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31 篇 期刊文献
  • 108 篇 学位论文
  • 9 篇 科技报告
  • 7 篇 会议
  • 6 册 图书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1,861 篇 电子文献
  • 3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1 篇 法学
    • 265 篇 社会学
    • 88 篇 政治学
    • 69 篇 法学
    • 5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53 篇 管理学
    • 247 篇 公共管理
    • 6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1 篇 工商管理
  • 289 篇 哲学
    • 289 篇 哲学
  • 213 篇 艺术学
    • 14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5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9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8 篇 美术学
  • 209 篇 教育学
    • 141 篇 教育学
    • 64 篇 体育学
  • 166 篇 历史学
    • 97 篇 世界史
    • 67 篇 中国史
  • 143 篇 经济学
    • 89 篇 应用经济学
    • 56 篇 理论经济学
  • 129 篇 文学
    • 49 篇 新闻传播学
    • 4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0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16 篇 工学
    • 2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7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5 篇 机械工程
    • 1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9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8 篇 建筑学
    • 6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7 篇 理学
    • 12 篇 天文学
  • 6 篇 农学
  • 5 篇 医学
  • 2 篇 军事学

主题

  • 1,862 篇 韦伯
  • 122 篇 马克思
  • 97 篇 新教伦理
  • 82 篇 资本主义
  • 73 篇 资本主义精神
  • 69 篇 理性化
  • 65 篇 音乐剧
  • 61 篇 现代性
  • 54 篇 官僚制
  • 44 篇 价值中立
  • 44 篇 社会学家
  • 43 篇 美国
  • 40 篇 哈贝马斯
  • 39 篇 思想体系
  • 38 篇 理性
  • 38 篇 马克斯
  • 37 篇 社会学
  • 35 篇 德国
  • 31 篇 方法论
  • 31 篇 宗教社会学

机构

  • 51 篇 北京大学
  • 32 篇 复旦大学
  • 31 篇 南京大学
  • 28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3 篇 武汉大学
  • 20 篇 山东大学
  • 20 篇 浙江大学
  • 18 篇 南开大学
  • 17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17 篇 中山大学
  • 16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6 篇 上海大学
  • 15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5 篇 吉林大学
  • 1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3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2 篇 黑龙江大学
  • 11 篇 清华大学
  • 1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0 篇 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15 篇 郑飞
  • 8 篇 王善英
  • 8 篇 苏国勋
  • 6 篇 刘清平
  • 6 篇 张辉
  • 6 篇 陆自荣
  • 6 篇 阎克文
  • 6 篇 唐爱军
  • 5 篇 赖骏楠
  • 5 篇 王小章
  • 5 篇 刘琳
  • 5 篇 冯璐璐
  • 5 篇 冯钢
  • 4 篇 谈际尊
  • 4 篇 liu qingping
  • 4 篇 周长城
  • 4 篇 何蓉
  • 4 篇 李强
  • 4 篇 zheng fei
  • 4 篇 刘宁

语言

  • 1,856 篇 中文
  • 6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韦伯"
1862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韦伯《法律社会学》札记
收藏 引用
政法论坛 2006年 第3期24卷 181-188页
作者: 董彦斌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100088
有社会斯有法律。学法律出身的韦伯,早先以法律家视社会与历史,晚后又以社会学家视法律,正是一位穿梭高手。生于1864年的韦伯,在1892年之前曾于海德堡学法律,于柏林为律师,拿到法学博士学位,复获罗马法、日耳曼法和商法之大学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韦伯的“价值中立”到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08年 第6期 78-84页
作者: 王小章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Value neutrality"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ethical requirement by Weber for the intellectuals who are in the modern world of value emptiness and disorientation,which shows the effort that he tried to delin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迪尔凯姆和韦伯关于“社会”解释范式之比较
收藏 引用
西北民族研究 2010年 第3期 113-117,108页
作者: 刘荣 李庆真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兰州7300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杭州310018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迪尔凯姆和韦伯解释社会所依赖的路径和视角之不同来看待他们在方法论上的差异。而笔者认为,尽管迪尔凯姆和韦伯在社会学的整体方法论上迥然不同而导致各自解释"社会"的范式也有明显差异,但他们终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科学、价值判断与科学的价值 评施特劳斯的韦伯论述
收藏 引用
社会 2011年 第6期31卷 206-223页
作者: 杨子飞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在施特劳斯的思想世界中,韦伯的处境是悲剧性的:他命定了要信仰科学,可是由于受到历史主义的深刻影响,内心深处又不得不对科学的价值怀有极度的不安。施特劳斯一方面通过一个下降的思想历程揭示出韦伯困境的深层根源:韦伯坚持价值中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访民的理想型——立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解释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2018年 第2期50卷 103-113页
作者: 刘正强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要信访制度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本土化、辅助性的政治设计,长期以来成为国家基础性的社会治理资源和手段。但面对窘迫的信访运行困境,却又缺乏一个明晰的治理图景。在对现实问题抱持的治理期待中,“分类治理”作为治理范式的一个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与韦伯社会研究方法之比较
收藏 引用
社会学研究 1991年 第1期 100-113页
作者: 王育民 北京林业大学社会科学系
任何比较研究,首先必须确定对象的可比性方面,然后由此出发,经过深入的比较分析,去发现它们的相同性和相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要探讨的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两位思想大师——马克思和韦伯在研究社会时各自所运用的方法以及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代中国司法类型的再思与重构——以韦伯“卡迪司法”为进路
收藏 引用
政法论坛 2019年 第2期37卷 47-69页
作者: 徐忠明 中山大学法学院
韦伯关于传统中国"卡迪司法"的论断,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争论,迄今仍未取得共识。为了彰显现代欧陆法律和司法的独特性,韦伯运用了"理想类型"的研究方法,以"卡迪司法"为概念工具,分析了传统中国司法的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韦伯的现代性分析框架——兼与马克思的比较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2014年 第11期 9-14,159页
作者: 唐爱军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部
"理性化"是韦伯分析现代性的基本框架。韦伯从理性化获得现代性的自我理解,运用理性化规制非西方社会;在"理性化悖论"中揭露现代性危机,进而批判现代性。韦伯和马克思所提供的现代性分析框架有着根本差别,"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儒教政治的内在性:韦伯与列文森的传承线索
收藏 引用
史林 2013年 第4期 151-161,190页
作者: 叶斌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在纯粹的内在性观念中,只有一个世界,在其中自然、神、人和其他一切可能的存在共同组成一个秩序,在这个世界之外再无其他的存在。韦伯和列文森都认为,中国政治的传统主义特征与儒教的内在性观念有关。君主按照其自然的倾向,具有中央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理性与感性的纠缠——基于音乐的韦伯和齐美尔知识社会学比较
收藏 引用
音乐研究 2023年 第4期37卷 126-135页
作者: 程薇瑾 王赟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苏州大学人口研究所
韦伯和齐美尔均对音乐的知识社会学进行过阐述。韦伯试图将音乐的理性化过程与对音乐的合理化过程合二为一,但也因此遭遇到知识社会学上的难题,感性的音乐无法完全被置于理性过程中阐释。齐美尔依托于族群学的模态分析阐述了从主观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