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方法,收集2014年3月到2016年1月期间入住昆明总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纳入顺序,通过SPSS统计软件包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和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小时)、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卒中病史、吸烟史和饮酒史、用药史等;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按2014年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给予治疗,治疗组辅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辅予常压氧治疗.分别于入院时、发病第3天、疗程结束后,采集患者实验室检验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昏迷量表评分(GCS评分)、牛津残障量表评分(OHS评分)、及颅脑影像学检查;发病后90天,对受试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出院后去向,患者的生存状况、死亡原因、NIHSS评分、OHS评分、心脑血管不良结局事件、二级预防措施等.结果:共筛选120例病人,排除23例,最终纳入97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48例,对照组49例.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为(58.38±10.90)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各项主要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发病第3 天脑血肿及脑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脑血肿体积比较无明显区别(3.98±3.08ml vs 5.38±4.81ml,P=0.094);治疗组脑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较对照组减小(2.86±2.76ml vs 5.85±4.82ml,P=0.000).发病第3 天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区别(8.98±4.11 vs 9.22±4.23,P=0.770);疗程结束后和发病后90天,治疗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42±2.67 vs 5.82±3.27,P=0.023;1.44±1.35 vs 3.92±2.22,P=0.000).发病第3 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残障状况相同(72.92%vs 67.35%,P=0.658);在疗程结束后和发病后90天随访,治疗组残障率均低于对照组(33.33%vs 55.10%,P=0.042;12.15%vs 38.77,P=0.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病后90天复发率和死亡率的比较无明显区别(6.25%vs 10.20%,P=0.735;4.17%vs 6.12,P=1.000).高压氧治疗组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18.75%vs44.90%,x 2=7.624,P=0.009).两组在治疗过程中中均无一例死亡,仅个别患者在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偶有出现耳部不适感.结论: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有助于减轻脑血肿周围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降低致残率,但是不能促进脑血肿吸收,不能降低90天的复发率和死亡率;高压氧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安全性较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