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中国居民经食物摄入和空气吸入微纳塑料(micro-and nanoplastics,MNPs)暴露特征。方法使用关键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国内外数据库,建立数据集,结合中国人群食物消费量和人...
详细信息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经食物摄入和空气吸入微纳塑料(micro-and nanoplastics,MNPs)暴露特征。方法使用关键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国内外数据库,建立数据集,结合中国人群食物消费量和人体呼吸参数,计算中国居民经食物摄入和空气吸入的MNPs暴露量,与国外数据比较分析其MNPs暴露特征。结果分析来自28篇研究的4511个样本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每年摄入约187000~328000个MNPs,考虑空气吸入,每年MNPs暴露量为192000~335000个MNPs,均高于美国居民暴露量。男性成年人MNPs摄入量最高。生活饮用水、海产品、瓶装水和空气是中国居民每日主要MNPs暴露源。中国居民经食物摄入MNPs类型以聚乙烯、聚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为主,而经空气吸入MNPs类型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和聚丙烯腈为主。结论相比于美国居民,中国居民具有更高的MNPs暴露风险,削减饮用水和海产品中MNPs含量,可有效降低中国居民MNPs暴露风险。
目的探讨智能体模型(agent-based model,ABM)在艾滋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介绍ABM的基本原理和模型特点,基于NetLogo构建以异质性性行为为主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传播模型,在不同HIV检测频率的条件下估算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的HIV流行参数。结果模拟结果显示随着HIV检测频率的增加,年新增感染数和诊断比例明显改善,且当HIV检测频率为1次/年时,感染HIV并知晓病情的比例为91%。结论智能体模型适用于具有复杂传播网络的健康体系,可用于预测疾病传播趋势和比较不同政策组合的长期健康收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