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文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WoS)、PubMed英文数据库关于CSR的相关研究,应用CiteSpac...
详细信息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文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WoS)、PubMed英文数据库关于CSR的相关研究,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对数似然比(LLR)聚类对中、英文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858篇文献,国内文献1525篇,国外文献333篇。近十年国内CSR研究发文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国外呈缓步上升趋势。英文文献作者、机构合作紧密度高于中文文献作者及机构合作。中文文献获取9个聚类(推拿、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临床疗效、针刀、牵引、疗效、颈椎牵引及痹症)。英文文献获取7个聚类(关节置换术、颈椎病、神经根型、C_(5)神经根麻痹、保守治疗、退行性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突现词分析显示,中文文献2018年及以前主要采用保守方法治疗CSR,以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为主,并配合康复护理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2018年以后,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可使中医适宜技术更为规范的用于CSR治疗,且形式日趋多样;英文文献以外科手术治疗CSR为研究重点,且术式不断改进、优化,手术更为微创、高效。结论CSR相关研究目前依然是国内外研究热点,国外以外科手术对症治疗为研究重点,着重于不同术式改良及适用人群界定,国内倾向于采用保守方法整体施治;主张中医适宜技术的传承及发扬,以便使中医适宜技术更为规范的治疗CSR。
目的:探究俯卧位过伸法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老年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1例老年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1),对照组只接受PVP术,观察组在俯卧位过伸法手法复位的基础上结合PVP术。比较两组患者胸腰椎愈合效果、疼痛程度、胸腰椎功能及整体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90.32%vs 80.00%,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36.78±8.02 vs 42.21±9.10)、术后疼痛缓解时间(8.12±0.60 vs 9.98±0.83)、骨折愈合时间(70.36±10.47 vs 82.13±9.56)和骨水泥渗漏比例(3.23%vs 10.00%)均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升高(26.07±6.92 vs 25.14±8.60,P <0.05),伤椎楔变角(9.02±2.11 vs 9.85±3.26,P <0.05)和后凸Cobb角(8.96±3.47 vs 10.08±4.39,P <0.05)显著降低;两组患者的ODI评分(5.57±1.50 vs 8.32±1.36)、VAS评分(3.05±1.41 vs3.82±1.74)均降低,JOA评分(22.25±3.37 vs 19.41±2.64)均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佳(P <0.05)。结论:俯卧位过伸法手法复位结合PVP可促进老年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骨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