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2 篇 图象测量
  • 2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 篇 传递函数
  • 1 篇 冲激响应
  • 1 篇 文献报道
  • 1 篇 频域特征
  • 1 篇 自回归模型法
  • 1 篇 形态分析
  • 1 篇 频域分析
  • 1 篇 微处理机
  • 1 篇 腹主动脉分叉
  • 1 篇 差分处理
  • 1 篇 心杂音
  • 1 篇 座标数据采集
  • 1 篇 相角
  • 1 篇 第二心音
  • 1 篇 颈动脉窦
  • 1 篇 心电信号
  • 1 篇 心搏间隔
  • 1 篇 微处理机应用

机构

  • 6 篇 上海医科大学
  • 1 篇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
  • 1 篇 上海徐汇区卫生学...
  • 1 篇 附属中山医院
  • 1 篇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基础医学部生物医...
  • 1 篇 基础医学部数学教...

作者

  • 5 篇 蒋有铭
  • 2 篇 朱孟宇
  • 2 篇 王克强
  • 2 篇 戎志盛
  • 2 篇 于彦铮
  • 2 篇 沈霖霖
  • 1 篇 黄德桥
  • 1 篇 崔健
  • 1 篇 赵耐青
  • 1 篇 施建英
  • 1 篇 杨俊华
  • 1 篇 汤大侃
  • 1 篇 黄娅林
  • 1 篇 吴国强
  • 1 篇 舒乃华
  • 1 篇 江国伟
  • 1 篇 陈灏珠
  • 1 篇 雷光浦
  • 1 篇 李其松
  • 1 篇 檀东锵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教研室"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心搏间隔(R-R)波动的自回归模型分析
收藏 引用
上海医科大学 1991年 第1期18卷 5-8页
作者: 沈霖霖 汤大侃 蒋有铭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
用自回归(AR)模型分析短时心血管控制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心搏间隔(R-R)波动。实验在10条草狗上进行。根据Marple的最小二乘法对R-R间隔波作AR模型分析。谱估计显示:在缺血、缺氧及失血状态时,低频段面积增加,高频段面积减少,两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动脉窦粥样斑块的分布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上海医科大学 1991年 第3期18卷 236-238,T012页
作者: 江国伟 胡宇杲 黄娅林 王克强 于彦铮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上海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
对74例尸体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动脉窦粥样斑块的分布及斑块的程度进行了观察,并采用组织病理方法加以对照。结果:①动脉粥样斑块多分布于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动脉窦的内侧壁和后壁;②根据动脉粥样斑块分布面积的不同程度可分为四级。斑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腹主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分布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上海医科大学 1989年 第6期16卷 427-430页
作者: 王克强 杨俊华 吴国强 于彦铮 肖子顺 黄德桥 施建英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人体解剖学 上海医科大学病理解剖学 上海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 上海徐汇区卫生学校
动脉粥样硬化损害分布与动脉开口、分支有关。对39例尸体腹主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分布进行观察及对7例左、右髂总动脉(有斑块)作1mm厚的连续横切,通过微机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左、右髂总动脉内斑块分布,均以分叉的内侧壁面为多。左、右侧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处理机控制的多功能显微图象测量仪
收藏 引用
上海医科大学 1986年 第3期 173-177页
作者: 戎志盛 朱孟宇 檀东锵 雷光浦 蒋有铭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教研室
本文介绍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多功能显微图象测量仪的工作原理。该仪器可对微观或非微观结构实时地进行一维和二维参数测量。采用双微处理机工作方式和光标跟踪技术,使控制、测量、计算和显示并行进行,并能测量和记录图象线径的动态变化。
来源: 评论
二维图象的计算机自动测量法
收藏 引用
复旦报(医学版) 1986年 第6期 461-464页
作者: 戎志盛 朱孟宇 蒋有铭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教研室
物体图象的二维参数的定量测定是形态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在医学、药物、细胞生物、环境保护和金相分析等各领域中有广泛的用途。我们运用计算机和电视扫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具有一定灰度级的图象进行自动扫描和数据采集,从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脑血管顺应性的系统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上海医科大学 1986年 第1期 43-47页
作者: 蒋有铭 沈霖霖 崔健 李其松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教研室 上海医科大学针刺原理研究室
本文介绍一种以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判别正常和异常的血管顺应性的方法。记录胸部和头部的阻抗图,分别作为颈头部血管段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通过传递函数和冲激响应的分析,发现:(1)对应于第四、第五谐波的相角值与血管顺应性呈高度相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音、心杂音时域、频域分析若干方法问题初探
收藏 引用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通讯 1986年 第3期 13-18页
作者: 舒乃华 陈灏珠 赵耐青 江圣扬 蒋有铭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基础医学部数学教研组 附属中山医院电子计算机室 基础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心音的时间序列分析和功率谱估计已有文献报道(1,2),但人们对心杂音的时域、频域特征则很少了解。关于心音的阻尼系数、残差等其它时域参数以及能量在频域内的分布情况亦未见报道。心音、心杂音是心脏、大血管振动时所产生。研究心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