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 篇 医学
    • 10 篇 中医学
    • 7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2 篇 张仲景
  • 2 篇 中医理论
  • 2 篇 小鼠
  • 1 篇 中医基础理论
  • 1 篇 《内经》
  • 1 篇 因人施教
  • 1 篇 医学统计学
  • 1 篇 中气不足
  • 1 篇 夏枯草
  • 1 篇
  • 1 篇 益火补土
  • 1 篇 藏象
  • 1 篇 人参皂甙
  • 1 篇 植物雌激素
  • 1 篇 从心论治
  • 1 篇 功能性便秘
  • 1 篇 象思维
  • 1 篇 表皮葡萄球菌
  • 1 篇 失误医案
  • 1 篇 导修

机构

  • 16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3 篇 甘肃中医学院
  • 1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 篇 皖南医学院
  • 1 篇 上海市浦东新区江...
  • 1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
  • 1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1 篇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
  • 1 篇 江镇社区卫生服务...
  • 1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1 篇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

作者

  • 5 篇 于凌
  • 4 篇 王庆其
  • 3 篇 田永衍
  • 2 篇 张挺
  • 2 篇 李芸
  • 2 篇 胡冬裴
  • 2 篇 yu ling
  • 1 篇 顾云之
  • 1 篇 董英
  • 1 篇 zhao jun-ru
  • 1 篇 朱慧
  • 1 篇 li xiao-qian
  • 1 篇 凌鹏
  • 1 篇 李小茜
  • 1 篇 孔祥亮
  • 1 篇 dong-ying yuan
  • 1 篇 wang yingxiao
  • 1 篇 li yun
  • 1 篇 陈学芬
  • 1 篇 王颖晓

语言

  • 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医对脾胃病中心身问题的认识与治疗浅析
收藏 引用
河北中医 2025年 第3期47卷 492-494,498页
作者: 夏梦幻 张天星 傅丹青 朱爱松 王庆其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浙江杭州310053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 上海201203
目前临床,脾胃病中的心身问题愈发突出,同时临床疗效欠佳、治疗成本较高、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等问题并见。中医学蕴含丰富的心身医学思想,强调形神一体,人与天地相参应。立足中医理论探讨脾胃病中心身问题的发生原因、病症规律及治疗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张仲景“和”思想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13年 第4期54卷 280-282页
作者: 田永衍 王庆其 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上海中医药大学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和"思想极其丰富。具体体现在:"和"是张仲景对天人正常关系及人体正常状态的描述;"和"是张仲景论治的目的与原则;"和"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张仲景之后医家对“和”法的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13年 第19期54卷 1630-1632页
作者: 田永衍 王庆其 凌鹏 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东汉张仲景之后到金元前对"和"法进行专门探讨的医家并不多。金元以后,诸医家对"和"法的论述呈现方兴未艾之势。从金代成无己始,关于外感热病"和"法的探讨主要沿着"半表半里"的道路前行,代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管窥《名医类案》失误病案的医学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年 第1期22卷 100-102页
作者: 于凌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上海201203
古代医案除涵盖大量技艺高超、思维缜密的各类成功医案外,也不乏对失治、误治的种种反思。如现存最早的医案文献资料《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的25例“诊籍”中,就有10例死亡病案,其中4例属诊断失误。《伤寒杂病论》涉及误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议“泄泻从心论治”
收藏 引用
北京中医药 2011年 第7期30卷 512-513页
作者: 于凌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201203
泄泻一证,临床多从脾、肾、肝来论治。本文就心病导致的泄泻从理论探析、文献佐证及临床实践的角度作以探讨,并指出"益火补土"理论中不应只强调命火而忽视心火对脾土的温养作用;古代医案对泄泻从心论治的记载并不鲜见,应进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枯草提取物对痤疮相关致病菌抑菌活性及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 第7期12卷 394-397页
作者: 胡冬裴 顾云之 赵俊茹 李小茜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上海200120
目的探讨夏枯草提取物对痤疮相关致病菌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并初步锁定物质基础。方法通过测定3种夏枯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表皮葡萄球菌(CMCC26069)和痤疮丙酸杆菌(ATCC6919)的抑菌活性、抑菌曲线、对金黄色葡萄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教无类思想在高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 第6期18卷 22-24页
作者: 胡冬裴 王颖晓 于凌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上海201203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开展有教无类,因人施教、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是为了有效地达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加快培养人才而特设的方法。《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分层教学,紧紧围绕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热爱中医思维、明晰中医理论、阐释中医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新认识奇恒之腑在中医藏象理论中的地位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年 第7期32卷 1742-1744页
作者: 于凌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上海201203
从术语本义、研究现状、理论地位、临床意义诸方面探讨奇恒之腑的学术地位,从而提出诸多设想:首先,"奇恒之腑"不再是中医藏象理论中与五脏、六腑并列的第三类重要内脏,而只是医学史上的曾用名词;其次,脉、骨作为藏象系统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柴胡皂苷d在小鼠体内的类雌激素样作用
收藏 引用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9年 第7期7卷 657-660页
作者: 李勇 王鹏 任建琳 袁冬莹 尹守乙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医院消化科 上海200071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医学情报研究部 上海200031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上海201203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在小鼠体内是否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方法:4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和大剂量(50mg/kg)、小剂量(5mg/kg)柴胡皂苷d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小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造模。卵巢切除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古代医案看中医天人合一思想
收藏 引用
环球中医药 2018年 第1期11卷 107-109页
作者: 于凌 马淑然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20120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哲学命题,也是中医理论及临证的指导思想之一。较之现代临床病例而言,古代医案更注重对天人关系的揣摩,更擅长利用天人关系在防治疾病过程中趋利避害。本文通过对数例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