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6 篇 期刊文献
  • 15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4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3 篇 理学
    • 225 篇 生物学
    • 49 篇 生态学
    • 27 篇 化学
    • 6 篇 海洋科学
    • 4 篇 地质学
    • 2 篇 物理学
  • 263 篇 工学
    • 132 篇 生物工程
    • 10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0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水利工程
    • 8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91 篇 农学
    • 106 篇 作物学
    • 4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4 篇 植物保护
    • 4 篇 兽医学
    • 3 篇 园艺学
    • 3 篇 畜牧学
  • 171 篇 医学
    • 11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6 篇 临床医学
    • 10 篇 中西医结合
    • 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40 篇 生物合成
  • 24 篇 合成生物学
  • 17 篇 肠道菌群
  • 13 篇 酿酒酵母
  • 13 篇 天然产物
  • 12 篇 异源表达
  • 12 篇 代谢工程
  • 11 篇 生物降解
  • 11 篇 假单胞菌
  • 11 篇 藤黄绿菌素
  • 10 篇 微生物
  • 10 篇 大肠杆菌
  • 10 篇 黄单胞菌
  • 9 篇 链霉菌
  • 8 篇 群体感应
  • 8 篇 生物修复
  • 7 篇 dna硫修饰
  • 7 篇 生物合成基因簇
  • 7 篇 基因敲除
  • 6 篇 微生物降解

机构

  • 569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45 篇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
  • 18 篇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
  • 9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8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7 篇 武汉大学
  • 6 篇 复旦大学
  • 6 篇 上海农乐生物制品...
  • 5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 5 篇 中国药科大学
  • 5 篇 分子酶学工程教育...
  • 4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4 篇 华北理工大学
  • 4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4 篇 大连工业大学
  • 4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3 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
  • 3 篇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
  • 3 篇 浙江省城市供水水...
  • 3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作者

  • 71 篇 邓子新
  • 48 篇 何亚文
  • 39 篇 林双君
  • 38 篇 白林泉
  • 38 篇 张雪洪
  • 28 篇 许平
  • 28 篇 冯雁
  • 26 篇 王风平
  • 26 篇 赵一雷
  • 24 篇 康前进
  • 23 篇 赵心清
  • 23 篇 梁如冰
  • 19 篇 周宁一
  • 19 篇 唐鸿志
  • 18 篇 吴更
  • 17 篇 周莲
  • 17 篇 杨广宇
  • 17 篇 张晓君
  • 16 篇 肖湘
  • 16 篇 白凤武

语言

  • 633 篇 中文
  • 7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640 条 记 录,以下是631-640 订阅
排序:
一种用青霉素G合成的用于重金属离子免疫检测的人工半抗原青霉烯酸硫醇铜盐的合成与表征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1年 第9期41卷 730-738页
作者: 徐武 谢鹏 樊柳荫 曹成喜 奚涛 周培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40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上海200240
利用青霉素衍生物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铜离子半抗原青霉烯酸硫醇铜盐(CMPA).通过动物免疫实验发现:(1)新合成的CMPA抗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并且对免疫动物无毒害作用,在实验中也没有发生动物中毒现象;(2)免疫抗原(CMPA-BSA)能够刺激实验动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中整合位点为tmRNA的串联基因岛的模式和整合的时序性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1年 第32期56卷 2689-2698页
作者: 宋磊 姜彦竹 张雪洪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上海200240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上海200234
tmRNA是部分tRNA和一小段mRNA的结合体,已被证明是作为基因水平转移产物之一的基因岛的整合位点.我们通过序列比对和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确定了散布在肠杆菌科的13个属中整合位点为tmRNA的68个基因岛,其中53个基因岛属于大肠杆菌(Escher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境样品中啶虫脒的检测方法
收藏 引用
现代农药 2011年 第4期10卷 9-14页
作者: 李健 胡海洋 许平 唐鸿志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40
简要介绍了啶虫脒的作用机理使用现状,总结了国内外啶虫脒的各种常用的检测方法,比较了不同类型检测方法对于样品的不同处理过程以检测结果的差异,同时介绍了啶虫脒的其它3种检测方法(基于荧光技术的啶虫脒农药检测、竞争性酶联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洋微生物源新型哌嗪二酮类螺环生物碱海洋霉素生物合成研究
海洋微生物源新型哌嗪二酮类螺环生物碱海洋霉素生物合成研究
收藏 引用
201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微生物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 邹懿 邓子新 林双君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
来源: 评论
盐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盐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收藏 引用
201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微生物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 姜春艳 王后根 康前进 刘静 白林泉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
来源: 评论
中国南海海绵共附生真菌种群多样性抑菌活性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药物 2011年 第4期30卷 7-11页
作者: 周康 张霞 张风丽 李志勇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室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40
目的揭示南海海绵共附生真菌的种群多样性,并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真菌菌株。方法采用6种不同的真菌培养基、3个不同培养温度对中国南海10种海绵共附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并采用牛津杯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共分离培养得到177株真菌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烯大环类抗生素合成酶结构域的差异进化分析应用于一株产四霉素链霉菌菌株的筛选(英文)
收藏 引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1年 第1期29卷 1-9页
作者: 王绛 唐克轩 邓子新 黄曦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育部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0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上海200240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多烯大环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酶属于典型的I类聚酮合酶(PKS),这些生物大分子有着非常相似的化学结构和模块合成的形式。在本研究中,每个多烯聚酮合酶的单一结构域被作为系统进化分析的对象。我们发现,各类结构域在进化上出现了不同方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信号调控机制研究
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信号调控及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
作者: 於佳乐 钟建江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学院
<正>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微生物在环境治理领域,尤其是对一些难降解化合物的分解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能力又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微生物降解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微生物的污染物...
来源: 评论
ΦC31位点特异性整合酶DNA结合功能域的鉴定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0年 第7期26卷 622-629页
作者: 辛清婷 马金芳 王玮 刘绍辉 李荣秀 朱焕章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3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40
DNA结合功能域的确定是阐明位点特异性重组酶整合机制的关键,而对酶DNA结合功能域进行突变研究是提高酶整合效率和整合特异性的重要方法.为了鉴定ΦC31位点特异性整合酶的DNA结合功能域,依据对ΦC31整合酶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利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8年 第6期29卷 275-282页
作者: 王岩 虞沂 赵群飞 孔毅 刘文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210009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0
天然产物一直在药物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合成作为增加天然产物结构多样性的传统方法,工艺繁杂。组合生物合成正逐渐成为药物研发的重点,与化学合成相比,其目标产物可以由重组菌株发酵大量生产,因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