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1 篇 文学
    • 3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5 篇 历史学
    • 5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11 篇 春秋时期
  • 9 篇 研究
  • 8 篇 诗经
  • 7 篇 创作年代
  • 5 篇 作家群体
  • 4 篇 事略
  • 4 篇 世族作家群体
  • 4 篇 文学创作
  • 4 篇 族属
  • 3 篇 诗歌
  • 3 篇 世系
  • 3 篇 楚国
  • 2 篇 《诗集传》
  • 2 篇 革新精神
  • 2 篇 叙事文本
  • 2 篇 影响
  • 2 篇 卒章显志
  • 2 篇 自述其名
  • 2 篇 学术史
  • 2 篇 晋国

机构

  • 33 篇 上海大学
  • 3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2 篇 NOT FOUND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海大学中国古代文...

作者

  • 35 篇 邵炳军
  • 13 篇 shao bing-jun
  • 2 篇 申明秀
  • 2 篇 杨秀礼
  • 2 篇 mei xinlin
  • 2 篇 梅新林
  • 2 篇 shen mingxiu
  • 2 篇 郝建杰
  • 1 篇 路艳艳
  • 1 篇 song jian
  • 1 篇 左鹏军
  • 1 篇 hao jian-jie
  • 1 篇 王世冲
  • 1 篇 谢德胜
  • 1 篇 shao bingjun
  • 1 篇 张静
  • 1 篇 宋健

语言

  • 3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春秋诗歌《诗·小雅·正月》、《雨无正》、《都人士》、《鱼藻》创作年代考论
收藏 引用
广东社会科学 2012年 第1期 187-194页
作者: 邵炳军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正月》为周大夫刺幽王致使宗周灭亡之作,《雨无正》为携王余臣的暬御之臣表达自己面对"二王并立"政治格局时怨忧情绪之作,此五诗皆作于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骊山之难、西周覆灭、卫武公率兵救周、平王宜臼与携王余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诗·魏风》创作年代考论——春秋诗歌创作年代考论之九
收藏 引用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3期34卷 32-43页
作者: 邵炳军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葛屦》为缝衣之女刺贵妇人之作,《园有桃》为魏士人忧贫畏饥之作,《陟岵》为魏役人思亲之作,此三诗皆当作于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晋灭魏之初;《十亩之间》为魏国采桑女子招伴同归之作,《伐檀》为魏国伐木者之歌,《硕鼠》为魏人刺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自述其名”方式看“卒章显志”叙事模式的变迁——以《崧高》《烝民》《巷伯》《节南山》《閟宫》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4期 125-132页
作者: 邵炳军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诗·小雅·巷伯》《节南山》《大雅·崧高》《烝民》《鲁颂·閟宫》的"叙述者"皆采用在卒章"自述其名"方式"显志"的叙事结构模式,即在叙事文本中以"真实作者"替换了叙述者&q...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春秋社会形态变迁与诗歌叙事主体构成形态演化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15年 第4期 183-189,239页
作者: 邵炳军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春秋时期社会形态的变迁,引发诗歌创作功能由"辨妖祥"的宗教目的向"听于民"的政治目的的转变,构成要素由诗、乐、舞合一向诗、乐、舞分离的转变,创作方式由集体为主向个体为主的转变,导致叙事主体朝更加多元化、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诗·鄘风》创作年代考论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11年 第2期 197-202页
作者: 邵炳军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柏舟》为鄘人借宣姜口气刺卫宣公夺媳之作,《蝃蝀》为卫人刺宣公夺太子伋妇之作,此二诗皆当作于卫宣公元年(前718)之后;《鹑之奔奔》为卫公子职怨刺宣公之作,作于卫宣公十八年(前701);《墙有茨》为卫人刺公子顽通于君母之作,《君子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栾氏、狐氏、庆氏族属、世系暨作家群体事略考——春秋时期晋国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研究之二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2期52卷 27-32页
作者: 邵炳军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晋栾氏、狐氏、庆氏皆为文王昌之孙、武王发之庶子唐叔虞后裔,栾氏出于厉侯福(辐)之孙、靖侯宜臼之子栾叔,春秋时期世系为:栾叔→栾宾→栾成→栾枝→栾盾→栾书→栾黡、栾鍼(无后)→栾盈;狐氏未详其祢,春秋时期世系为:大狐伯→狐突→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春秋时期楚国世族作家群体考略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13年 第1期 156-160页
作者: 邵炳军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春秋时期,楚国存在一个比较大的世族作家群体。其中,楚伍氏为熊氏分枝,春秋时期世系为:伍参→伍举→伍奢、椒鸣,伍奢→伍尚、伍员;楚观氏为夏禹之孙、帝启庶子五观后裔,出于观丁父,春秋时期世系为:观丁父……观起→观从→观瞻……观射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诗·卫风》创作年代考论(上)——春秋诗歌创作年代考论之五
收藏 引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2期19卷 74-81页
作者: 邵炳军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200444
《淇奥》为卫人美武公之作,当作于卫武公五十二年至五十五年(前770年~前766年)之间;《考槊》为卫大夫刺庄公使贤者退而穷处之作,当作于卫庄公之世(前757年~前735年);《硕人》为卫大夫美庄姜之作,作于庄姜自齐初嫁卫之时,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诗·秦风》创作年代考论(上)——春秋诗歌创作年代考论之十一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6期41卷 50-56页
作者: 邵炳军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200444
《终南》为秦大夫戒襄公之作,《车邻》为秦襄公宫女美襄公命为诸侯之作,《小戎》为秦女思念远征丈夫之作,《蒹葭》为秦人美襄公求贤尚德之作,此四诗皆当作于秦襄公八年(前770年)周平王命襄公为诸侯之后,即秦襄公八年(前770年)至十二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楚公室族属、世系暨作家群体事略考——春秋时期楚国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研究之一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 2011年 第4期 51-61页
作者: 邵炳军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200444
楚公室为黄帝氏族部落集团支族帝颛顼高阳氏之裔,祝融八姓氏族部落支族芈姓季连之后,出于鬻熊,春秋时期世系详见正文。其中有传世文学作品者成、庄、共、康、灵、平、昭、惠八王可称之为楚诸王作家群体,公子婴齐、公子侧、公子鲂、王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