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07 篇 期刊文献
  • 6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7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23 篇 医学
    • 199 篇 中西医结合
    • 146 篇 中医学
    • 11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86 篇 临床医学
    • 4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5 篇 教育学
    • 44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8 篇 理学
    • 15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6 篇 法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社会学
  • 6 篇 工学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6 篇 农学
    • 4 篇 作物学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主题

  • 18 篇 左归丸
  • 17 篇 大鼠
  • 15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12 篇 老年大鼠
  • 11 篇 皮质酮
  • 10 篇 右归丸
  • 10 篇 帕金森病
  • 10 篇 衰老
  • 10 篇 综述
  • 10 篇 细胞凋亡
  • 9 篇 补肾方药
  • 8 篇 凋亡
  • 8 篇 银杏酮酯
  • 8 篇 信号转导
  • 8 篇 教学方法
  • 8 篇 电针
  • 8 篇 心肌细胞
  • 7 篇 教学查房
  • 7 篇 调心方
  • 7 篇 小鼠

机构

  • 472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30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19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9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6 篇 复旦大学
  • 6 篇 上海市中医临床重...
  • 5 篇 甘肃中医学院
  • 5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4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 4 篇 同济大学
  • 4 篇 甘肃中医药大学
  • 4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3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
  • 3 篇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 3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3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 3 篇 兰州大学
  • 3 篇 三峡大学
  • 3 篇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
  • 3 篇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

作者

  • 69 篇 金国琴
  • 40 篇 张学礼
  • 34 篇 国海东
  • 33 篇 邵水金
  • 32 篇 康湘萍
  • 30 篇 赵英侠
  • 29 篇 戴薇薇
  • 24 篇 龚张斌
  • 23 篇 燕海霞
  • 21 篇 方肇勤
  • 19 篇 胡旭东
  • 19 篇 许言午
  • 19 篇 夏花英
  • 18 篇 梁超
  • 18 篇 王晓玲
  • 17 篇 徐品初
  • 17 篇 何建成
  • 16 篇 张志雄
  • 15 篇 孔祥亮
  • 15 篇 卫洪昌

语言

  • 475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伤寒金匮教研室"
476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经方中桂枝的配伍规律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07年 第11期48卷 1043-1044页
作者: 叶进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金匮>教研室
桂枝是一味十分重要的药物,其在经方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甘草。该药与不同的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多种病证,具有良好的疗效。经方中运用桂枝的经验十分丰富,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探讨该药的配伍规律,对于深入理解和运用经方颇有现实意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千金方》伤寒学术思想探骊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 第8期23卷 1047-1049页
作者: 杨文喆 张再良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金匮教研室 上海201203
《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广泛收集唐以前医家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千金要方》之论"伤寒",杂取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等诸家,从中可看到不同流派文本叠压在一起的现象。《千金翼方》卷九卷十为伤寒部分,所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黑质-纹状体DNA甲基化在6-羟基多巴胺所致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8年 第8期43卷 636-640页
作者: 梁建庆 何建成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兰州730000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201203
目的探讨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甲基化状态的变化。方法采用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PD模型,另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n=10)。摘取大鼠黑质及纹状体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方地黄颗粒对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8年 第8期43卷 647-651页
作者: 梁建庆 何建成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兰州730000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201203
目的探讨复方地黄颗粒治疗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为临床P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制备6-羟基多巴胺(6-OHDA)阴虚动风证P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和复方地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另取不造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触摸医学发展的脉搏——读尤怡《金匮翼》
收藏 引用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7年 第5期41卷 15-17页
作者: 杨文喆 张再良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金匮教研室 上海201203
金匮翼》一书羽翼《金匮要略》,对杂病详其证候,析其治法,颇多新论,有益临证。从归纳《金匮要略》论痰饮、虚劳、咳喘的证治规律,补充其过简,填补仲景未备三方面加以阐述、剖析,旨在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尤怡的学术思想和杂病证论的特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匮要略》与《伤寒论》相关性研究思路的述评与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年 第9期31卷 3675-3678页
作者: 杨文喆 张再良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金匮教研室 上海201203
伤寒杂病论》在历史流传过程中分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后人分而论之。文章试探讨古往今来伤寒杂病合论的不同研究思路与方法。目前的研究大多流于浅表,待发掘的论题还很多,我们需要的是中医学研究理念与方法的更新与张仲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方地黄颗粒对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异动症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8年 第8期43卷 652-656页
作者: 梁建庆 何建成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兰州730000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201203
目的观察复方地黄颗粒对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异动症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PD模型,向PD大鼠腹腔注射左旋多巴(50mg/kg)/苄丝肼(12.5mg/kg),每日2次,连续2周,构建阴虚动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吴鞠通“甘苦合化利小便”法探析
收藏 引用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7年 第2期41卷 53-54页
作者: 彭文博 何新慧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伤寒教研室 上海201203
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中最早提出“甘苦合化利小便”法,即甘寒养阴药配伍苦寒清热药治疗热灼阴伤之小便不利。本文对《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整理,探讨其作用机制及适用范围。
来源: 评论
经针刺去除卵巢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年 第5期23卷 420-422页
作者: 赵英侠 王静 秦逸人 王奕 徐维蓉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目的:观察经针刺预防和治疗的去除卵巢模型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取12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其中10只仅去除少量脂肪而不伤及卵巢,30只去除双侧卵巢造成骨质疏松症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预防组和针刺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调控自然杀伤细胞抗肿瘤活性药物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药学杂志 2019年 第6期54卷 437-443页
作者: 阎学伟 朱诗国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1203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一类不同于T、B细胞的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淋巴细胞。很多NK细胞相关的抗肿瘤免疫疗法已经应用于临床,如NK细胞过继回输、NK细胞抑制性受体抑制剂、促NK细胞因子回输、嵌合抗原受体-NK(chimeric antigen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