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40 篇 期刊文献
  • 1,176 篇 会议
  • 142 篇 专利
  • 49 件 标准
  • 1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4,01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139 篇 工学
    • 2,329 篇 城乡规划学
    • 1,967 篇 建筑学
    • 28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50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97 篇 农业工程
    • 133 篇 土木工程
    • 51 篇 水利工程
    • 4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7 篇 软件工程
    • 16 篇 公安技术
    • 1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172 篇 管理学
    • 2,067 篇 公共管理
    • 50 篇 工商管理
    • 4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61 篇 经济学
    • 216 篇 应用经济学
    • 58 篇 理论经济学
  • 69 篇 理学
    • 28 篇 生态学
    • 18 篇 地理学
    • 12 篇 大气科学
  • 64 篇 法学
    • 28 篇 社会学
    • 18 篇 政治学
  • 54 篇 农学
    • 4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7 篇 历史学
    • 27 篇 中国史
    • 25 篇 考古学
  • 31 篇 教育学
    • 29 篇 教育学
  • 29 篇 艺术学
    • 25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6 篇 文学
    • 24 篇 新闻传播学
  • 7 篇 医学
  • 6 篇 哲学

主题

  • 152 篇 国土空间规划
  • 149 篇 城市规划
  • 148 篇 上海
  • 125 篇 城市更新
  • 109 篇 城市设计
  • 72 篇 风景园林
  • 70 篇 规划设计
  • 65 篇 乡村振兴
  • 49 篇 历史街区
  • 47 篇 可持续发展
  • 45 篇 控制性详细规划
  • 42 篇 规划策略
  • 41 篇 空间规划
  • 37 篇 公共空间
  • 36 篇 城乡规划
  • 34 篇 空间布局
  • 34 篇 小城镇
  • 33 篇 城市总体规划
  • 33 篇 新型城镇化
  • 32 篇 上海市

机构

  • 1,383 篇 同济大学
  • 1,353 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
  • 1,255 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
  • 209 篇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
  • 164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149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64 篇 清华大学
  • 63 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 49 篇 东南大学
  • 46 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
  • 45 篇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
  • 36 篇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
  • 34 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
  • 32 篇 南京大学
  • 3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1 篇 北京大学
  • 30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29 篇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
  • 27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7 篇 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91 篇 金云峰
  • 86 篇 王德
  • 76 篇 袁菲
  • 66 篇 张尚武
  • 64 篇 罗志刚
  • 61 篇 葛亮
  • 55 篇 王颖
  • 53 篇 李继军
  • 46 篇 匡晓明
  • 46 篇 周俭
  • 41 篇 陆嘉
  • 40 篇 刘冰
  • 39 篇 张涵双
  • 39 篇 汪幼江
  • 36 篇 戴慎志
  • 36 篇 俞静
  • 34 篇 赵民
  • 34 篇 陈亚斌
  • 31 篇 黄建中
  • 30 篇 韩胜发

语言

  • 4,01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二所"
4018 条 记 录,以下是811-820 订阅
排序:
网络规划教育的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全球规划教育慕课特征研究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城市发展研究 2021年 第10期28卷 29-40页
作者: 李翔 陈锦清 单峰 何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络规划教育发展迅速,但学科对其研究较少。研究采集主流MOOCs平台的规划教育课程,与传统规划教育课程和相关文献进行比较研究,获得网络规划教育与传统规划教育在内容结构、学习时间、教育机构方面的特征和差异,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生态保护与开发平衡的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
收藏 引用
规划 2021年 第S01期37卷 43-48页
作者: 管娟 莫霞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建筑设计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
在资源紧约束背景下,"先底后图"的底线思维纠偏了传统城乡规划中重发展轻保护的倾向。"双评价"作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重要的基础工作和平衡保护与发展的核心标尺,是划定"三区三线"、分解传导指标、优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米兰罗戈雷多:在转型发展的年轻社区中注入游戏元素
收藏 引用
上海教育 2023年 第20期 38-40页
作者: 富一凝 程鹏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罗戈雷多(Rogoredo)位于米兰东南部,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人。近年来,随着该地区从传统工业区向城市社区转型,新的住宅开发项目吸引了大量年轻家庭进入,该社区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占比达到了21.9%。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发...
来源: 评论
“平疫结合”的城市居住区绿地系统建构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与文化 2025年 第1期 91-93页
作者: 曹馨丹 俞屹东 叶丹 侯子睿 史心蕾 上海同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开发规划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 中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居住区绿地在预防和快速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重要活动空间、改善局部微气候、降低病原体扩散,以及提供应急抗疫场地等。然而,目前较为缺乏分类别、系统性的对居住区绿地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然认知下的空间设计拓展
收藏 引用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2年 第S1期 4-9页
作者: 周向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冶园景观设计工作室
自然的概念是多义且不断变化的,中国古代空间营造体现对自然的顺应,中国古典园林更是诠释了“人工中见自然”。现代社会的自然理念强调功能和系统,形成普遍共通的自然价值观。当代空间设计应继承中国传统自然的精神,追随世界前沿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科创空间规划管控办法与建设实施途径研究——基于国内外创新城区案例
收藏 引用
城乡建设 2022年 第1期 40-43页
作者: 邓龙 李景阳 官芸仟 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二所 同济大学
基于国际创新城区概念提出的科创空间3种发展模式,本文有针对地选取国内外最前沿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科创空间案例,分类梳理案例中科技创新导向下的规划管控办法及建设实施途径。本文希望通过总结其在科创空间规划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结...
来源: 评论
详细规划层面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实施路径探索
收藏 引用
规划 2021年 第6期37卷 19-25页
作者: 李崛 许立言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文章从用地权衡与生态过程回溯出发,分别对当前生态管控在建设开发和生态保护、控制要素与指标选取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回应,并在建立划定生态控制分区、构建分区管控导则与指标体系及发布生态保护与修复附加图则的实施路径方面进行了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空间”互嵌视角下老城区有机更新规划框架研究
收藏 引用
规划 2022年 第1期38卷 64-70页
作者: 程德月 张新燕 宋霖 上海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 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在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常态化,城市老城区发展的多元需求对有机更新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面对老城区这一复杂系统,文章首先对有机更新规划研究视角、技术路线、制度保障等困境进行了反思,剖析了当前我国有机更新规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空间治理的社区更新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 2022年 第23期19卷 19-21页
作者: 唐劼 鲍家旺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正迎来社区更新的集中时期。以往住区改造局限于物质空间,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展现出显著成效,但长期将导致居民参与的“社会自主性”丧失。因此,本研究基于空间治理视角,兼顾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下辖的金杨新村街道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气候评估的新区通风廊道规划方法及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科学 2023年 第6期42卷 194-204页
作者: 程宸 于长文 房小怡 李明财 王信 徐辉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河北省气候中心 石家庄050021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天津300074 同济大学 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上海20009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100044
维持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是实现城市高品质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统筹总体规划和地块城市设计层面,建立了基于通风路径与通风潜力、城市热岛和绿源、规划方案风环境和热环境评估的新区通风廊道规划方法,应用于河北雄安新区,提出了通风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