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 篇 文学
    • 1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7 篇 法学
    • 4 篇 政治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社会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世界史
    • 1 篇 中国史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28 篇 鸟托邦
  • 2 篇 无政府主义
  • 2 篇 社会秩序
  • 2 篇 理想
  • 2 篇 教师
  • 1 篇 人类自我意识
  • 1 篇 自由主义
  • 1 篇 影像
  • 1 篇 生活
  • 1 篇 新国际主义
  • 1 篇 当代
  • 1 篇 认同性
  • 1 篇 完美性
  • 1 篇 《异族婚姻》
  • 1 篇 王小波
  • 1 篇 幻象
  • 1 篇 悲剧性
  • 1 篇 荒诞
  • 1 篇 组成部分
  • 1 篇 阅读

机构

  • 2 篇 暨南大学
  • 2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华东师大新基础教...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肇庆学院
  • 1 篇 华东交通大学
  • 1 篇 四川外语学院
  • 1 篇 湛江师范学院
  • 1 篇 中央编译局
  • 1 篇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
  • 1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1 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1 篇 江南大学
  • 1 篇 洛阳大学
  • 1 篇 南开大学
  • 1 篇 济南大学
  • 1 篇 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 篇 zhang guo-ping
  • 1 篇 jiang ya-wei
  • 1 篇 zhao zhi-jun
  • 1 篇 李宝明
  • 1 篇 张永志
  • 1 篇 李政涛
  • 1 篇 刘国平
  • 1 篇 gao jian-qing
  • 1 篇 陆璐
  • 1 篇 王玉宝
  • 1 篇 鲁瑛
  • 1 篇 赵志军
  • 1 篇 xie wu-ji
  • 1 篇 林萍
  • 1 篇 xia lin
  • 1 篇 巴夏尔·阿布-曼尼
  • 1 篇 金成国
  • 1 篇 lin ping
  • 1 篇 石鹏飞
  • 1 篇 夏林

语言

  • 2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鸟托邦"
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没有成本的财富增长注定会战为鸟托邦
收藏 引用
经济展望 2011年 第2期 168-168页
改革进入剧痛期,贫富差距导致的民怨与市场效率低下导致的通胀,将越来越严重。表面上,中国花团锦簇,经济多年在高位运行,从2004年到2007年GDP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光鲜数据背后是发展质量恶化,直接表现就是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低,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两宋理学家的政治理想
收藏 引用
政治学研究 2005年 第1期 107-114页
作者: 范立舟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广州市510632
儒家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学说倾向于在解释世界的同时向社会提供改变世界的可行性论证。本文认为,两宋理学家的政治理想最能体现儒家主流政治哲学的特质,即大幅提升伦理精神,将政治与历史伦理化,使整个社会结构固定在宗法伦理的框架之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思乌:析多丽丝·莱辛的《异族婚姻》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 2007年 第12期216卷 43-49页
作者: 胡勤 中山大学 广东广州510275
将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南船星系列》第二部《异族婚姻》置于乌传统中进行解读,发现她笔下的三区王国是一个女性与男性共享的乌社会,这个社会既不同于男性的乌社会,也与女性主义者的乌有明显的界线。她从三个方面改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道德乌略论
收藏 引用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0年 第2期 63-72页
作者: 李宝明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乌具有突出的道德性特征。"人类均力"的无政府理想社会、机器化的大同理想社会、无政府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等具有代表性的乌蓝图,显示出近代政治思想变迁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无政府主义乌的道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意识形态、乌与社会秩序——简评曼海姆意识形态观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2期 53-57页
作者: 林丹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和乌都是与现实社会基础相联系的。它们以现实为基础而又超越了现实。意识形态和乌的差别表现在它们对于现实的不同态度上。意识形态是维持现实的态度,而乌是改造现实的态度。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柏拉图“理想国”辨正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06年 第3期 141-145页
作者: 程志敏 四川外语学院 重庆400031
思想史上长期把柏拉图看成乌的鼻祖,理由就在于《理想国》中的“男女平等、共妻共产和哲人王”等主张。但仔细研究却发现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处在特殊的情景之中,以反讽的方式对当时流行的启蒙乌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柏拉图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代文学:总体化的概念乌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6年 第4期27卷 125-127页
作者: 高建青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近代文学是依“近代”这一带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历史概念而形成的一段文学史,就其整体的文学属性而言,近代文学并不存在一种区别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而相对独立的异质元素,其总体特征表现为对古代文学的复归。因此,近代文学并不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帝国》的幻像
收藏 引用
国外理论动态 2005年 第2期 41-45页
作者: 巴夏尔·阿布-曼尼 张文成 不详 中央编译局
巴夏尔·阿布-曼尼在美刊2004年6月号上发表文章,认为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耐格里的一书已经成为一场关于全球化、帝国主义当代形态和冷战后时代等重大问题的大辩论的一个焦点;中的观点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相距甚远,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尔库塞“审美乌”论
收藏 引用
理论与改革 2002年 第5期 121-123页
作者: 刘海燕 浙江大学中文系 浙江杭州310028
以往对马尔库塞的研究重心一般是放在他的“爱欲解放论”上,甚至有人指责他为西方性自由泛滥的罪魁祸首。笔者认为,马尔库塞所宣扬的不仅是一种反抗现代工业社会压抑人性的爱欲解放思想,而更根本的是将“爱欲解放论”融入他的政治理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真实的与乌的——简论三十年代初左翼现实主义理论的话语机制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01年 第1期 70-75页
作者: 韩雪临 暨南大学语言文化中心
在左翼文学史上 ,政治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之间的张力形成了左翼文学发展的原动力 ,然而“真实性”与“主体性”作为现实主义的重要构成因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始终处于悖离状态 ,或者由于强调真实性而忽视现实主义的主体性 ,或者由于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