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双酚A暴露与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发生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以“bisphenol A”“BPA”“obesity”“weight”“fat”“overweight”“body mass index”“BMI”“waist circumference”“双酚A”“肥胖”“超重”“体质指数”...
详细信息
目的分析双酚A暴露与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发生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以“bisphenol A”“BPA”“obesity”“weight”“fat”“overweight”“body mass index”“BMI”“waist circumference”“双酚A”“肥胖”“超重”“体质指数”“腰围”为关键词,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截至2021年9月1日发表的双酚A与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关联的文献。使用Stata 15.1软件分析数据,计算合并的OR(95%CI)值,进行异质性检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检验和暴露-反应关系拟合。结果共检索1948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9篇英文文献,其中8篇来自美国,1篇来自中国,共涉及6~19岁儿童青少年15614人次和肥胖/超重人数34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研究的最高剂量组间存在异质性(I^(2)=52.1%,P=0.033),经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分析发现,与低剂量组相比,合并的高剂量组尿液双酚A含量与肥胖/超重发生的OR(95%CI)值为1.56(1.18~1.94),但是尚未发现存在线性或非线性暴露反应关系。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稳定,Egger′s检验(P=0.263)以及Begg′s检验(P=0.348)结果均显示纳入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双酚A暴露可增加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发生风险。
目的探讨视听障碍(audio-visual impairments)对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的影响,以及抑郁倾向是否中介了视听障碍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方法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调查(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ur...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视听障碍(audio-visual impairments)对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的影响,以及抑郁倾向是否中介了视听障碍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方法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调查(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urvey,CHARLS)对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在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中采用多阶段抽样,分别在县(区)-村(居)-家户-个人层面上进行抽样,并在县(区)-村(居)两级抽样中,采用按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proportional probability sampling,PPS)抽样,最终纳入了28个省份150个县(区)的450个村/社区。本研究基于2018年的CHARLS数据展开研究,纳入标准为:(1)年龄≥60岁;(2)有完整的自我报告的视力和听力状况;(3)至少含有生活满意度、主观期望寿命、自评健康状况3项主观幸福感指标中的一个。CHARLS使用Likert五分量表测定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使用10项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y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10,CESD-10)测定老年人的抑郁倾向。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视听障碍与抑郁倾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并通过中介模型分析抑郁倾向的中介作用。双侧P值<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7620人。其中有视听障碍的患者抑郁倾向水平明显更高,主观幸福感的三项指标均较低(P值均小于0.05)。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视听双重障碍与更高的抑郁倾向水平和更低的自评健康、主观期望寿命有关;视觉障碍和视听双重障碍与较低的生活满意度有关。抑郁倾向在视听双重障碍与生活满意度间及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视听双重障碍与自评健康和主观期望寿命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在中国老年人群中,视听障碍与较低的主观幸福感状态有关,抑郁倾向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
目的探究社区健康随访管理与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居家照护居民生活质量的关系,为构建以失能居民为中心的整合式社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按照方便原则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参保长护险居家照护的居民。参保满1年以后,由培训合格的社区医师使用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the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面对面调查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社区慢性病管理系统、长护险管理系统,结合现场问卷调查,采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罹患疾病种类、慢性病共病状况及参加社区提供的健康随访管理情况等。采用横断面分析方法,评估社区健康随访管理与长护险居家照护参保居民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230人(57.64%)实际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健康随访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其SF-36量表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维度得分均高于未接受随访的人群,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此外,接受社区健康随访管理者SF-36量表健康变化分数高于未接受随访者(P=0.003),提示健康状况较好。控制人口学及混杂因素后,进一步分析表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健康随访管理与长护险居民SF-36量表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活力维度有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健康随访管理对失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区健康随访管理是提高长护险居家照护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