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法学
    • 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2 篇 教育方针
  • 1 篇 话语创新
  • 1 篇 叙事特征
  • 1 篇 大思政课
  • 1 篇 拜年祭
  • 1 篇 数字素养
  • 1 篇 匿名社交
  • 1 篇 德智体美劳
  • 1 篇 习近平文化思想
  • 1 篇 网络电影
  • 1 篇 文化产业
  • 1 篇 为谁培养人
  • 1 篇 实践育人
  • 1 篇 文化强国建设
  • 1 篇 观影模式
  • 1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1 篇 新时代
  • 1 篇 融合文化
  • 1 篇 网络暴力
  • 1 篇 cipp模型

机构

  • 9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8 篇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
  • 1 篇 上海财经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作者

  • 4 篇 梁钦
  • 4 篇 liang qin
  • 3 篇 chen huadong
  • 3 篇 陈华栋
  • 2 篇 liang qingxue
  • 2 篇 梁晴雪
  • 1 篇 hu haobing
  • 1 篇 liu ludan
  • 1 篇 yu zuqing
  • 1 篇 sha xingyu
  • 1 篇 胡昊
  • 1 篇 李耘耕
  • 1 篇 jia pengfei
  • 1 篇 孙博文
  • 1 篇 sun bowen
  • 1 篇 贾鹏飞
  • 1 篇 刘露丹
  • 1 篇 俞祖卿
  • 1 篇 hu hao
  • 1 篇 胡皓冰

语言

  • 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习近平文化思想塑造“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25年 第2期 14-20页
作者: 梁晴雪 孙博文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 上海200240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北京102445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是对传统思政课模式的思想性升华、系统性改革、体系化完善,是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的重要改革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化“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价值导向、拓展立德树人综合育人框架、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提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集体匿名能否规避网络暴力?——以“momo”群体为例
收藏 引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33卷 78-91页
作者: 陈华栋 刘露丹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行业研究院 上海200240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200240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200240
作为一种集体匿名现象,“momo”群体在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凸显出青年人寻求隐私保护、免受网络暴力侵害、规避现实社交的隐匿需求,这一群体表现出纷繁复杂的自我呈现特征。免受网络暴力侵害是集体匿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文章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及治理策略探析
收藏 引用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3年 第1期 132-137页
作者: 梁钦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网络娱乐活动有待节制、不良信息接触有待规避、知识产权意识有待深化、自我约束能力有待提升等。“00后”大学生出现网络失范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网络认知存在偏差、教育引导仍需加强、错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二次元异托邦:B站“拜年祭”融合文化实践研究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 2022年 第2期 83-96页
作者: 李耘耕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B站(哔哩哔哩)"拜年祭"是中国二次元迷群的年度"春晚"。尽管已经连续举办十数年,并在二次元迷群中拥有相当的影响。然而,学界对此文化实践还缺乏关注和分析。本研究以"融合文化"和"异托邦"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校实践育人质量全生命周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5期51卷 144-150页
作者: 梁晴雪 胡昊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 上海200240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200240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分,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育人质量评价机制,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具有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通过实证研究对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运行机制、理念方法、实际效果等进行复盘反思,发现参与师生多样化、高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话语创新
收藏 引用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 第6期44卷 18-26页
作者: 贾鹏飞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重大创新。其秉持话语创新原则、路径与目标的统一,实现了思想理论建构与意识形态底蕴的成功贯通,具体体现在:契合政权合法性来源、民族复兴主题以及总体性现代化的崭新内涵,做到政治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夹缝求生”到“逆风翻盘”——数字时代网络电影的叙事特征、境遇解析与未来路向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 2023年 第21期 34-38页
作者: 梁钦 沙星雨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网络电影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分,其发展业态直接影响着推进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建设。网络电影不是“网络+电影”的简单交叠,它主要是“利用网络为媒介和平台,在网络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当代青年数字素养的现状审视和提升路径
收藏 引用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 第4期39卷 145-150页
作者: 梁钦 胡皓冰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 上海200240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200433
青年作为数字原住民,是加快推进数字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提升当代青年的数字素养是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数字社会持续深化的重要力量以及强化数字公民综合素质的有力抓手。当前青年对于数字网络的接纳度普遍较高,所掌握的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为谁培养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传承与新时代创新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年 第8期 45-60页
作者: 陈华栋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200240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200240 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 上海200240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开展育人工作,系统思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为谁培养人”反映了教育方针的社会性质。百年来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为谁培养人”理念的沿革,呈现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共产党“培养什么人”理念的发展沿革与主要经验
收藏 引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 第5期29卷 21-30页
作者: 陈华栋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200030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200240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发展完善,主要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发展阶段。从不同发展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