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271 篇 期刊文献
  • 19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46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623 篇 文学
    • 6,08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76 篇 新闻传播学
    • 24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860 篇 哲学
    • 859 篇 哲学
  • 754 篇 历史学
    • 671 篇 中国史
    • 167 篇 考古学
    • 58 篇 世界史
  • 749 篇 法学
    • 572 篇 社会学
    • 7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4 篇 政治学
    • 64 篇 民族学
    • 11 篇 法学
  • 681 篇 教育学
    • 655 篇 教育学
    • 2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450 篇 艺术学
    • 280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5 篇 美术学
    • 74 篇 艺术学理论
    • 15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2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66 篇 管理学
    • 89 篇 公共管理
    • 3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4 篇 工商管理
  • 74 篇 工学
    • 2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3 篇 软件工程
    • 11 篇 城乡规划学
    • 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 篇 建筑学
  • 34 篇 经济学
    • 24 篇 应用经济学
    • 12 篇 理论经济学
  • 30 篇 理学
  • 10 篇 医学
  • 5 篇 农学
  • 5 篇 军事学

主题

  • 158 篇 中国
  • 100 篇 文学
  • 89 篇 现代性
  • 81 篇 诗歌
  • 73 篇 汉语
  • 63 篇 文学研究
  • 63 篇 美学
  • 63 篇 小说
  • 59 篇 文学创作
  • 58 篇 文学批评
  • 57 篇 艺术
  • 55 篇 修辞
  • 53 篇 知识分子
  • 51 篇 鲁迅
  • 46 篇 文化研究
  • 43 篇 语言
  • 42 篇 庄子
  • 40 篇 文学史
  • 38 篇 比较文学
  • 36 篇 意识形态

机构

  • 3,828 篇 复旦大学
  • 2,90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153 篇 上海大学
  • 918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29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85 篇 上海复旦大学
  • 109 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 100 篇 同济大学
  • 84 篇 北京大学
  • 53 篇 上海财经大学
  • 47 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
  • 40 篇 南京大学
  • 36 篇 苏州大学
  • 31 篇 南昌大学
  • 30 篇 浙江大学
  • 29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8 篇 中山大学
  • 22 篇 上海戏剧学院
  • 21 篇 暨南大学
  • 21 篇 上海同济大学

作者

  • 115 篇 詹丹
  • 97 篇 郑桂华
  • 79 篇 朱志荣
  • 79 篇 朱立元
  • 73 篇 陆扬
  • 69 篇 杨剑龙
  • 67 篇 葛红兵
  • 62 篇 曾军
  • 61 篇 殷国明
  • 53 篇 宗廷虎
  • 50 篇 许道军
  • 50 篇 陈思和
  • 48 篇 文贵良
  • 46 篇 lu yang
  • 45 篇 申小龙
  • 42 篇 刘阳
  • 38 篇 徐志啸
  • 37 篇 谭旭东
  • 37 篇 陈占彪
  • 36 篇 祁志祥

语言

  • 9,468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大学中文系"
946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当代文化的新的可能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25年 第1期 90-95页
作者: 王晓明 上海大学中文系
很感谢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到华中师范大学来跟大家谈谈今天的文化状况。我先解释一下演讲的题目。“当代”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个“当代”还在延续。“文化”则是指广义的文化,它无处不在,比方说我们今天办讲座的这栋楼,它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典的回流:外国戏剧的戏曲改编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 2025年 第1期 144-154页
作者: 陈书盈 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新时期以来,以戏曲形式改编和演出的外国戏剧日益增多,在海外的演出也愈发频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戏曲走向世界舞台。从传播途径来看,主要包括官方访问演出、民间交流和商业演出、参与国际戏剧节等,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数字媒介也成为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怎么继续往下想?——对佩里·安德森教授演讲的回应
收藏 引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57卷 17-21,178页
作者: 王晓明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暨中文系 上海200444
佩里·安德森指出,所谓“国际法”乃是欧洲中心主义的产物,并常为帝国强权所用。认清这一事实后如何接着思考,以回应世界和中国当下的各种思想与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回顾历史,中国第一批现代思想家如王韬、杨度、严复等在倡导向西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性情儒学”到“性情诗学”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2025年 第1期 82-95,159页
作者: 刘强 同济大学中文系 上海200020
与西方诗学关注“模仿”的外在客观化表述不同,中国诗学在阐述诗歌之本质时采取了一种内倾化或者说人性化的视角,“诗本性情”的命题便是明证。事实上,“性情”这一范畴,既与“天”“道”“命”等形上概念相关,又与“人”“物”“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仁者的同情与诗家的共鸣——杜甫与王维相关四诗笺解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研究 2025年 第1期 82-90页
作者: 查屏球 复旦大学中文系 上海200433
《奉赠王中允》是在公开集体写作活动中的作品,杜甫因有过陷贼经历,对王维因陷贼而被关押受辱之事公开表达同情,在朝议之时,表达了与李岘一致的立场,多仁恕之道。《早朝大明宫》是杜甫与王维同台竞技之作,在这次宫中集体创作活动中,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与“中国的脊梁”——鲁迅杂文正面人物形象谱管窥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 第2期65卷 10-19,233页
作者: 郜元宝 复旦大学中文系 上海200433
鲁迅杂文描写各类中国人形象,固以负面为多。这跟写小说一样,都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526,或者说“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2]410。鲁迅一生痛恨中国人“故作豪语的脾气”,认为这“正不独文人为然,常人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中华艺术的内流转之美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67卷 48-58页
作者: 王才勇 复旦大学中文系 上海200433
中华艺术的美学叙事基本止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表述,理喻上总体托付给对应审美经验,无法由作品形式直接指认。归根结底,审美效果还是由作品引发。无法由作品具体要素指认是因为作品要素以兼性或曰中间性状态出现,无以确定。同比而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以“地方”为方法的“现代派”变体——寻根文学的理念与实践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 2025年 第3期 66-72页
作者: 韩欣桐 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
诞生于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深受“现代派”影响。1980年代初,“风筝通信”关于“现代派”的热议为文学界提供了以“真实”为依托的新评价标准,为寻根文学登上文坛清扫了部分障碍;在寻根浪潮生成过程中,中国学习西方理念并保持主体性自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末学制与五四新文学的发生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2025年 第2期 146-152页
作者: 栾梅健 复旦大学中文系 上海200433
1905年前后,清政府面对日益高涨的变革要求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兴办新式学校,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教育的产生。大量从新式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构成了五四新文学发生时的读者群体,使得文学作品的出版数量和新文学的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再论《世说新语》的诗学价值——谢安“雅人深致”说新解
收藏 引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57卷 74-85,181,182页
作者: 刘强 同济大学中文系 上海200092
《世说新语·文学篇》所记谢安“雅人深致”一说,因为蕴藏着经学与文学、“言志”与“缘情”的双重张力,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诗学争议。历来学者如宋祁、刘辰翁、王士禛等多激赏谢玄而质疑谢安。事实上,“雅人”并非泛指“高人雅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