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8 篇 期刊文献
  • 26 篇 学位论文
  • 14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4 篇 理学
    • 76 篇 大气科学
    • 6 篇 生态学
    • 4 篇 地理学
    • 1 篇 物理学
  • 17 篇 工学
    • 11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7 篇 农学
    • 1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植物保护

主题

  • 109 篇 陆面过程模式
  • 7 篇 土壤湿度
  • 6 篇 大气环流模式
  • 6 篇 参数优化
  • 5 篇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
  • 5 篇 参数化方案
  • 5 篇 干旱区
  • 4 篇 下垫面
  • 4 篇 敏感性试验
  • 4 篇 数值模拟
  • 4 篇 区域气候模式
  • 4 篇 土壤温度
  • 4 篇 陆气相互作用
  • 4 篇 冻融界面
  • 3 篇 区域气候
  • 3 篇 陆面参数
  • 3 篇 模拟试验
  • 3 篇 气候变化
  • 3 篇 感热通量
  • 3 篇 地表能量平衡

机构

  • 17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9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9 篇 北京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 7 篇 南京大学
  • 6 篇 兰州大学
  • 5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4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3 篇 河海大学
  • 3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2 篇 南京气象学院
  • 2 篇 lasg
  • 2 篇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
  • 2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 篇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
  • 2 篇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
  • 2 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2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作者

  • 10 篇 谢正辉
  • 6 篇 李红祺
  • 6 篇 刘树华
  • 6 篇 郑辉
  • 6 篇 张晶
  • 6 篇 郭维栋
  • 5 篇 杨扬
  • 5 篇 孙菽芬
  • 5 篇 高骏强
  • 5 篇 贾炳浩
  • 5 篇 丁一汇
  • 4 篇 yang yang
  • 4 篇 张耀存
  • 4 篇 曾毓金
  • 4 篇 王媛媛
  • 3 篇 周文艳
  • 3 篇 左洪超
  • 3 篇 孙旭映
  • 3 篇 于燕
  • 3 篇 符淙斌

语言

  • 108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陆面过程模式"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拓展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检验(EFAST)在陆面过程模式中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应用探索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13年 第5期62卷 27-33页
作者: 王建栋 郭维栋 李红祺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南京210093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100084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 北京100081
本文旨在探讨拓展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检验(EFAST)在参数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基于2008年吉林通榆观测值站的退化草地观测资料,针对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oLM)的关键参数,使用地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作为检验变量,尝试将EFAST方法运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随机平衡设计傅里叶振幅敏感性分析方法和拓展傅里叶振幅敏感性分析方法在陆面过程模式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探索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15年 第6期64卷 399-405页
作者: 李红祺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中心 北京100083
探讨了随机平衡傅里叶振幅敏感性分析方法 (RBD-FAST)和扩展傅里叶振幅敏感性分析方法 (EFAST)在陆面过程模式参数敏感性研究中的应用.试验中使用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o LM)和通榆退化草地2008年夏季观测资料,针对气相互作用中重要的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地层能量闭合度对陆面过程模式影响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2年 第9期55卷 2876-2888页
作者: 杨启东 左洪超 杨扬 陈继伟 李强 赵静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昆明650091
大量近地层观测试验表明,利用涡动相关法观测的湍流通量小于近地层可利用能量,即近地层能量是不闭合的,这种不闭合度一般为20%甚至更高.而陆面过程模式是基于地气间能量平衡建立,并且模式中的湍流边界层参数化方案通常根据实际观测的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陆面过程模式研究进展——以CAS-LSM为例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1年 第6期40卷 1347-1363页
作者: 王龙欢 谢正辉 贾炳浩 王妍 李锐超 谢瑾博 陈思 秦佩华 师春香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北京100049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9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北京100081
过程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陆面过程模式中人类活动、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合理描述有助于理解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回顾了陆面过程模式的发展历程,陆面过程模式从最初简单的箱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陆面过程模式研发中的问题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0年 第1期43卷 33-38页
作者: 戴永久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过程研究是充分理解天气/气候/地球系统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本文全梳理了当前用于数值天气/气候/地球系统模式陆面过程模式研制的问题,建议了当前陆面过程模式研制中需加强和改进完善的关键内容。特别强调在新一代模式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大学陆面过程模式PKULM(Peking University Land Model)介绍及检验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6年 第1期59卷 79-92页
作者: 郑辉 刘树华 Prabhakar Clement 刘振鑫 候旭宏 王姝 赵靖川 李源 缪育聪 郑亦佳 盛黎 朱琳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北京100871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Auburn UniversityAuburnAL 3684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730000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 北京100081
陆面过程模式是气候模式和天气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土壤—植被—大气耦合模式(Soil-PlantAtmosphere Model,SPAM)的基础上,发展了新一代北京大学陆面过程模式PKULM(Peking University Land Model).本文首先介绍了PKULM的辐射传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陆面过程模式CoLM和NCAR_CLM3·0对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气相互作用的模拟 Ⅰ.不同模式模拟结果的初步分析
收藏 引用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年 第3期14卷 229-242页
作者: 宋耀明 郭维栋 张耀存 陈永立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9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河北省定州市环保局 定州073000
CoLM(Common Land Model)和NCAR_CLM3·0(NCAR Community Land Model3·0)是目前国际上广为应用的两个发展比较完善的陆面过程模式。本研究利用中国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在长白山温带混交林和千烟洲亚热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陆面过程模式的改进及其检验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03年 第3期61卷 275-290页
作者: 周锁铨 代刊 陈涛 屠其璞 陈万隆 南京气象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南京210044
文中对陆面过程模式 (BATS)进行了改进 ,改进后的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地表物理量的年、季和日变化 ,它有两方的特点 :采用热扩散方程模拟 7层土壤温度 ,模拟的温度可与实测值进行比较 ;在BATS的地表径流方案中 ,考虑了空间不均匀性的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陆面过程模式BATS中地气通量计算方案的一个改进试验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 第3期40卷 330-340页
作者: 陈潜 赵鸣 汤剑平 苏炳凯 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
 在原有的陆面过程模式BATS中,对地表通量的计算基于简单的经验公式,这个计算是十分粗略的.而地气通量对各个气象要素的模拟都很重要,如动量通量会影响大气中的风速分布,热量通量会影响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而改变大气的层结稳定度,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陆面过程模式对不同土壤物理性质的敏感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冰川冻土 2001年 第3期23卷 270-275页
作者: 张宇 吕世华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00
使用NCAR陆面过程模式 (LSM)和荷兰Cabauw 1987年的大气观测资料 ,考察了在 11种不同的土壤条件下陆面过程模式所模拟的地表能量及水分循环的差异 .结果表明 ,粘土含量较高的土壤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 ,蒸发量和径流量都比较大 ,而在含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