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经济学
    • 7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理学
    • 2 篇 数学

主题

  • 11 篇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
  • 2 篇 积累结构
  • 2 篇 国民收入使用
  • 2 篇 经济增长
  • 2 篇 技术进步
  • 2 篇 函数关系
  • 2 篇 结构参数
  • 2 篇 工资水平
  • 1 篇 资本-产出比率
  • 1 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 1 篇 社会总资本
  • 1 篇 特征值
  • 1 篇 不变资本
  • 1 篇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
  • 1 篇 数量分析
  • 1 篇 增长率
  • 1 篇 资本有机构成
  • 1 篇 影响效应
  • 1 篇 中国
  • 1 篇 储蓄率

机构

  • 6 篇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
  • 3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1 篇 福州大学
  • 1 篇 西北大学

作者

  • 6 篇 陶为群
  • 3 篇 陶川
  • 2 篇 唐永
  • 2 篇 范欣
  • 1 篇 郑逸芳
  • 1 篇 张一喆
  • 1 篇 石礼忠
  • 1 篇 fan xin
  • 1 篇 施生旭
  • 1 篇 tang yong
  • 1 篇 李海明

语言

  • 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特征值及其理论蕴涵
收藏 引用
经济评论 2011年 第3期 5-11页
作者: 陶为群 陶川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210004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00871
为了借鉴现代经济增长模型的数量方法对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本文基于马克思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的特殊结构,将特征值方法探索运用于对其的研究。通过解析两个部类积累相互约束的关系,以及每个部类新创造价值增长与本部类积累和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储蓄与劳动就业关系
收藏 引用
当代经济研究 2010年 第7期 14-18页
作者: 陶为群 陶川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南京210004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100871
借鉴现代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合理因素,将资本-产出比率保持不变状况下的储蓄与劳动增长关系,引入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可以看出全社会储蓄率与劳动力增长率之间存在对应函数关系,并且两个部类的结构参数影响着这种函数关系。这种对应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基于国民收入使用的分析视角
收藏 引用
《资本论》研究 2011年 第1期7卷 69-79页
作者: 陶为群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为了较完整地研究劳动报酬水平,本文基于国民收入使用的分析视角,运用马克思的两部类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依照其中的价值构成原理和实物构成原理,动态地研究劳动报酬支出在国民收入使用中的比重。通过两个部类的积累互相约束的关系,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基于国民收入使用的分析视角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基于国民收入使用...
收藏 引用
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路高层论坛
作者: 陶为群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为了较完整地研究劳动报酬水平,本文基于国民收入使用的分析视角,运用马克思的两部类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依照其中的价值构成原理和实物构成原理,动态地研究了劳动报酬支出在国民收入使用中的比重。通过两个部类的积累互相约束的关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最高、最低增长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最高、最低增长率
收藏 引用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
作者: 陶为群 陶川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最高、最低增长率问题,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但尚未获得较好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解析该模型具有的特别结构,依据积累与增长之因果关系,揭示了各个部类以及全社会经济增长率与某一部类的剩余价值积累率之间的单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及实证研究——基于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
收藏 引用
理论月刊 2014年 第3期 12-16页
作者: 施生旭 郑逸芳 石礼忠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该文在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资本有机构成呈负相关关系,与剩余价值率、滞后一期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呈正相关关系;从而得出技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资本有机构成变化下的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新财经(理论版) 2011年 第11期 22-23页
作者: 张一喆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积累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得以持续高速增长的源动力,同时技术的进步也可以渗透到其余的生产要素中,使得这些要素的生产率大幅度增加.本文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在之前的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内生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个古典-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的中国经验
一个古典-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的中国经验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海明
粗略看来,目前的经济增长理论有两大传统:一是古典传统,来自斯密、李嘉图、马克思、凯恩斯的某些重要理论贡献,二是新古典传统,源于马歇尓、索洛的某些开创研究。后者往往被冠以“新古典”名义而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哈罗德模型马克思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的连通
收藏 引用
巢湖学院学报 2009年 第5期11卷 38-42,98页
作者: 陶为群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江苏南京210004
为了以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指导现代经济增长模型在我国的应用研究,以及借鉴现代经济增长模型的数量方法拓展对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基于两部类社会再生产情形,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将哈罗德模型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连通。揭示了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效应--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收藏 引用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年 第3期9卷 147-167页
作者: 唐永 范欣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技术进步条件下的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探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分析表明:不同技术进步条件下,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总资本的增长率不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