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35 篇 期刊文献
  • 15 篇 会议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65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21 篇 医学
    • 265 篇 临床医学
    • 15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9 篇 中西医结合
    • 6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8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6 篇 中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33 篇 工学
    • 1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8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公安技术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8 篇 理学
    • 27 篇 生物学
    • 1 篇 化学
  • 11 篇 农学
    • 7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法学
    • 4 篇 法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6 篇 大鼠
  • 14 篇 肝肿瘤
  • 12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12 篇 小鼠
  • 11 篇 肿瘤
  • 10 篇 去甲肾上腺素
  • 9 篇 受体
  • 9 篇 单克隆抗体
  • 9 篇 淋巴细胞
  • 9 篇 糖尿病
  • 7 篇 高血压
  • 7 篇 抗心律失常药
  • 7 篇 丙氨瑞林
  • 7 篇 药理学
  • 7 篇 超微结构
  • 7 篇 谷胱甘肽
  • 7 篇 抑制作用
  • 7 篇 病变
  • 7 篇 血压
  • 7 篇 动作电位

机构

  • 474 篇 上海医科大学
  • 39 篇 同济医科大学
  • 27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23 篇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
  • 22 篇 上海医科大学华山...
  • 19 篇 中山医院
  • 19 篇 北京大学
  • 16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10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10 篇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
  • 9 篇 华山医院
  • 9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8 篇 天津医科大学
  • 8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6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6 篇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6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6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
  • 5 篇 上海医科大学肿瘤...

作者

  • 32 篇 褚云鸿
  • 20 篇 顾天爵
  • 19 篇 徐端正
  • 18 篇 谷华运
  • 18 篇 杨藻宸
  • 16 篇 徐元鼎
  • 16 篇 姚明辉
  • 15 篇 江明性
  • 15 篇 贡沁燕
  • 14 篇 黄美玉
  • 12 篇 周美华
  • 12 篇 匡彦德
  • 11 篇 俞永富
  • 11 篇 江文德
  • 11 篇 钟慈声
  • 10 篇 李学军
  • 10 篇 何球藻
  • 9 篇 沈筱同
  • 9 篇 史念慈
  • 9 篇 程立

语言

  • 650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药理教研室"
652 条 记 录,以下是281-290 订阅
排序:
肝癌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前C区终止密码的发现
收藏 引用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 第2期18卷 95-99页
作者: 陈子平 闻玉梅 顾健人 万大方 陈渊卿 严根宝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微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在3例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阳性的原发性肝癌(HCC)组织中扩增和克隆了HBV C基因片段(部分前C区和全部C区),获得了重组质粒pHBC_1,pHBC_2,pHBC_3。将重组质粒中HBV C基因亚克隆至M_(13)DNA序列测定系统,用双脱氧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帕金森病患者红细胞膜脂区流动性和胰岛素受体的变化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1年 第3期12卷 218-220页
作者: 何成 潘小平 陆志红 张炳海 王德岭 吴永麟 张维仁 训练部生物化学教研室 200433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神经化学研究室 200032 上海市华山医院 上海200040
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得帕金森病患者红细胞膜微粘度(0.3637±0.0041Pa·S)显著高于正常人(0.2299±0.0158Pa·s);同时红细胞胰岛素结合实验表明,患者红细胞胰岛素受体位点(90.08±23.18Sites/RBC)显著低于正常人(21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国产酶标板测定黄曲霉毒素的条件
收藏 引用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 第2期18卷 157-158页
作者: 张夏英 郭红卫 刘银坤 俞顺章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教研室 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用ELISA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_1及其代谢产物M_1,适合于大规模的流行病现场调查。由于主要试剂和酶标板都靠进口,难于在国内推广。我们改进了测定方法,并使用国产试剂和器材的稳定性、可靠性、重复性与进口抗体和酶标板相同。 材料与方法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白花前胡防治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Ⅱ——对大鼠冠脉结扎诱发心律失常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 第6期20卷 420-422页
作者: 王玉萍 常天辉 于艳凤 李金鸣 张克义 叶文鹏 刘桂华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药理学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
预先静注白花前胡水醇提取液(1 g/kg),再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可大大减少性心律失常的发作程度和持续时间。总发作率由对照组的100%降至70%(P<0.01)。结扎后对照组均发生程度渐重的T波高耸、ST段上移等ECG异常,死亡率较高。而实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白花前胡防治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Ⅰ——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 第5期20卷 337-339页
作者: 常天辉 王玉萍 于艳凤 李金鸣 张克义 刘桂华 叶文鹏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药理学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
采用多导记录仪同步连续观测的方法,记录中药白花前胡水醇提取液(Pd-wa)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血压、心肌收缩最大上升速率及心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Pd-wa 1g/kg iv后5 min,给BaCl_2 4mg/kg iv,可使诱发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由15.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克隆抗体-苯并卟啉衍生物偶联物的制备及其在体外抗人肺癌的效应
收藏 引用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 第3期18卷 199-204页
作者: 江世益 Frank N Jiang Daniel J Liu Julia G Levy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化学教研室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微生物学系 加拿大Quadra Logic Technologies公司
作者用修饰-聚乙烯醇(M-PVA)作载体,通过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I)将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5E8和新颖的光敏药物苯并卟啉衍生物-一元酸-A环(BPD-MA)桥连成一偶联物。结果表明5E8偶联物除保留5E8抗体活性和BPD-M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GE_1对麻醉犬心脏电生理及对冠状动脉结扎所致性心律失常预防作用
收藏 引用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 第1期17卷 35-37页
作者: 董均树 黄风 张世显 陈羽 周鸣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二科 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药理教研室
本文探讨了PGE_1对开胸麻醉犬心脏电生理及对冠状动脉前降枝结扎引起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①PGE_1可缩短房内传导时间,延长房结传导时间;②PGE_1能延长心房及房结功能不应期并可增加颤阈值;③对冠脉结扎引起的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实验性败血症后的多器官损伤
收藏 引用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 第6期18卷 417-420,22页
作者: 钱睿哲 郝刚 阎友珍 王疁画 金惠铭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兰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86级5班
用盲肠结扎加穿刺的方法复制大鼠早期多器官衰竭(MOF)模型,作者称其为败血症后多器官损伤。此模型复制后20h,大鼠腹腔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和功能异常,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测定败血症组及对照组腹腔器官表面血流量的结果表明,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锌、铜、硒、铬、钙和镁含量分析
收藏 引用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 第5期 372-378页
作者: 张筠庭 朱国明 朱静珍 谷伯起 庞敬萍 孙仁俊 吴淑敏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病理学教研室 河北省医学科学院病理学研究室
作者就锌(Zn)、铜(Cu)、硒(Se)、钙(Ca)、铬(Cr)和镁(Mg)在人主动脉不同粥样硬化(AS)病变组织中的含量作定量分析,比较正常动脉和AS组织之间上述各元素含量之差异,以探索各元素含量与AS发病及病变程度之间的可能关系。
来源: 评论
多聚酶链反应鉴别致病性与非致病性的溶组织内阿米巴虫株
收藏 引用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 第4期18卷 262-265,T016页
作者: 黄美玉 John Samuelson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寄生虫学教研室 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热带公共卫生系
多聚酶链反应是体外DNA增殖的新技术。在多聚酶、dNTP和引物的参与下在数小时内使特异性的DNA顺序大量增殖。用B、C、G、T4株溶组织内阿米巴的DNA增殖30周期后,作凝胶电泳分析,发现致病性虫株的引物不能使B、C、G、T虫株的DNA增殖,凝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