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血清生化、超声、CT/MRI检查指标与肝穿刺活检纤维化病理分期的关系,建立非创伤性指标联合对肝纤维化进行诊断,为传统肝穿刺活检提供简便的非创伤性替代手段。<br> 方法:以肝穿刺活检组织学分期为金标准,选择1999年3月至2002年1月在上海市肝纤维化协作组研究项目中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219例患者,采集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B超及CT/MRI检查资料,应用相关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检验各项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的关系,分别建立血清、超声、CT/MR等多个指标联合的诊断,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其曲线下面积,检验各方法的诊断价值。<br> 结果:1.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α2-巨球蛋白、7S-IV胶原以及年龄的优势组合对于诊断有无明显肝纤维化(S0+S1 VS S2+S3+S4)的灵敏度为80.95%,特异度为62.37%,AUC为0.715。2.B 超检查的肝脏边缘、肝实质回声、肝脏弹性、脾脏面积、门静脉主干内径、胆囊壁厚度组成超声总积分,诊断有无肝硬化(S0~S3 VS S4)灵敏度为72.73%,特异度为84.83%,AUC为0.816。***/MRI检查的肝右叶、左内叶和左外叶的前后径、横径和上下径乘积之和为肝脏总体积指数,诊断有无肝硬化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4.57%,AUC为0.762。4.血清、超声、CT/MRI指标联合对有无明显肝纤维化诊断,指标组合为年龄、甲胎蛋白、透明质酸、α2-巨球蛋白、肝右叶最大斜径、门静脉主干内径、肝静脉右支管径及脾脏横径,灵敏度为86.07%,特异度为60.82%,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对有无肝硬化诊断的指标组合为血小板、AFP、载脂蛋白AI、胆囊壁厚度及肝左外叶上下径,灵敏度为86.36%,特异度为87.37%,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br> 结论:由血清学和影像学多指标对肝纤维化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于有无明显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有较好的区分,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指标。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