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61 篇 期刊文献
  • 152 篇 学位论文
  • 25 册 图书
  • 15 篇 会议
  • 2 篇 科技报告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65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96 篇 历史学
    • 630 篇 中国史
    • 340 篇 考古学
    • 30 篇 世界史
  • 181 篇 艺术学
    • 145 篇 美术学
    • 2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9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74 篇 法学
    • 71 篇 社会学
    • 52 篇 政治学
    • 51 篇 民族学
    • 15 篇 法学
    • 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64 篇 文学
    • 13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1 篇 新闻传播学
  • 113 篇 哲学
    • 113 篇 哲学
  • 87 篇 理学
    • 6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7 篇 地理学
  • 86 篇 教育学
    • 74 篇 教育学
    • 12 篇 体育学
  • 79 篇 管理学
    • 27 篇 工商管理
    • 22 篇 公共管理
    • 14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6 篇 工学
    • 18 篇 建筑学
    • 12 篇 城乡规划学
    • 1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0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经济学
    • 34 篇 应用经济学
  • 39 篇 医学
    • 32 篇 中医学
    • 12 篇 中西医结合
  • 9 篇 农学
  • 6 篇 军事学

主题

  • 1,656 篇 隋唐
  • 67 篇 魏晋南北朝
  • 53 篇 佛教
  • 41 篇 北朝
  • 37 篇 秦汉
  • 37 篇 南北朝
  • 36 篇 中国
  • 36 篇 墓志
  • 32 篇 魏晋
  • 29 篇 唐代
  • 28 篇 丝绸之路
  • 27 篇 明清
  • 27 篇 大运河
  • 26 篇 北魏
  • 24 篇 长安城
  • 24 篇 出土
  • 23 篇 遗址
  • 23 篇 洛阳
  • 22 篇 墓葬
  • 20 篇 两汉

机构

  • 53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26 篇 西北大学
  • 17 篇 北京大学
  • 1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4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4 篇 南京大学
  • 13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3 篇 四川大学
  • 13 篇 郑州大学
  • 13 篇 南开大学
  • 12 篇 山西大学
  • 11 篇 辽宁大学
  • 10 篇 西南大学
  • 10 篇 兰州大学
  • 10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9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9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9 篇 安徽大学
  • 9 篇 山东大学
  • 9 篇 河南大学

作者

  • 7 篇 成军
  • 5 篇 张晓东
  • 5 篇 魏明孔
  • 4 篇 丁海斌
  • 4 篇 孙英刚
  • 4 篇 四水潜夫
  • 4 篇 石自社
  • 3 篇 胡如雷
  • 3 篇 li jiuchang
  • 3 篇 舒乙
  • 3 篇 王超
  • 3 篇 许香凝
  • 3 篇 李久昌
  • 3 篇 周怀宇
  • 3 篇 雷闻
  • 3 篇 薛瑞泽
  • 3 篇 辛德勇
  • 3 篇 张亚明
  • 3 篇 cheng jun
  • 3 篇 罗春兰

语言

  • 1,654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隋唐"
1656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隋唐至宋金鼓吹制度沿革考
收藏 引用
文化遗产 2020年 第1期 40-46页
作者: 黎国韬 陈佳宁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中文系 广东广州510275
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各朝多在太常寺辖下设置鼓吹署(局),这是西晋、梁、陈、北魏、北齐之制的沿袭。但自隋唐开始,“卤簿鼓吹”的分部形式与前代颇有不同,并直接影响到以后多个朝代,所以隋唐时期实为古代鼓吹制度发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汴河)唐宋沉船与沿岸古文化遗存
收藏 引用
中国历史文物 2010年 第6期 24-32页
作者: 张辉 宫希成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安徽省合肥市230061
本文从近年来发掘出土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汴河)沉船的基本材料入手,着重论述了汴河沉船的结构特点、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比较了唐宋时期沉船的不同之处,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说明形成这种差异的社会原因。最后列举了近年考古调查的沿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隋唐汉族风俗演进的趋向
收藏 引用
思想战线 2003年 第1期29卷 72-76页
作者: 万建中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北京100875
隋唐时期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对外交流的频繁、文化的昌盛以及社会风气的开放 ,致使当时汉族地区的民间风俗呈现明显的时代特征。胡汉风俗的融合给了汉族风俗重构和更新的机遇 ;大一统的皇权促使风俗向着更为规范、一致的方向演进 ,一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评《隋唐诗歌史论》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1991年 第6期 183-184页
作者: 管嗣昆
对于隋唐诗歌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尤其是近十年来,这方而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近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管雄先生的《隋唐诗歌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版,以下简称《史论》),感到既凝聚若作者数十年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农牧工商编》评介
收藏 引用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5年 第11期 31-32页
作者: 牛来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100732
在有关隋唐官制的研究中,使职作为不同于正式官吏制度的一种,经历了由临时设置直到常设不替并形成体系的发展过程。关注使职变化对官制的影响和这种制度的种种细节的研究,体现在诸多自不同视角切人、新见迭出的研究中,其中对材料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华风云人物通览 4 隋唐
收藏 引用
1996年
作者: 刘化绵 陈代兴 李凭
来源: 评论
隋唐手工业研究
隋唐手工业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魏明孔 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隋唐手工业技术在古代手工业经济的地位,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抑或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隋唐手工业对历史上生产技术的继承,二是隋唐手工业生产技术的集大成.该文则主要论述了第三个层面,即发生在隋唐的那些没有直接技术继承关系的重大技术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隋唐时代的医学教育
收藏 引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5期13卷 7-13页
作者: 赵刚
隋唐时代,是中国封建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这种发展表现在医学上,更是令人瞩目。隋代在继承前代医学成果的基础上,出现了象《诸病源候论》这样有极高科学价值的专著。进入唐代,优秀的医学论著不断问世,如《干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隋唐以前山东蚕织业述略
收藏 引用
齐鲁学刊 1989年 第1期 79-84页
作者: 杨荫楼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植桑、养蚕、织丝的国家,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独居和领先地位。而古代的山东曾是我国蚕织业重心所在,是著名的丝织品产地之一。但随着沧桑的变迁,山东蚕织业也经历了兴盛与衰落时期。本文拟将隋唐以前山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隋唐墓志文献典故词语考释
收藏 引用
古汉语研究 2022年 第3期 54-65页
作者: 周祥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福州350007
论文立足墓志材料,通过运用考察词源、把握语境、比勘文例和分析语素等训诂方法,探索考察了“岸树”“藏牙”“抽笋”“泪柏”“裘裳”“藤鼠”“悬蛇”“撰屦”等典故词语的结构形式和意义来源,试为石刻文献释读、石刻词汇研究、汉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