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9 篇 期刊文献
  • 26 篇 学位论文
  • 26 篇 会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32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0 篇 哲学
    • 200 篇 哲学
  • 79 篇 法学
    • 62 篇 法学
    • 14 篇 社会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民族学
  • 27 篇 教育学
    • 26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3 篇 文学
    • 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12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理学
    • 2 篇 数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2 篇 工学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主题

  • 322 篇 非形式逻辑
  • 56 篇 批判性思维
  • 41 篇 形式逻辑
  • 36 篇 论证
  • 33 篇 法律论证
  • 27 篇 法律逻辑
  • 26 篇 逻辑学
  • 19 篇 论证理论
  • 18 篇 逻辑
  • 16 篇 非形式的逻辑
  • 16 篇 谬误
  • 15 篇 学术刊物
  • 14 篇 法律推理
  • 13 篇 逻辑学家
  • 13 篇 中国逻辑学会
  • 13 篇 传统逻辑
  • 12 篇 专业刊物
  • 12 篇 现代逻辑
  • 11 篇 论证逻辑
  • 11 篇 领域

机构

  • 47 篇 延安大学
  • 39 篇 中山大学
  • 13 篇 南开大学
  • 1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0 篇 南京大学
  • 9 篇 山东大学
  • 8 篇 河南大学
  • 6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6 篇 温莎大学
  • 6 篇 贵州大学
  • 6 篇 燕山大学
  • 5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5 篇 阜阳师范学院
  • 5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4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4 篇 加拿大温莎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4 篇 山西大学
  • 3 篇 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44 篇 武宏志
  • 19 篇 熊明辉
  • 13 篇 wu hong-zhi
  • 8 篇 谢耘
  • 7 篇 李永成
  • 6 篇 王克喜
  • 6 篇 阮松
  • 4 篇 魏斌
  • 4 篇 任晓明
  • 4 篇 刘春杰
  • 4 篇 赵利
  • 4 篇 马佩
  • 4 篇 晋荣东
  • 3 篇 葛宇宁
  • 3 篇 周云之
  • 3 篇 杨红玉
  • 3 篇 li yong-cheng
  • 3 篇 杨武金
  • 3 篇 xie yun
  • 3 篇 xiong ming-hui

语言

  • 32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非形式逻辑"
3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非形式逻辑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2025年 第3期 37-45,177页
作者: 翟锦程 刘怡含 南开大学哲学院 天津300350 山西大学
非形式逻辑是现代逻辑发展到鼎盛时期面向实际论证而出现的新分支,其目的是克服严密的形式演绎逻辑分析、评价自然语言论证的局限性,它要求逻辑关注实际,区分好的论证和坏的论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非形式逻辑在西方已成为一门成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形式逻辑语境下汉传因明论证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从非形式逻辑的视角看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25年 第1期 147-163页
作者: 甘伟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
近代以来,百年中国汉传因明研究呈现出传统形式逻辑与现代形式逻辑的双重范式。形式逻辑语境下的汉传因明研究难以刻画因明论证研究的自然属性,包括因明日常论辩中的分析、解释、评估的标准、规范和程序等。传统逻辑的研究范式缺乏对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形式逻辑的理论成就及其对法律论证的意义
收藏 引用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4期17卷 35-40页
作者: 陈鑫泉 武宏志 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南京210093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重庆401120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 陕西延安716000
非形式逻辑30多年的发展紧贴论证实际,发展了不同于形式演绎逻辑的新逻辑工具。它所建立的论证分析、评估、批评和构建理论,大有成为普遍适用各领域的一般逻辑的势头。从图尔敏"法学模型"发源的非形式逻辑的理论可以应用于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形式逻辑早期思想对修辞的忽视及其历史缘由——安东尼·布莱尔教授、罗夫·约翰逊教授访谈录
收藏 引用
当代修辞学 2019年 第1期 26-35页
作者: 汪建峰(访谈/整理) 安东尼·布莱尔 罗夫·约翰逊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福州350007 大麦吉尔大学 美国密歇根大学 温莎大学哲学系 国际论辩学会(ISSA) 温莎大学推理、论辩及修辞研究中心(CRRAR)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 美国萨维尔大学 圣母大学
一、与安东尼·布莱尔教授的访谈问:布莱尔教授,您好!今年正值《逻辑的自洽》(Logical Self-Defense,1977)一书①出版40周年,今天有幸参加这个纪念活动。这本书实际上承载了很多的历史意义,后来一系列事情的发端,从北美非形式逻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形式逻辑形式化研究的三个问题
收藏 引用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4期21卷 35-40页
作者: 魏斌 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非形式逻辑形式化研究秉持一种局部的形式化观,即非形式逻辑能够部分地被形式化,但不是全部。形式化研究亟需回应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确定形式化域,也就是明确形式化的研究对象。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找到适格的形式化工具,使之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S1期43卷 34-36页
作者: 崔清田 南开大学哲学系 天津300071
的实际论证为对象,然而,非形式逻辑毕竟是逻辑,它以对实际论证的一般进程及一般形式的辨识、抽取与建构为重心和基点;而批判性思维对论证的关注则是多角度的和批判性的。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产生于实际的需要,其方法与技巧对于培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 2002年 第4期 33-35页
作者: 崔清田 王左立 南开大学哲学系 天津300071
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既紧密相关又彼此区别。它们都以经验的和用自然语言表述的实际论证为对象 ,然而 ,非形式逻辑毕竟是逻辑 ,它以对实际论证的一般进程及一般形式的辨识、抽取与建构为重心和基点 ;而批判性思维对论证的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形式逻辑与论辩理论的前沿进展——访道格拉斯·沃尔顿教授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21年 第1期 121-125页
作者: 廖彦霖 中山大学哲学系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道格拉斯·沃尔顿(Douglas Walton,1942-2020),加拿大著名哲学家和论证理论家,加拿大温莎大学推理、论证与修辞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美国西北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和瑞士卢加诺大学客座教授。沃尔顿教授的研究涉及面广泛,包括"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形式逻辑视野下的法律论证评价标准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 2016年 第10期 107-114页
作者: 杨猛宗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研究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非形式逻辑对论证的评价标准由"正确性"转向了"可接受性",一个好的论证是能理性地说服他人接受结论的论证。法律论证和一般的形式论证存在诸多共同特点。法律论证的可接受性是对法律论证的整体评价,通常应考虑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形式逻辑视野下的论证评价理论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年 第12期22卷 22-25,41页
作者: 熊明辉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275
论证可分为形式论证(人工语言论证)与形式论证(自然语言论证)。前者是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后者是非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我们从几个代表性逻辑学定义出发,分析了非形式逻辑产生的背景,讨论了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的区别,并从形式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