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 篇 工学
    • 15 篇 城乡规划学
    • 10 篇 建筑学
    • 2 篇 土木工程
    • 2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4 篇 管理学
    • 14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3 篇 详细规划
  • 2 篇 地方治理
  • 2 篇 综合防灾规划
  • 2 篇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 2 篇 自组织思维
  • 2 篇 境外规划
  • 2 篇 需求导向
  • 2 篇 规划实施
  • 2 篇 自组织理论
  • 2 篇 水系规划
  • 2 篇 规划作用
  • 1 篇 韧性
  • 1 篇 规划设计
  • 1 篇 现代化新城
  • 1 篇 浦东地区
  • 1 篇 以人为本
  • 1 篇 核心功能区
  • 1 篇 规划管理部门
  • 1 篇 城市更新
  • 1 篇 南川

机构

  • 15 篇 同济大学
  • 5 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
  • 5 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
  • 4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4 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
  • 4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东南大学
  • 2 篇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
  • 2 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
  • 2 篇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
  • 2 篇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
  • 2 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
  • 2 篇 中国工程院
  • 1 篇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上海蓝道建筑设计...
  • 1 篇 上海市人民政府浦...
  • 1 篇 上海市宝山区规划...
  • 1 篇 湖南大学

作者

  • 3 篇 黄亮
  • 3 篇 赫磊
  • 3 篇 于泓
  • 2 篇 黄建中
  • 2 篇 丁宁
  • 2 篇 张兵
  • 2 篇 侯丽
  • 2 篇 彭震伟
  • 2 篇 杨航
  • 2 篇 解子昂
  • 2 篇 石晓冬
  • 2 篇 林坚
  • 2 篇 张尚武
  • 2 篇 于海涛
  • 2 篇 huang liang
  • 2 篇 huang jianzhong
  • 1 篇 叶斌
  • 1 篇 黄吉铭
  • 1 篇 张小玲
  • 1 篇 uchendu eugene c...

语言

  • 2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评估与开发研究中心"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防灾韧性城市:本质内涵、分形结构与特征向量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 2024年 第7期48卷 28-35页
作者: 赫磊 解子昂 李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开发规划研究院城市评估与开发研究中心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旨在明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领域中韧性城市的界定与概念内涵,基于前期对防灾韧性城市发展脉络的综述性研究,推演出逻辑自洽的防灾韧性城市(Disaster Resilient City)的本质内涵、分形结构与特征向量。主要结论:防灾韧性城市的本质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际视野下的详细规划与地方治理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 2021年 第3期45卷 24-32页
作者: 侯丽 于泓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详细规划学术委员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评估与开发研究中心
规划许可的法定规划依据为标准,本文比较了世界各国的"类"详细规划在历史发展、制度传统、社会需求与地方治理模式之间的趋同与分异,尤其以英国地方规划、德国B-Plan和美国区划为重点,说明在相似的技术工具之下,其治理逻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类型及空间体系与规划建设要点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学刊 2024年 第5期 98-105页
作者: 冉静 蒋晓慧 赫磊 许乙青 张鹏 严湘琦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丘陵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科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评估与开发研究中心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都市空间设计研究中心
为实现体系化规划进而提升防灾效益,通过文献梳理和政策文件比较,完善基本概念—类型体系—空间体系—规划建设方法层面的认知:概念上明确了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本质是社会性基础设施与应急服务设施的兼容,重点是完善应急服务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价值链空间关联视角下的产城融合规划研究--以西宁市南川片区整合规划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 2017年 第10期41卷 9-16页
作者: 黄建中 黄亮 周有军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开发规划分院 常州市规划局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产城融合规划与发展策略是近年来学术研究规划实践的重点领域。既有的产城融合规划多注重于多元混合功能空间的打造,缺乏对于各片区间产业联系及空间关联的关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无法有效解决产城分离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大尺度线性战略区域的国土空间规划——陕西沿黄生态城镇带规划设计探索
理想空间
收藏 引用
理想空间 2020年 第1期 22-27页
作者: 汪劲柏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评估与开发研究中心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科研部
大尺度线性战略区域常常跳出行政辖区范畴,给传统的城乡规划、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带来技术挑战,需要统合这三大传统规划技术体系,建构面向全域全视野的规划技术新体系,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为应对这一需求提供了机会。结合沿黄生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上海研发创新的空间演化与趋势研究:基于专利的分析视角
收藏 引用
城乡规划 2020年 第4期 70-79页
作者: 黄亮 黄建中 徐剑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评估与开发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从研发创新产出的角度切入,利用上海2001—2015年授权发明专利的申请主体及其地址等全样本数据信息,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三个时段透视上海研发创新产出在不同时期的空间区位,全景刻画上海研发创新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深圳碧道建设的同济探索与思考
理想空间
收藏 引用
理想空间 2020年 第1期 70-75页
作者: 黄亮 邱枫 李宣谕 赵环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评估与开发研究中心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开发规划研究院,协同创新所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开发规划研究院,协同创新所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六所
高标准建设千里碧道是深圳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广东省高标准建设万里碧道重大决策的具体行动。同济在系统谋划深圳市碧道建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的碧道内涵,以及“水产城共治”的碧道建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同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教育与详细规划发展——夏南凯教授访谈
理想空间
收藏 引用
理想空间 2022年 第1期 4-6页
作者: 夏南凯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评估与开发研究中心
一、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教育问:夏老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专访。您是我们控制性详细规划教育的奠基人之一,能否先请您介绍下控制性详细规划教育的历史轨迹。第一版和第二版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教材,都是您主持编写和主要参与的,...
来源: 评论
“国家空间规划系统化建构”学术笔谈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学刊 2024年 第5期 1-11页
作者: 吴志强 郭仁忠 张兵 林坚 张晓玲 邹兵 王世福 郑德高 武廷海 黄亚平 石晓冬 张尚武 中国工程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际欧亚科学院 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 自然资源部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保护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同济大学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强化规划衔接落实机制“,并明确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定位和作用。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城镇化模式“合村并城”的理论思考
新型城镇化模式“合村并城”的理论思考
收藏 引用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作者: 程大鸣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开发研究中心
城郊农村向城镇空间的主动归并转化是当前中国城镇化的一个新趋势,但实施者对合村并城概念的理解模糊影响了工作的具体实施,而简单、粗暴的安置补偿手段也遭遇到村民的抵制。文章思考了"合村并城"这种城镇化模式的概念界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