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5 篇 期刊文献
  • 140 篇 学位论文
  • 66 篇 会议
  • 50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47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69 篇 教育学
    • 247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9 篇 教育学
    • 4 篇 体育学
  • 68 篇 医学
    • 66 篇 临床医学
    • 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7 篇 工学
    • 18 篇 机械工程
    • 1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公安技术
    • 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生物工程
  • 21 篇 理学
    • 16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天文学
  • 16 篇 法学
    • 10 篇 公安学
    • 2 篇 社会学
    • 2 篇 民族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8 篇 艺术学
    • 8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7 篇 管理学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农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主题

  • 421 篇 面孔识别
  • 43 篇 事件相关电位
  • 32 篇 n170
  • 30 篇 异族效应
  • 24 篇 整体加工
  • 18 篇 erp
  • 15 篇 眼动
  • 11 篇 性别差异
  • 11 篇 情绪
  • 9 篇 倒置效应
  • 9 篇 精神分裂症
  • 9 篇 事件相关电位(erp...
  • 8 篇 婴儿
  • 8 篇 本族效应
  • 8 篇 孤独症
  • 6 篇 眼动研究
  • 6 篇 社会认知
  • 6 篇 汉族
  • 5 篇 年龄偏差
  • 5 篇 结构编码

机构

  • 33 篇 浙江理工大学
  • 21 篇 新疆师范大学
  • 16 篇 西南大学
  • 1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4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1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0 篇 吉林大学
  • 10 篇 中山大学
  • 9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9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8 篇 浙江大学
  • 8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7 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7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 7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7 篇 安徽医科大学
  • 7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7 篇 北京大学
  • 6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6 篇 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 篇 孙天义
  • 6 篇 贾竑晓
  • 6 篇 罗跃嘉
  • 6 篇 樊越波
  • 6 篇 赵仑
  • 5 篇 尹梦雅
  • 5 篇 段海军
  • 5 篇 朱虹
  • 5 篇 王哲
  • 5 篇 范楷
  • 5 篇 刘嘉
  • 5 篇 周国梅
  • 5 篇 揭晓锋
  • 5 篇 刘少英
  • 5 篇 吉田麻莉
  • 4 篇 wang lei
  • 4 篇 汪凯
  • 4 篇 田海鹏
  • 4 篇 贾德梅
  • 4 篇 董毅

语言

  • 470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面孔识别"
47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面孔识别特异性脑机制的ERP研究
收藏 引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4年 第6期17卷 438-443页
作者: 彭小虎 王国锋 魏景汉 罗跃嘉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脑与认知研究所 北京100879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教育科学系 湖南长沙410002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100875
目的研究面孔识别加工成分N1 70是否真正反映面孔识别加工的特异性及其是否是衡量面孔结构编码的特异指标 ;另外尚运用偶极子定位法论证面孔识别加工特异脑区、面孔识别加工是否具有右半球优势等问题。方法 1 6名被试学习和再认面孔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注意对面孔识别中年龄偏差的调节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7年 第15期62卷 1620-1630页
作者: 王哲 郭丹 方溦 孙宇浩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 杭州310018
人们对同龄面孔的知觉和记忆绩效要优于他龄面孔,这被称为面孔识别的年龄偏差.本研究通过操纵注意条件来考察注意资源是否会影响年龄偏差,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实验1采用听觉和视觉分心任务,考察成人被试在不同注意条件下对成人面孔和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孔识别中的构形加工与特征加工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进展 2011年 第8期19卷 1126-1137页
作者: 汪亚珉 黄雅梅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面孔信息的分类方法一直复杂多样,相关研究数据丰富,但所用概念混杂。构形加工与特征加工作为使用最频繁的分类方法,其可靠性越来越受研究者们关注。从近40年来的相关文献中选择引用率高的文献做参考,遵循不同研究方法相互印证的原则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孔识别的自我群体偏向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进展 2020年 第7期28卷 1164-1171页
作者: 温芳芳 佐斌 马书瀚 谢志杰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社会心理研究中心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
面孔认知研究表明,人们识别和再认自己所属群体(如种族、性别、年龄)面孔的成绩显著好于识别其他群体面孔的成绩。近年来围绕面孔识别的这种自我群体偏向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者提出了知觉经验说和社会认知论两种理论来解释其认知加工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孔识别过程中多重社会亚范畴的交互作用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进展 2017年 第11期25卷 1955-1963页
作者: 张凯莉 张琴 周静 王沛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上海200234
认知者往往依据陌生个体面孔所携带的性别、年龄、种族等多重社会范畴信息对其进行加工,以期快速识别和了解他人。在基于面孔识别的多重社会范畴加工过程中,亚范畴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研究者分别采用"Who Said What"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孔识别中脑电成分N170的研究概述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第12期18卷 1942-1948页
作者: 李明芳 张烨 张庆林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重庆400715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重庆400715
N170是在面孔刺激呈现后的130-200ms记录到的并在160~170ms时达到峰值的一种脑电负成分。目前,在N170的研究中存在争议性的问题有:N170反映面孔结构编码还是面孔特征编码;N170是否是面孔特异性成分;以及N170是否受注意的影响等。这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孔识别的整体/分析加工研究范式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 2010年 第2期33卷 436-438页
作者: 刘华孝 周国梅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广州510275
面孔识别的整体/分析加工是一个研究热点问题,几十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者发展出了多种实验范式。本文回顾了这些实验范式,这些范式对于研究一般物体的识别也有借鉴作用。
来源: 评论
面孔识别的认知模型与电生理学证据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进展 2002年 第3期10卷 241-247页
作者: 彭小虎 罗跃嘉 魏景汉 王国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近年来面孔识别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发展迅速,该文围绕Bruce-Young的面孔识别模型,探讨模型中各认知单元的内涵、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面孔识别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机制。另外,通过ERP研究结果,指出了Bruce-Young的面孔识别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 2008年 第6期31卷 1450-1453页
作者: 杨红升 黄希庭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
异族效应是面孔识别过程中一种非常稳定的现象,表现为对本族面孔识别与再认成绩显著高于异族面孔。脑成像研究也证实了这两类面孔在神经表征上的差异。关于该效应主要有知觉经验说与社会分类说两种理论解释,但围绕着其心理机制仍然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孔识别的“特殊性”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 2001年 第5期24卷 604-605页
作者: 秦速励 沈政 北京大学心理系 100871
1 前言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