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42 篇 期刊文献
  • 7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1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8 篇 医学
    • 210 篇 中西医结合
    • 150 篇 中医学
    • 11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01 篇 临床医学
    • 4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7 篇 教育学
    • 46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9 篇 理学
    • 16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7 篇 工学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软件工程
  • 6 篇 法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社会学
  • 6 篇 农学
    • 4 篇 作物学
  • 5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主题

  • 18 篇 大鼠
  • 18 篇 左归丸
  • 17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12 篇 老年大鼠
  • 11 篇 皮质酮
  • 11 篇 细胞凋亡
  • 10 篇 凋亡
  • 10 篇 右归丸
  • 10 篇 帕金森病
  • 10 篇 衰老
  • 10 篇 综述
  • 9 篇 补肾方药
  • 8 篇 银杏酮酯
  • 8 篇 信号转导
  • 8 篇 教学方法
  • 8 篇 电针
  • 8 篇 心肌细胞
  • 8 篇 小鼠
  • 7 篇 教学查房
  • 7 篇 调心方

机构

  • 492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37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25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19 篇 复旦大学
  • 11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7 篇 甘肃中医学院
  • 6 篇 同济大学
  • 6 篇 三峡大学
  • 6 篇 上海市中医临床重...
  • 5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 5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4 篇 甘肃中医药大学
  • 4 篇 遵义医学院
  • 4 篇 郑州大学
  • 4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4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3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
  • 3 篇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 3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3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作者

  • 69 篇 金国琴
  • 40 篇 张学礼
  • 33 篇 邵水金
  • 33 篇 国海东
  • 32 篇 康湘萍
  • 30 篇 赵英侠
  • 29 篇 戴薇薇
  • 24 篇 龚张斌
  • 23 篇 燕海霞
  • 21 篇 方肇勤
  • 19 篇 胡旭东
  • 19 篇 许言午
  • 19 篇 夏花英
  • 18 篇 卫洪昌
  • 18 篇 梁超
  • 18 篇 王晓玲
  • 17 篇 徐品初
  • 17 篇 何建成
  • 16 篇 张志雄
  • 15 篇 孔祥亮

语言

  • 514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5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益母草水苏碱对瘦素致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
收藏 引用
中药材 2014年 第5期37卷 852-855页
作者: 单晓莉 张欣宇 胡紫洁 刘兆杰 穆耶赛尔.麦麦提力 卫洪昌 章忱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上海201203
目的:观察益母草水苏碱(Stachydrine,STA)对瘦素(Leptin)刺激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及胚胎基因再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Ⅱ型胶原酶和胰酶联合消化法分离乳鼠心肌细胞,梯度离心纯化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瘦素5、50、5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及其对肿瘤代谢重编程的调节
收藏 引用
肿瘤 2020年 第10期40卷 733-740页
作者: 司桂凡 周春仙 朱诗国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上海201203
肿瘤微环境中往往是缺氧状态且营养匮乏,因而肿瘤需要通过改变代谢以适应营养匮乏的环境。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作为肿瘤微环境的主要成分对肿瘤的生长有重要影响。研究显示,CAFs能够通过自身发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补肾方药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分子mRNA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 第9期33卷 2064-2067页
作者: 康湘萍 金国琴 梁超 龚张斌 张学礼 戴薇薇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中医学教研室
目的观察经典补肾方药——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分子糖皮质激素受体(GR)、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R1)、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钙调蛋白(Ca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α、CAMP反应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方中桂枝的配伍规律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07年 第11期48卷 1043-1044页
作者: 叶进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金匮>教研室
桂枝是一味十分重要的药物,其在经方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甘草。该药与不同的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多种病证,具有良好的疗效。经方中运用桂枝的经验十分丰富,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探讨该药的配伍规律,对于深入理解和运用经方颇有现实意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黑质-纹状体DNA甲基化在6-羟基多巴胺所致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8年 第8期43卷 636-640页
作者: 梁建庆 何建成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兰州730000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201203
目的探讨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甲基化状态的变化。方法采用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PD模型,另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n=10)。摘取大鼠黑质及纹状体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方地黄颗粒对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8年 第8期43卷 647-651页
作者: 梁建庆 何建成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兰州730000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201203
目的探讨复方地黄颗粒治疗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为临床P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制备6-羟基多巴胺(6-OHDA)阴虚动风证P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和复方地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另取不造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方地黄颗粒对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异动症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8年 第8期43卷 652-656页
作者: 梁建庆 何建成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兰州730000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201203
目的观察复方地黄颗粒对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异动症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PD模型,向PD大鼠腹腔注射左旋多巴(50mg/kg)/苄丝肼(12.5mg/kg),每日2次,连续2周,构建阴虚动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针刺去除卵巢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年 第5期23卷 420-422页
作者: 赵英侠 王静 秦逸人 王奕 徐维蓉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目的:观察经针刺预防和治疗的去除卵巢模型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取12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其中10只仅去除少量脂肪而不伤及卵巢,30只去除双侧卵巢造成骨质疏松症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预防组和针刺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调控自然杀伤细胞抗肿瘤活性药物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药学杂志 2019年 第6期54卷 437-443页
作者: 阎学伟 朱诗国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1203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一类不同于T、B细胞的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淋巴细胞。很多NK细胞相关的抗肿瘤免疫疗法已经应用于临床,如NK细胞过继回输、NK细胞抑制性受体抑制剂、促NK细胞因子回输、嵌合抗原受体-NK(chimeric antigen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肝纤维化的逆转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年 第6期30卷 577-582页
作者: 齐婧姝 胡旭东 刘成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 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教研室 上海201203
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 肝纤维化与一定程度的肝硬化均可发生肝组织学的逆转与预后改善。肝纤维化涉及多种细胞与多个环节, 其逆转机制也十分复杂, 主要有肝细胞炎症坏死减轻与肝细胞再生、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凋亡与失活、肝窦内皮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