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8 篇 期刊文献
  • 1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8 篇 医学
    • 57 篇 临床医学
    • 1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医学
  • 59 篇 工学
    • 2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2 篇 机械工程
    • 1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理学
    • 8 篇 生物学
    • 2 篇 物理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3 篇
  • 8 篇 影像组学
  • 5 篇 房颤
  • 5 篇 深度学习
  • 4 篇 图像分割
  • 4 篇 神经导航
  • 4 篇 磁共振成像
  • 4 篇 内镜
  • 4 篇 解剖学
  • 4 篇 弥散张量成像
  • 3 篇 各向异性扩散
  • 3 篇 脑变形
  • 3 篇 边缘检测算子
  • 3 篇 相位一致性
  • 3 篇 相位反对称
  • 3 篇 数据挖掘
  • 3 篇 特征提取
  • 3 篇 配准
  • 3 篇 计算机辅助诊断
  • 3 篇 超声

机构

  • 109 篇 复旦大学
  • 94 篇 上海市医学图像处...
  • 15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8 篇 上海康复器械工程...
  • 6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5 篇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
  • 4 篇 上海健康医学院
  • 4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3 篇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
  • 3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
  • 3 篇 云南大学
  • 2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2 篇 上海心脏电生理工...
  • 2 篇 jyvaskyla大学
  • 2 篇 上海电力学院
  • 2 篇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
  • 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
  • 2 篇 兴化市人民医院
  • 1 篇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
  • 1 篇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

作者

  • 24 篇 汪源源
  • 23 篇 李文生
  • 18 篇 宋志坚
  • 15 篇 wang yuanyuan
  • 13 篇 余锦华
  • 12 篇 郭翌
  • 12 篇 张晓彪
  • 11 篇 guo yi
  • 11 篇 li wen-sheng
  • 10 篇 谢涛
  • 8 篇 杨翠微
  • 8 篇 yang cuiwei
  • 8 篇 邬小玫
  • 8 篇 章琛曦
  • 8 篇 wu xiaomei
  • 8 篇 史勇红
  • 8 篇 li wensheng
  • 8 篇 孙崇璟
  • 8 篇 他得安
  • 7 篇 王满宁

语言

  • 1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大规模视觉语言模型的黑色素瘤诊断方法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报 2025年 第1期56卷 22-29页
作者: 赵家悦 李诗曼 章琛曦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数字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200032 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目的 开发一个基于大规模视觉语言模型的黑色素瘤诊断框架,并探讨该框架用于黑色素瘤诊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公开数据集Derm7pt,其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346例),验证集(161例)和测试集(320例)。提出了一个基于大规模视觉语言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镜经鼻蝶经终板入路暴露三脑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收藏 引用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5年 第1期22卷 31-34页
作者: 谢强 谢涛 孙崇璟 张晓彪 李文生 李泽阳 刘腾飞 柳双 陈品 杨翰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
目的通过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暴露终板,切开终板进入第三脑的解剖操作,探讨该入路的解剖特点。方法应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9例,模拟内镜经鼻经鞍结节蝶骨平台扩大入路,0°内镜观察视交叉上下间隙,暴露视交叉上方终板膜,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镜经鼻后床突鞍背切除垂体移位暴露脚间池和灰结节入路暴露第三脑的解剖研究
收藏 引用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5年 第2期22卷 188-192页
作者: 黄锦龙 谢涛 孙崇璟 张晓彪 李文生 李泽阳 刘腾飞 柳双 陈品 杨翰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200032 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目的 通过内镜经鼻后床突鞍背切除垂体移位暴露脚间池和经灰结节入路暴露第三脑的解剖操作,探讨该入路的解剖特点。方法 应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9例,模拟内镜后床突鞍背切除垂体移位后,应用0°内镜观察脚间池暴露情况,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神经内镜枕下中线入路暴露第四脑解剖研究
收藏 引用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5年 第1期22卷 26-30页
作者: 孙崇璟 陈品 谢涛 刘腾飞 柳双 杨乔乔 李文生 张晓彪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
目的通过解剖观察内镜下经枕下中线入路暴露第四脑的解剖结构,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方法使用9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标本,模拟神经内镜经枕下中线入路显露第四脑,观察解剖过程中的关键结构及暴露范围。结果该入路通过枕下正中直切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电标测系统中激动时刻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仪器仪表学报 2015年 第3期36卷 661-667页
作者: 王彦磊 杨翠微 余建国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 上海200433 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3
心电标测系统中除极波的激动时刻判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目前针对单极和双极信号的激动时刻提取方法还没有形成共识。本文总结和实现了现有的几种激动时刻提取算法,提出一种符合单双极信号生理意义的检验激动时刻提取准确性的判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松质骨超声背散射信号的谱信息熵判断方法
收藏 引用
声学学报 2016年 第3期41卷 281-286页
作者: 徐峰 许怿文 刘成成 他得安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 上海200433 复旦大学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在松质骨超声背散射评价的实际应用中,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接收到的信号中是否包含有效背散射信号是一个重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谱信息熵的背散射信号判断方法。对在体采集的984例成人跟骨处临床数据,采用该方法判断背散射信号的有效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希氏变换的超声基频算法估计骨小梁间距
收藏 引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5年 第2期30卷 319-327页
作者: 他得安 李颖 刘成成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 上海200433 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超声背散射信号对松质骨的微观结构极其敏感。骨小梁间距(Trabecular bone spacing,TbSp)是用于表征松质骨微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能从松质骨超声背散射信号中准确获得松质骨TbSp,本文提出了一种希尔伯特变换和基频估计法相结合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扩展有限元;牵拉;神经手术导航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3年 第1期32卷 38-45页
作者: 王巍伟 李萍 章琛曦 宋志坚 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200032 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脑组织牵拉变形严重影响神经导航系统(IGNS)术中导航的精确性及可靠性。建立脑组织线弹性生物力学模型,利用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矫正发生牵拉变形的生物力学模型。借助植入脑组织体模内的不锈钢标记物牵拉前后图像中位移定量分析X...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水平集的快速成型技术在颅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3年 第3期32卷 373-377页
作者: 章然 张子群 宋志坚 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目的探索利用水平集方法和快速原型技术得到颅骨缺损修复假体用于颅骨修复。方法基于有颅骨缺损的患者的CT数据,利用水平集方法结合病人脑组织信息得到完整的颅骨原始轮廓,还原出颅骨缺损部位信息,三维重建后应用三维打印机进行定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脑动静脉畸形Dyna 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图像融合
收藏 引用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6年 第5期33卷 873-878页
作者: 连宇茜 余锦华 汪源源 陈亮 宋剑平 史之峰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 上海200433 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200400
Dyna 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模态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三维Dyna CT可以提供动静脉畸形团的空间信息,而二维DSA可以提供判别动静脉的时间信息。为了同时显示动静脉及畸形团的位置关系,需要对这两种模态的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