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05 篇 期刊文献
  • 12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2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26 篇 工学
    • 413 篇 光学工程
    • 16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58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1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2 篇 机械工程
    • 22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1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6 篇 电气工程
    • 6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土木工程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23 篇 理学
    • 205 篇 物理学
    • 9 篇 系统科学
    • 5 篇 数学
    • 5 篇 化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35 篇 管理学
    • 3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3 篇 军事学
    • 23 篇 军队指挥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37 篇 光突发交换
  • 34 篇 光通信
  • 24 篇 光纤通信
  • 23 篇 光纤
  • 20 篇 光纤光学
  • 18 篇 光分组交换
  • 17 篇 波分复用
  • 16 篇 长周期光纤光栅
  • 16 篇 光码分多址
  • 14 篇 光开关
  • 13 篇 fpga
  • 13 篇 无源光网络
  • 11 篇 集成光学
  • 11 篇 光缓存
  • 10 篇 obs
  • 10 篇 激光器
  • 10 篇 光模数转换
  • 10 篇 误码率
  • 10 篇 光纤光栅
  • 10 篇 塑料光纤

机构

  • 781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8 篇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
  • 25 篇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
  • 18 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13 篇 浙江工业大学
  • 9 篇 上海电力学院
  • 7 篇 重庆邮电大学
  • 7 篇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
  • 7 篇 重庆大学
  • 7 篇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
  • 6 篇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
  • 6 篇 上海量子科学研究...
  • 6 篇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
  • 5 篇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
  • 5 篇 西北大学
  • 5 篇 浙江大学
  • 5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4 篇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
  • 4 篇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
  • 4 篇 清华大学

作者

  • 212 篇 陈建平
  • 113 篇 李新碗
  • 85 篇 范戈
  • 82 篇 吴龟灵
  • 72 篇 胡卫生
  • 56 篇 chen jianping
  • 56 篇 chen jian-ping
  • 54 篇 曾贵华
  • 41 篇 肖石林
  • 33 篇 何祖源
  • 33 篇 殷宗敏
  • 32 篇 li xin-wan
  • 30 篇 邹卫文
  • 29 篇 hu wei-sheng
  • 29 篇 金耀辉
  • 27 篇 陈险峰
  • 25 篇 hu weisheng
  • 25 篇 wu guiling
  • 24 篇 黄培中
  • 24 篇 he zuyuan

语言

  • 827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828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光突发交换的交换控制策略和光缓存配置
收藏 引用
光子学报 2003年 第2期32卷 129-132页
作者: 池灏 赵焕东 曾庆济 肖石林 王建新 刘华 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0
光突发交换是面向下一代互联的光交换模式 .讨论了异步光突发交换系统的交换控制策略以及相应光缓存的优化配置策略 .除了传统预约模式的交换策略 ,还研究了非预约和改进型预约模式 ,它们的性能评估由计算机仿真给出 .结果表明 :在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全息法在偶氮聚合物薄膜中记录涡旋光场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21年 第5期70卷 146-153页
作者: 陈天宇 王长顺 潘雨佳 孙丽丽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利用全息技术在偶氮聚合物薄膜中记录了拓扑荷数q=–1,1,2,4的涡旋光场,并将记录的原始叉形光栅与计算全息光栅进行对比,对不同拓扑荷数涡旋光的记录速率和偶氮材料的可重复擦写性能进行了测试;记录完成后,将复现涡旋光与高斯光束干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窄线宽扫频光源的高分辨率阵列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系统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23年 第9期43卷 24-30页
作者: 陈伟 刘庆文 常晏铭 刘姝廷 何祖源 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40 鹏城实验室 广东深圳518055
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在地球物理、海洋科学、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针对传统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高精度多点复用温度传感系统,该系统采用封装好的不同中心波长的π相移光纤光栅作为温度敏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向泵浦光纤喇曼放大器中双重瑞利散射噪声的抑制
收藏 引用
高技术通讯 2003年 第1期13卷 20-22,52页
作者: 姜文宁 陈建平 李建郎 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0
研究了反向泵浦光纤喇曼放大器中泵浦和信号的求解方法 ,并且分析了双重瑞利散射噪声的特性 ,提出了在考虑反向喇曼光放大作用时 ,双重瑞利散射噪声的表达式。给出了在加入光隔离器进行抑制后 ,双重瑞利散射噪声的计算方法 ,并进行了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类型偶氮材料光致双折射的温度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17年 第24期66卷 56-63页
作者: 吕子瑶 潘雨佳 王长顺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量了掺杂偶氮材料、偶氮聚合物和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光致双折射行为,并利用双e指数模型对光致双折射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拟合.实验结果表明,偶氮材料的光致双折射源于偶氮分子的光致异构和光致分子取向,光致双折射大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ichelson干涉型光纤弱磁场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研究
收藏 引用
半导体光电 2006年 第2期27卷 221-224页
作者: 张翼 陈建平 薛青 施长海 洪琳 叶爱伦 李新碗 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0
针对Michelson光纤弱磁场传感器的特点,设计和实现了控制和信号检测系统。着重对传感器信号检测部分的电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采用了相位自跟踪锁定放大技术进行微弱信号检测;针对磁致伸缩材料的非线性响应特点,设计了定偏闭环反馈系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压电效应的光电子集成技术研究进展(特邀)
收藏 引用
光子学报 2023年 第11期52卷 1-22页
作者: 沈健 冯成龙 张洵 张磊 舒畅 张永 苏翼凯 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工程系 上海200240
压电效应是一种实现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相互转换的重要物理现象。随着集成光电子技术和压电薄膜材料制备技术的日益成熟,压电效应在光电子集成芯片领域引起广泛的研究。在压电效应的作用下,外部电场可以操控薄膜材料的形变,从而改变折射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WDM光络的光路传输质量估计算法
收藏 引用
光电子.激光 2004年 第10期15卷 1204-1209页
作者: 蒋铭 曾庆济 朱栩 张治中 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宽带光网研究中心 上海200030
在波长路由WDM光中,信号在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RWA)选定的光路上传输,传输过程中引入的各种串扰和噪声使信号的传输质量受到损伤,信号质量不断下降,目的结点无法正确有效地接收光信号。通过定义合理的结点和传输链路模型,提出了一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光纤布里渊激光振荡腔的级联超光速传输及时域提前的拓展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8年 第1期63卷 61-67页
作者: 张亮 詹黎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光的群速度操控在全光信号处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超灵敏传感以及时间隐身等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利用布里渊激光振荡结构在光纤中实现超光速级联传输,实验证实超光速信号和普通光信号一样可以通过级联或中继来提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脉冲飞秒激光深小孔的加工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 2016年 第4期43卷 88-94页
作者: 胡梦宁 葛励成 张晋平 陈玉萍(指导) 陈险峰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利用改进的双温模型理论,表征了多脉冲飞秒激光对厚的金属铝的烧蚀情况,并在实验上予以验证。用有限差分法对飞秒激光在金属铝表面烧蚀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预测了孔在激光能量密度、脉冲个数、激光束腰半径等不同激光参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