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个多世纪以来,糖尿病监测技术由最初的尿糖检测,到后来的血糖检测,再到目前的持续葡萄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不断向便捷、准确、微创,甚至无创的方向发展。近年来不断发展的CGM技术,可连续、动态地监测全天人体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的变化,发现不易被传统血糖监测方法探测到的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利用CGM技术提供的海量血糖信息,有望使糖尿病管理方案的制定更具针对性,真正做到精准控糖。而与之相应的,以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TIR)为代表的血糖控制新指标备受关注,能更全面地提供包括高血糖、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动等信息,与传统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等互为补充。未来,应进一步研发舒适、稳定、准确性高的成熟、微创甚至无创血糖监测技术,以大幅提高患者血糖监测的体验感和积极性;同时,积极推动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研发,真正实现个体化、自动化血糖控制,以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低碳饮食是一种近年来流行的新型饮食模式,一般要求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小于130 g/d(或供能比低于每日摄入总热量的26%),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则没有明确规定。低碳饮食可以帮助1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HbA_(1C)、减小血糖波动性以及延长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低碳饮食还可以减少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且不增加低血糖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本文回顾了既往文献,探讨低碳饮食在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LADA患者共223例,剔除饮酒及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最终有14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LADA伴NAFLD组(37例)及LADA不伴NAFLD组(105例)。收集临床资料,包括糖尿病病程、吸烟史、用药史、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C肽及肝肾功能等指标,比较两组间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代谢综合征组分,并分析NAFLD与代谢综合征间的关系。结果与LADA不伴NAFLD组相比,LADA伴NAFLD组患者年龄更大,校正年龄及性别后,LADA伴NAFLD组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更高。体质指数[(26.5±3.7)kg/m2比(21.9±3.1)kg/m2]、腰臀比(0.92±0.06比0.86±0.0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6±0.72)mmol/L比(2.70±0.87)mmol/L]及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收缩压、舒张压、丙氨酸转氨酶、三酰甘油、C反应蛋白在LADA伴NAFLD组更高(均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7±0.43)mmol/L比(1.35±0.40)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8.83±2.14)%比(10.02±2.79)%]在LADA伴NAFLD组更低(均P〈0.05)。LADA伴NAFLD组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明显高于不伴NAFLD组(97.3%比47.6%,P〈0.001),且LADA伴NAFLD组含4个(32.4%比16.2%,P〈0.001)和5个(43.2%比5.7%,P〈0.001)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LADA不伴NAFLD组。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是LADA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独立相关因素(P〈0.001)。结论LADA伴NAFLD患者有更加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更高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NAFLD是LADA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独立相关因素。
背景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日益升高,胰岛素治疗是后期控制T2DM高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目前研究较少。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应用胰岛素(包括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新诊断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医生在T2DM患者中合理使用胰岛素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于2019年5月,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628例新诊断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医生开具的治疗方案中是否包含胰岛素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不使用胰岛素组和使用胰岛素组。收集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肥胖病史、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血糖、C肽水平、糖化白蛋白(GA)、肝功能、肾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新诊断T2DM住院患者中女219例(34.9%),男409例(65.1%)。不使用胰岛素组的患者194例(30.9%),平均年龄(54.0±13.0)岁;使用胰岛素组的患者434例(69.1%),平均年龄(52.0±16.0)岁。不使用胰岛素组与使用胰岛素组患者高血压患病率、肥胖患病率、腰围、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GA、HbA1c、血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微量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腰臀比、血压、餐后2 h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餐后2 h血糖升高、餐后2 h C肽水平降低,以及HbA1c水平升高是新诊断T2DM住院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诊断T2DM住院患者的胰岛素使用比例较高,提示国内T2DM患者诊断晚,确诊时血糖高导致胰岛素使用比例较高。男性、血糖水平高、胰岛功能差是影响新诊断T2DM住院患者使用胰岛素的独立因素,提示临床医生在制定新诊断T2DM患者降糖治疗方案时,应参考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治疗时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