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9 篇 期刊文献
  • 46 篇 会议
  • 24 册 图书
  • 3 篇 报纸
  • 3 篇 科技报告
  • 3 篇 资讯

馆藏范围

  • 414 篇 电子文献
  • 1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3 篇 文学
    • 299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7 篇 法学
    • 1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4 篇 政治学
    • 10 篇 社会学
    • 6 篇 民族学
    • 4 篇 法学
    • 4 篇 公安学
  • 42 篇 管理学
    • 25 篇 公共管理
    • 1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3 篇 教育学
    • 22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7 篇 经济学
    • 11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理论经济学
  • 16 篇 艺术学
    • 10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5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 篇 美术学
  • 13 篇 历史学
    • 11 篇 中国史
    • 3 篇 考古学
    • 2 篇 世界史
  • 8 篇 工学
    • 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18 篇 哲学社会科学
  • 14 篇 中国
  • 13 篇 复旦大学
  • 13 篇 传播学
  • 12 篇 新闻传播
  • 10 篇 突发公共事件
  • 10 篇 新闻学
  • 10 篇 媒体融合
  • 10 篇 研究
  • 10 篇 新闻学院
  • 9 篇 新媒体
  • 9 篇 人工智能
  • 9 篇 学术研讨会
  • 9 篇 新闻报道
  • 8 篇 创新基地
  • 7 篇 研究报告
  • 7 篇 新闻传媒
  • 7 篇 构建和谐社会
  • 7 篇 德元
  • 7 篇 媒介化社会

机构

  • 202 篇 复旦大学
  • 39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3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4 篇 上海教育音像出版...
  • 11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10 篇 南京大学
  • 9 篇 互联网与文化创意...
  • 8 篇 四川大学
  • 8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 篇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 7 篇 武汉大学
  • 6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6 篇 西藏民族学院
  • 5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5 篇 暨南大学
  • 5 篇 同济大学
  • 5 篇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 5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5 篇 北京大学

作者

  • 56 篇 夏德元
  • 25 篇 童兵
  • 11 篇 白红义
  • 11 篇 张殿元
  • 10 篇 孙玮
  • 8 篇 张大伟
  • 7 篇 贾敏
  • 7 篇 谢静
  • 6 篇 宁传林
  • 6 篇 陈力丹
  • 6 篇 廖圣清
  • 5 篇 申琦
  • 5 篇 sun wei
  • 5 篇 曹晋
  • 4 篇 钟新
  • 4 篇 周笑
  • 4 篇 殷晓蓉
  • 4 篇 张涛甫
  • 4 篇 朱春阳
  • 3 篇 姚建华

语言

  • 41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418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中国报业改革的策略选择困局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 2010年 第7期 23-25页
作者: 张殿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中国报业改革的博弈各方互相联系、彼此约束,任何一方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做出的策略选择都要受到其他各方的制衡。在中国的报业体制改革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牵跑”效应,一条无形的绳索已经将博弈各方的腿脚绑在了一起,除非你退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媒介的碎片使用:媒介使用概念与测量的再思考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 2015年 第6期 61-73页
作者: 廖圣清 黄文森 易红发 申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200433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上海200241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媒介使用的研究传统,结合新媒介技术环境下媒介使用的现实,从媒介使用的概念和测量问题出发,探讨媒介使用新的研究角度及其测量技术和方法,从受众媒介使用的媒介、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提出媒介"碎片使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的视野与挑战——“跨越国界的新闻思考”国际会议述评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7年 第4期29卷 138-139页
作者: 金萍华 殷晓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由巴西新闻研究者协会、巴西南里奥格朗德联邦大学、国际传播协会新闻研究利益集团、国际媒介传播研究协会专业教育部四方共同组织的“跨越国界的新闻思考”国际会议于2006年11月3日至5日在巴西阿雷格里港举行。本次会议本着如下目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体育明星的媒介话语生产:姚明、男性气质与国家形象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 2007年 第4期 143-152页
作者: 曹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200433
本文运用符号学原理,检视了《解放日报》对姚明作为全球背景中的国际体坛明星、企业代言人、国家形象的体育修辞,指出媒介产业制造全球消费的体育明星形象,也是塑造后殖民国家实力的新闻议程的重要符号。NBA篮球运动实际再现了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零工经济中数字劳工的困境与对策
收藏 引用
当代传播 2018年 第3期 66-68页
作者: 姚建华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承担"零工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在数量、规模和影响力上日益壮大,"零工经济"孕育而生。新型工作方式使零工经济中经历着"即插即用型"U盘生活的数字劳工面临诸多的困境,使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媒体语境下众包新闻生产中的弹性雇佣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新闻爱好者 2017年 第11期 24-28页
作者: 姚建华 刘畅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复旦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造成了冲击。近年来,不少媒介机构不再雇佣专职记者,取而代之的是组建覆盖全球的新闻专员网络社群,通过与他们建立弹性雇佣关系,进而低成本、高效率地生产新闻内容,并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海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杜拉拉们的职场迷思——从《杜拉拉升职记》看都市白领的群体认同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 2011年 第1期 132-135页
作者: 谢静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200433
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热销表明,都市白领正以此为媒介形成群体认同。本文认为,《杜拉拉升职记》所建构的白领群体认同,不仅仅包括"我们是谁"的想象,而且还生动具体地展示了这些白领所处的微观场景——职场,因而建构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博弈中实现共赢:中国报业体制创新的策略选择
收藏 引用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3期40卷 172-176页
作者: 张殿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200433
报业体制改革是一场博弈,在这里,管理者、业外资本以及作为报业终端的读者和广告商都极力想争得这一权力资源,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中国报业体制改革的博弈各方应该进行沟通,努力寻求对各方都有利的均衡点,并依此进行报业体制改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商业压力如何影响新闻报道(外一篇)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 2009年 第12期 57-59页
作者: 张圭阳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香港电台 香港报业评议会
商业压力对私营传媒的影响,日益彰显。香港消费者委员会2009年4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香港的超级市场经营手法,披露超市逢周五宣称大减价“多买多得”、
来源: 评论
科学发展观与媒介社会构建 新闻传播学视角的研究  1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媒介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成果丛书9fu dan da xue xin wen chuan bo yu mei jie hua she hui yan jiu guo jia zhe xue she hui ke xue chuang xin ji di cheng guo cong shu
2010年
作者: 童兵
本书第一次对媒介社会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中国现实,指出媒介社会构建的出路和对策,特别是关于完善媒介主体的权利义务问题,看法独到深刻。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