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02 篇 期刊文献
  • 30 篇 学位论文
  • 8 篇 会议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34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5 篇 文学
    • 16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77 篇 艺术学
    • 7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2 篇 美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8 篇 教育学
    • 18 篇 教育学
  • 15 篇 历史学
    • 12 篇 中国史
  • 9 篇 法学
    • 7 篇 社会学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园艺学

主题

  • 341 篇 高行健
  • 63 篇 诺贝尔文学奖
  • 27 篇 莫言
  • 23 篇 《灵山》
  • 19 篇 作家
  • 18 篇 戏剧
  • 15 篇 剧作家
  • 13 篇 中国当代文学
  • 12 篇 刘再复
  • 12 篇 《车站》
  • 12 篇 话剧
  • 12 篇 长篇小说
  • 11 篇 文学创作
  • 11 篇 戏剧创作
  • 11 篇 中国作家
  • 11 篇 小说技巧
  • 10 篇 文学
  • 10 篇 观众
  • 10 篇 世界文学
  • 10 篇 作品

机构

  • 22 篇 南京大学
  • 7 篇 厦门大学
  • 6 篇 汕头大学
  • 4 篇 香港城市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云南艺术学院
  • 4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4 篇 中山大学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3 篇 苏州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上海大学
  • 3 篇 香港科技大学
  • 3 篇 上海戏剧学院
  • 3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2 篇 香港科大
  • 2 篇 海南师范大学
  • 2 篇 同济大学

作者

  • 21 篇 刘再复
  • 6 篇 刘剑梅
  • 6 篇 liu zaifu
  • 5 篇 庄园
  • 4 篇 黄洁玲
  • 4 篇 zhuang yuan
  • 3 篇 余琳
  • 3 篇 吴戈
  • 3 篇 胡星亮
  • 2 篇 宋宝珍
  • 2 篇 桑农
  • 2 篇 范福潮
  • 2 篇 李永求
  • 2 篇 李更
  • 2 篇 程宏宇
  • 2 篇 饶绍君
  • 2 篇 林源
  • 2 篇 黄世智
  • 2 篇 朱崇科
  • 2 篇 程光炜

语言

  • 34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高行健"
34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高行健——中国话剧艺术的叛逆者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2年 第2期 74-80页
作者: 贾冀川 南京师范大学
高行健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叛逆者。他反对中国话剧艺术长期形成的封闭狭隘的传统戏剧意识 ,确立了开放而宽容的自觉进行戏剧自身建设的现代戏剧意识。他反对中国传统的以戏剧文学为核心的“易卜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模式 ,强调戏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行健剧作的历史定位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 1995年 第3期 117-122页
作者: 刘颖
本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前半期,中国戏剧舞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也引起了艺术观念和审美心理的复杂变异,当时涌现出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相对于以前戏剧而言的“新”戏剧,而高行健可以说是这一场中国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行健文学艺术年谱(1987年 47岁)
收藏 引用
华文文学 2018年 第4期 14-27页
作者: 庄园 汕头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华文文学>编辑部
笔者刚刚完成的《高行健文学艺术年谱》的书稿全文65万字。这里选取了"1987年47岁"的一节,考察高行健这一年的文学艺术活动,以及评论家对他的研究情况。这一年,高行健离开中国大陆后,至今不曾再回国。
来源: 评论
高行健戏剧研究  1版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当代戏剧家研究丛书
1989年
作者: 许国荣编
高行健是中国当代戏剧的革新者、探索者。本书对高行健的戏剧观念、戏剧理论及剧作的成就、得失,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
来源: 评论
高行健年谱(1981年41岁)
收藏 引用
华文文学 2017年 第6期 17-27页
作者: 庄园 汕头大学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这里节选了正在写作中的《高行健年谱》中的一小节,记录并考察高行健80年代初的文学活动与个人生活。
来源: 评论
高行健与沙叶新戏剧创作比较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 2002年 第1期 26-28页
作者: 程宏宇
高行健,是新时期一位勇于探索的剧作家。他的剧作有《绝对信号》、《车站》、《现代折子戏》、《独白》、《野人》、《彼岸》等。他的话剧创作,追求多主题、多层次、多声部和复调全新的艺术形象。这种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声音,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行健:当代世界文艺复兴的坚实例证——《再论高行健》自序
收藏 引用
华文文学 2017年 第5期 5-8页
作者: 刘再复
没有一个像高行健如此给我启迪。这启迪,甚至改变了我的某些文学理念和思维方式。高行健,前后至少有四次"人文发现":1.发现二十世纪的"现代蒙昧",即被"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绑架、主宰的蒙昧;2.发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热文学”与“冷文学”:中华传统的两种现代形态——莫言、高行健创作比较谈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 2013年 第11期34卷 119-126页
作者: 黄一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300071
莫言和高行健作为中文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各自在外来文化的开阔参照背景下,找到了民族文化传统中他们最感兴趣也最能化用的内核,以文学的自由心灵展示了传统的现代价值。高行健创作呈现的世界倾向于"隐逸"(自由)、性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行健戏剧研究
高行健戏剧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闫景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高行健是一个笔耕不辍的剧作家、作家,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他的创作之路。1981年出版的理论著作《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引起了文学界关于现代主义的大讨论,高行健亦因此而进入了文学批评界的视野。不仅在文艺理论方面颇有建树,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具叙事与主体游移:高行健、英培安小说叙事人称比较论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3期30卷 158-163页
作者: 朱崇科 中山大学中文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
通过对高行健、英培安着力实验而且卓有成效的小说人称叙事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他们在人称叙事上锐意创新、特色鲜明,不仅可以通过叙事人称的分裂、游移、隐藏等等呈现虚构叙事的推进,同时,其试验也可以彰显出其深刻而独到的意义张力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