  • 137 篇 道德教育
  • 94 篇 道德品质
  • 64 篇 大学生
  • 62 篇 道德意志
  • 50 篇 道德实践
  • 46 篇 道德体验
  • 45 篇 道德判断
  • 42 篇 课堂教学
  • 40 篇 学校德育
  • 37 篇 立德树人
  • 35 篇 思想品德
  • 33 篇 学生
  • 32 篇 德育
  • 28 篇 道德观念
  • 28 篇 德育教育
  • 27 篇 道德规范
  • 27 篇 品德教育

机构

  • 26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0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6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4 篇 西南大学
  • 1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0 篇 苏州大学
  • 10 篇 中南大学
  • 9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9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9 篇 中山大学
  • 9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8 篇 海军军医大学
  • 8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8 篇 沈阳师范大学
  • 7 篇 广州大学
  • 6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6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6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6 篇 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7 篇 chang yunli
  • 7 篇 常运立
  • 5 篇 wang luying
  • 5 篇 王璐颖
  • 4 篇 李利峰
  • 4 篇 沈丽琴
  • 4 篇 韩玉平
  • 3 篇 谢惠媛
  • 3 篇 张丽
  • 3 篇 赵昕
  • 3 篇 叶芃
  • 3 篇 潘宗秋
  • 3 篇 徐秀宏
  • 3 篇 祝大鹏
  • 3 篇 xiao chulan
  • 3 篇 柳斌
  • 3 篇 王云强
  • 3 篇 汪凤炎
  • 3 篇 陈实
  • 3 篇 黄华

语言

  • 1,53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道德认知"
15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算法推荐影响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在逻辑与应对策略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5年 第1期 59-68页
作者: 黄元丰 广州大学 广州510006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算法推荐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新变量,在助力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技术性增强的同时,易引起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偏差,产生算法推荐对道德认知的操控。算法推荐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和操控,是一个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道德认知到行为养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评价体系
收藏 引用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5年 第1期 44-46页
作者: 曾美玲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第二民族实验小学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45600
聚焦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评价体系,基于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性与个性化特征,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评价理念,强调多样性、过程性和激励性,将评价与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相结合。在道德认知评价中,强调通过榜样引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道德认知道德情绪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0年 第19期65卷 2021-2031页
作者: 尚思源 苏彦捷 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121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有关道德认知道德情绪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尤其是道德认知道德情绪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异同及其在个体发展进程中的发展变化,仍需要进一步探究.基于39个效应值9960名被试(道德认知)和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道德认知道德情绪与道德行为的心理与脑机制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0年 第19期65卷 1899-1901页
作者: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100049
道德(morality)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和活动[1].道德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个体如何对待他人的重要准则[2,3].在各种社会事件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道德认知的默会维度——基于认知结构的分析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2011年 第7期43卷 53-58页
作者: 王芳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 上海200020
道德认知的研究中,对认知结构、道德判断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存在不同见解,需要一种新的认识进路来诠释。采用默会知识论的一些观点来分析道德认知,可以发现,默会认识的结构与道德认知结构都从格式塔学派的观点发展而来,在发展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道德认知主义向经验历史的敞开——哈贝马斯论民族—宗教生活史的道德意义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年 第4期64卷 128-135页
作者: 沈云都 杨琼珍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康德在挽回休谟"解道德学"的过程中创立了道德认知主义,因此这一学派具有排斥感性经验或质料性的理论禀赋。但是面对20世纪异质性问题的挑战,哈贝马斯打开了道德认知主义向经验历史敞开的大门。这一探索不仅在异质性问题的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道德认知视阈下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实践与干预
收藏 引用
河南社会科学 2012年 第9期20卷 62-63页
作者: 董馨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珠海519041
在基于计算机和手机终端的互联网络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人际交往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众多的交往模式中,网络交往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和工作中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互动方式,网络交往对敏感人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
收藏 引用
道德与文明 2001年 第5期 46-49页
作者: 吴俊 木子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 江苏苏州215021
道德认知理解的偏窄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受教育者道德认知能力的钝化。道德认知能力的养成不能只企求于教育者的单向道德灌输 ,还需要从变革道德教育理念的高度对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主客体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完善。
来源: 评论
道德认知的测量
收藏 引用
道德与文明 2011年 第3期 51-55页
作者: 黄华 赵飞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 肇庆学院教育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文章研究梳理了道德认知研究中的测量方法的理论脉络及其演进。道德认知的测量始于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临床访谈法。后来者从中汲取精髓,采用量表的形式进行道德认知测评,比如莱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以及林德的道德判断测验。随着内隐社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心理学报 2014年 第9期46卷 1331-1346页
作者: 殷融 叶浩生 广州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 广州510006 潍坊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潍坊261061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不同水平上考察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探讨了黑白视知觉对道德认知的影响。实验1a发现,在词汇选择任务中被试倾向于判断白色希腊文词汇具有道德意义,判断黑色希腊文词汇具有不道德意义。实验1b通过词性判断任务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