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8 篇 期刊文献
  • 3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47 篇 医学
    • 127 篇 中西医结合
    • 8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64 篇 临床医学
    • 51 篇 中医学
    • 2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3 篇 教育学
    • 13 篇 教育学
  • 10 篇 工学
    • 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1 篇 化学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8 篇 左归丸
  • 7 篇 大鼠
  • 7 篇 肝纤维化
  • 7 篇 细胞凋亡
  • 6 篇 凋亡
  • 6 篇 穴位
  • 6 篇 扶正化瘀方
  • 6 篇 小鼠
  • 5 篇 胎盘
  • 5 篇
  • 5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5 篇 低密度脂蛋白
  • 5 篇 综述
  • 4 篇 平喘方
  • 4 篇 高血压
  • 4 篇 基因
  • 4 篇 结核分枝杆菌
  • 4 篇 丹酚酸b
  • 4 篇 中医药
  • 4 篇 基因芯片

机构

  • 241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24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23 篇 复旦大学
  • 16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16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9 篇 中国药科大学
  • 8 篇 上海市中医医院
  • 8 篇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
  • 7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6 篇 中药新资源与质量...
  • 6 篇 上海市中医临床重...
  • 6 篇 武汉体育学院
  • 5 篇 中药标准化教育部...
  • 5 篇 同济大学
  • 5 篇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
  • 4 篇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4 篇 上海市复方中药重...
  • 4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4 篇 遵义医学院

作者

  • 25 篇 方肇勤
  • 21 篇 王长虹
  • 20 篇 王峥涛
  • 18 篇 梁超
  • 15 篇 李岩
  • 15 篇 金国琴
  • 13 篇 胡旭东
  • 13 篇 程雪梅
  • 13 篇 王晓玲
  • 10 篇 张学礼
  • 10 篇 潘志强
  • 10 篇 李伯勤
  • 9 篇 董英
  • 9 篇 刘成海
  • 9 篇 龚张斌
  • 9 篇 沈雪勇
  • 9 篇 fang zhaoqin
  • 9 篇 刘小美
  • 9 篇 liang chao
  • 9 篇 李福凤

语言

  • 2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针推教研室"
261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经皮穴位电刺激后鼠耐力训练中体能的变化(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 第36期9卷 147-149页
作者: 杨翼 李章华 何金森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 湖北省武汉市430079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 湖北省武汉市430030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 上海市200032
背景:运动性疲劳一直是运动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及时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及预防过度疲劳的发生直接关系到运动训练的效果、运动成绩的提高和运动员的健康。长期的医疗实践证明,中医药疗法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而灸在运动医学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裂蜂斗菜中酚类成分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 第12期37卷 1782-1787页
作者: 张勇 郭夫江 曾鹏 贾琦 李医明 朱维良 陈凯先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化学教研室 上海201203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203
目的:研究毛裂蜂斗菜中抗炎、抗氧化作用机制,对该植物中酚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MCI GEL CHP20P,ODS以及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多种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毛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研究生灸经典的辩论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研究生针灸经典的辩论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收藏 引用
2024中国灸学会年会
作者: 张潮 王静 虎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推文献教研室
对目前中医经典教学中难学、难教、难用的问题,本研究介绍了辩论式教学在研究生灸经典课程中的设计和应用实例。从可行性上看,辩论式教学可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从实践上来看,通过辩论,学生从正反两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睡眠梭产生机制及功能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7年 第4期4卷 193-201页
作者: 董献文 徐颖 夏趁意 赵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 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实验中心 上海201203
睡眠梭是非快速动眼睡眠显著特征性脑电形式之一,但其特征亦复杂多变,在不多年龄、不同疾病中有不同表现。其产生与丘脑核团关系密切,但丘脑外核团也参与调控。睡眠梭在睡眠稳定、学习记忆、脑发育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睡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正常与冠心病人体表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6年 第2期23卷 309-312页
作者: 丁轶文 丁光宏 沈雪勇 刘汉平 姚伟 邓海平 魏建子 黄志明 褚君浩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 上海200433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 上海201203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83
实验采用自制高灵敏度人体红外辐射光谱检测装置,记录到31例正常人及31名冠心病人内关穴穴区的红外光谱。实验发现,冠心病人原始的红外辐射光谱之间的差异较正常人的光谱更大。此外,对正常人和冠心病人内关穴数据进行了成组t检验,发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群组专家知识集成的中医临床症候评价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年 第2期36卷 403-407页
作者: 孙继佳 周明眉 胡义扬 苟小军 苏式兵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数理教研室 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方证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 上海201203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心实验室 上海201999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群组专家知识的乙肝中医临床症候评价模型。方法:根据所收集到的88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资料为依据,建立乙肝中医症候专家评价表,通过专家打分,得到3种不同证型下的112种相关临床指标专家评价结果,利用聚类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学综合实验PBL教学调查报告
收藏 引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 第1期24卷 13-16页
作者: 方肇勤 张煜 管冬元 宋菊敏 潘志强 梁超 卢文丽 刘小美 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医学教研室 上海201203
为探索"中医学综合实验"课程中实施PBL的教学效果,采用平行开班和随机分组,共设了4个教学单元,在最后单元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2%~93%的学生认为PBL对其团队学习、知识融会贯通、激发好奇心、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心病患者中医症状及体征分布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 第5期24卷 39-42页
作者: 刘国萍 董英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证实验室 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 上海20120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症状及体征的分布特征。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冠心病中医症状、体征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14个公因子;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脉搏波频域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特征的高血压危险分层预测模型
收藏 引用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年 第10期45卷 1226-1240页
作者: 齐晨浩 杨晶东 邱泽浩 尧明慧 燕海霞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自主机器人实验室 上海200093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上海201203
目的 为改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高血压时域脉搏波分类模型精度低、泛化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频域脉搏波预测模型。方法 首先将时域脉搏波转换为频域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特征,增强脉搏波区分度,采用时间卷积网络与Transf...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食疗调节体质的研究概况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年 第5期25卷 734-737页
作者: 张伟妃 张伟荣 魏蓓蓓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综合实验教研室 上海201203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 泰安271000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药食同性。纵观各代医家,均根据病人原来的体质来指导病人用药及饮食,长期的饮食习惯亦影响着体质的形成。文章论述了食疗与体质的关系,从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分别对食疗改变体质进行了总结,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