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40 篇 期刊文献
  • 1,176 篇 会议
  • 142 篇 专利
  • 49 件 标准
  • 1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4,01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139 篇 工学
    • 2,329 篇 城乡规划学
    • 1,967 篇 建筑学
    • 28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50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97 篇 农业工程
    • 133 篇 土木工程
    • 51 篇 水利工程
    • 4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7 篇 软件工程
    • 16 篇 公安技术
    • 1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172 篇 管理学
    • 2,067 篇 公共管理
    • 50 篇 工商管理
    • 4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61 篇 经济学
    • 216 篇 应用经济学
    • 58 篇 理论经济学
  • 69 篇 理学
    • 28 篇 生态学
    • 18 篇 地理学
    • 12 篇 大气科学
  • 64 篇 法学
    • 28 篇 社会学
    • 18 篇 政治学
  • 54 篇 农学
    • 4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7 篇 历史学
    • 27 篇 中国史
    • 25 篇 考古学
  • 31 篇 教育学
    • 29 篇 教育学
  • 29 篇 艺术学
    • 25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6 篇 文学
    • 24 篇 新闻传播学
  • 7 篇 医学
  • 6 篇 哲学

主题

  • 152 篇 国土空间规划
  • 149 篇 城市规划
  • 148 篇 上海
  • 125 篇 城市更新
  • 109 篇 城市设计
  • 72 篇 风景园林
  • 70 篇 规划设计
  • 65 篇 乡村振兴
  • 49 篇 历史街区
  • 47 篇 可持续发展
  • 45 篇 控制性详细规划
  • 42 篇 规划策略
  • 41 篇 空间规划
  • 37 篇 公共空间
  • 36 篇 城乡规划
  • 34 篇 空间布局
  • 34 篇 小城镇
  • 33 篇 城市总体规划
  • 33 篇 新型城镇化
  • 32 篇 上海市

机构

  • 1,383 篇 同济大学
  • 1,353 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
  • 1,255 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
  • 209 篇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
  • 164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149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64 篇 清华大学
  • 63 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 49 篇 东南大学
  • 46 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
  • 45 篇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
  • 36 篇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
  • 34 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
  • 32 篇 南京大学
  • 3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1 篇 北京大学
  • 30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29 篇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
  • 27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7 篇 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91 篇 金云峰
  • 86 篇 王德
  • 76 篇 袁菲
  • 66 篇 张尚武
  • 64 篇 罗志刚
  • 61 篇 葛亮
  • 55 篇 王颖
  • 53 篇 李继军
  • 46 篇 匡晓明
  • 46 篇 周俭
  • 41 篇 陆嘉
  • 40 篇 刘冰
  • 39 篇 张涵双
  • 39 篇 汪幼江
  • 36 篇 戴慎志
  • 36 篇 俞静
  • 34 篇 赵民
  • 34 篇 陈亚斌
  • 31 篇 黄建中
  • 30 篇 韩胜发

语言

  • 4,01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二所"
4018 条 记 录,以下是3501-3510 订阅
排序:
新疆新农村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巴楚县试点新农村规划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学刊 2011年 第1期 67-75页
作者: 王新哲 刘晓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分析了近几年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认为新农村的规划必须与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规划相结合,以农民为主体,以村庄规划技术导则为依据,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新一轮援疆工作中新农村示范点规划的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形势下深化城市住房规划的探讨——1994-2005年上海住房次级市场动态变化研究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 2011年 第4期35卷 90-96页
作者: 张国武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我国城市住房体制由原先的计划福利体制向以市场为主导的体制的转变要求住房规划方法的相应转变。本文在分析住房供应和需求分层的基础上,提出了住房次级市场动态变化的理论框架,揭示了住房次级市场形成、运作和动态变化的过程。通过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诗词的景观感受时空转换机制
中国诗词的景观感受时空转换机制
收藏 引用
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
作者: 刘滨谊 戴睿 陈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 全国高等学校土建学科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小组 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景观空间与诗词歌赋相互交织是中国风景园林的重要特征,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中国诗词相互作用、相互启发。本研究试图借助于历代文人墨客关于自然景观的诗词,分析其感受体验表达的景观时空,寻求可以将诗词进行分类、提炼、总结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轨道交通对大都市区外围地区规划开发策略的影响——外围地区TOD模式的实证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学刊 2011年 第6期 60-67页
作者: 刘畅 潘海啸 贾晓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松江新城为例,通过松江新城居民在轨道交通到来前后出行特征等的变化,检验松江新城围绕轨道交通作的相关规划开发策略的实施效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未来外围城镇围绕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开发策略的制定,以及TOD在外围地区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道路网络OD估计模型及算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 第9期39卷 1292-1296页
作者: 杨晓光 刘斌 张晔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4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100044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100045
考虑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的复杂性,抽象出城市道路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布设检测器采集路段流量、转向比例等多源数据信息,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运用吸收马尔可夫理论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建模分析,将路段流量、转向比例、小区发生吸引量等参数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形势下上海市域城镇体系及新城建设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 第8期39卷 1099-1104页
作者: 张捷 赵民 马梅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200092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200092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200003
总结了国内外大都市郊区发展和新城建设的经验,梳理了上海城镇体系建设的区域背景、发展机遇和面临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构建以不同区位导向与战略层面需求为目标的"一核双轴多心"的城镇体系格局;阐述了上海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以吴江市老东门历史地段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 第30期
作者: 黄燕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中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是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种动态的城市遗产,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应实现街区繁荣、环境舒适和社区和谐的目标。笔者以吴江市老东门历史地段的规划为例,探索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思路和方法。
来源: 评论
浅析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的有机结合
收藏 引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 第17期
作者: 黄龙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文简单介绍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念,分析了其在城市规划体系之中的核心地位,接着介绍了现代的城市设计内涵,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存在着诸多联系,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起到良好的城市规划综合效应。
来源: 评论
多元主体参与的乡村重构规划建设实践——以百色华润希望小镇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 第7期
作者: 王慧莹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通过对百色华润希望小镇的实践与研究,结合目前我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探讨多方参与乡村空间、经济、社会等方面重构的内容与形式,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构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多元主体参与乡村重构的规划建设模式。
来源: 评论
多样性思想在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中的实践——以上海市青浦区新城一站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 第9期
作者: 付朝伟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针对目前国内城市新建居住社区往往出现无序、单调的现象,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新城一站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的实践为例,探讨以多样性思想为主导,营造多元活力的综合性城市生活社区。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