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91 篇 期刊文献
  • 93 册 图书
  • 22 篇 学位论文
  • 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83 篇 电子文献
  • 44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75 篇 文学
    • 36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 篇 新闻传播学
    • 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66 篇 法学
    • 54 篇 社会学
    • 10 篇 民族学
    • 3 篇 政治学
    • 1 篇 公安学
  • 40 篇 教育学
    • 40 篇 教育学
  • 37 篇 历史学
    • 33 篇 中国史
    • 22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16 篇 艺术学
    • 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 篇 美术学
    • 2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7 篇 管理学
    • 2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工学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公安技术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513 篇 韵书
  • 45 篇 《广韵》
  • 45 篇 广韵
  • 38 篇 中国
  • 33 篇 《切韵》
  • 27 篇 研究
  • 26 篇 切韵
  • 25 篇 字书
  • 22 篇 韵图
  • 22 篇 反切
  • 20 篇 《集韵》
  • 20 篇 音韵学
  • 18 篇 汉语
  • 15 篇 北宋
  • 15 篇 中原音韵
  • 14 篇 汉语音韵学
  • 14 篇 方言
  • 14 篇 音系
  • 13 篇 语音
  • 12 篇 《中原音韵》

机构

  • 14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9 篇 吉林大学
  • 7 篇 南京大学
  • 7 篇 四川大学
  • 7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6 篇 南昌大学
  • 5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5 篇 武汉大学
  • 5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4 篇 河北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延边大学
  • 4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辽宁大学
  • 3 篇 西南大学
  • 3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3 篇 长春师范大学
  • 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10 篇 李子君
  • 8 篇 马重奇
  • 8 篇 陈彭年
  • 7 篇 张玉来
  • 6 篇 汪银峰
  • 6 篇 金基石
  • 6 篇 邱雍
  • 5 篇 刘华江
  • 5 篇 宁忌浮
  • 5 篇 赵振铎
  • 5 篇 周祖谟
  • 4 篇 王进安
  • 4 篇 马进勇
  • 4 篇 方孝岳
  • 4 篇 王平
  • 4 篇 魏建功
  • 3 篇 郑明友
  • 3 篇 储泰松
  • 3 篇 张鸿魁
  • 3 篇 邸宏香

语言

  • 512 篇 中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韵书"
5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韩国传世汉字韵书集成》出版
收藏 引用
语言研究 2025年 第1期45卷 44-44页
作者: 张玉来 不详
《韩国传世汉字韵书集成》,由张玉来、黄仁瑄、刘根辉三位教授主编,尉迟治平、盛玉麒、程邦雄三位教授任顾问,近二十位学者参与编纂,是一部大型域外历史文献集成,由齐鲁书社2014年精装出版,全书11册,近五百万字。在东亚地区,自两千多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唐五代字韵书所反映之唐代避讳与字形
收藏 引用
古汉语研究 1993年 第3期 26-35,50页
作者: 虞万里 杨蓉蓉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一、唐讳与字形 唐以李为国姓,因有捕鲤之禁;以唐为国号,遂有钱塘之讳。此国姓国号之讳与文字关涉不大,而唐人避帝王名讳却名目繁多,形式有代字、省字、缺笔、变体等,且著之律令,见之诏书,举国同讳,影响甚广。检唐五代字韵书,并证以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韵书与避讳
收藏 引用
辞书研究 1995年 第3期 137-146,136页
作者: 虞万里 杨蓉蓉
韵书与避讳虞万里,杨蓉蓉韵书以声韵调关系组织汉字,分韵定切,可作应试作文之标准,又可备文移案牍之检核。既为遵循与备考之依据,必然受正统文化思想之制约,或多或少烙上避讳之印记。一、历代韵书避讳大略《切韵》之前的《声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俄藏敦煌本韵书残卷Дx05596考释
收藏 引用
文献 2013年 第5期 83-89页
作者: 唐浩 北京大学中文系
敦煌本韵书Дx05596岭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现存一叶7行,每行皆有残缺,右下部分残失尤甚。本卷为三钟韵之末尾与四江韵之开头。韵书体例为“训释一切语一字数”,与蒋藏本《唐韵》、《广韵》相同,
来源: 评论
宋元明清韵书编纂中“助纽”的传承与演变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5期 93-99页
作者: 王进安 李绍群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 广东东莞523808
助纽是中国韵书发展史中一个特殊现象,是韵书编纂过程用于辅助拼读反切切语的一组双声字和一种方法,始于《玉篇》卷首的《切字要法》。它与音韵学"纽"的语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其主要发展时期是宋元时期,但历代韵书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Rhyming Dictionary(韵书)浅述
收藏 引用
图书与情报 1993年 第2期 53-55页
作者: 陈絜 胡翠娥 天津商学院图书馆
提起韵书,世人颇为熟识,较为典型的说法为“韵书是一种按韵收字的字典”。并多认为它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类语言性工具书,即便持有疑虑的同志,但亦多避而不谈,对此问题无明确的阐述。故此,笔者不揣浅陋,就自身所知,对英语类韵书作一简单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语韵书史 明代卷
收藏 引用
2009年
作者: 甯忌浮
汉语韵书,如果从三国魏(220-265)李登《声类》算起,至民国年间的《中华新韵》(1941),有一千七百多年不间断的历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韵书绵亘不断,层出不穷。共有多少?说不清楚。仅明代二百七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万韵书》述略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01年 第6期 543-546页
作者: 张鸿魁 山东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所 250002
本文据光绪三年(丁丑)子云堂版《增补万韵新书》论述了韵书《万韵书》的书名、作者和版本情况。并归纳出《万韵书》音节表,分析了其音系特点,认为该书反映的是乾隆时代的山东方音面貌,具有集方音韵书、俗字汇编和方言词于一体的特点,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朝鲜韵书与明清音系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延边大学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研究丛书
2003年
作者: 金基石
全书考察了朝鲜文献的谚文注音体系,对明清音系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做了评述,描写和解释了历史音变现象等诸多内容。
来源: 评论
韵书虚词研究价值举隅——以《集韵》所见“~辞”为例
收藏 引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3期45卷 121-126页
作者: 刘桥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610064
韵书中收录了大量的虚词,如《集韵》就以"~辞"为释语收入"可止之辞"、"辨僻之辞"、"专辞"等十九个类别的"辞",其中包括经学家解经时蕴涵了"春秋笔法"之义的专用术语,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