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理学
    • 6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海洋科学

主题

  • 1 篇 大气运动
  • 1 篇 预报模式
  • 1 篇 物理机制
  • 1 篇 海气背景
  • 1 篇 台风
  • 1 篇 高温干旱复合型极...
  • 1 篇 陆气耦合
  • 1 篇 第六次国际耦合模...
  • 1 篇 昼夜同步极端高温
  • 1 篇 白天-夜间复合型热...
  • 1 篇 数值预报
  • 1 篇 人工智能
  • 1 篇 主模态
  • 1 篇 摩羯
  • 1 篇 海洋模式
  • 1 篇 爆发式增强
  • 1 篇 日变化
  • 1 篇 北半球
  • 1 篇 综合预报
  • 1 篇 极端小时降水

机构

  • 5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上海市海陆气界面...
  • 2 篇 上海市海陆气界面...
  • 2 篇 上海长江河口湿地...
  • 2 篇 上海市海洋-大气相...
  • 1 篇 上海市气候中心
  • 1 篇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
  • 1 篇 上海市气候中心、中...
  • 1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1 篇 中国气象局-复旦大...
  • 1 篇 中国气象局上海城...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上海市海陆气界面...
  • 1 篇 中国民用航空华东...
  • 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作者

  • 2 篇 gao yanhong
  • 2 篇 高艳红
  • 1 篇 占瑞芬
  • 1 篇 步露蕾
  • 1 篇 xiaomeng huang
  • 1 篇 费建芳
  • 1 篇 张人禾
  • 1 篇 wu zhiwei
  • 1 篇 mu mu
  • 1 篇 蒋星亮
  • 1 篇 吴志伟
  • 1 篇 feng zhang
  • 1 篇 li jianduo
  • 1 篇 fei j
  • 1 篇 常美玉
  • 1 篇 马文龙
  • 1 篇 穆穆
  • 1 篇 唐樱歌
  • 1 篇 曾礼
  • 1 篇 tang yingge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市海陆气界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耦合加剧未来昼夜同步极端高温风险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5年 第4期55卷 1306-1319页
作者: 张楷文 战映旭 左志燕 步露蕾 常美玉 乔梁 上海市海陆气界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极地海-冰-气系统与天气气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上海200438 上海市气候中心 上海200030 中国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发实验室 上海200030
全球白天-夜间复合型热浪频发,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耦合在未来会显著放大纯白天型热浪的强度和频次,但其是否会影响未来白天-夜间复合型热浪的频次和内部结构还不清楚.利用CMIP6数据,本研究表明,耦合作用会导致1995~20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太平洋区域海洋中尺度数值预报及卫星高度计资料同化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5年 第3期55卷 936-954页
作者: 李志锦 费建芳 张人禾 蒋星亮 马文龙 程小平 刘磊 王桂华 陈长霖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大气科学研究院上海200438 上海市海陆气界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8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长沙410073
海洋中尺度环流主要表现为涡旋、涡丝和锋面等,其典型水平尺度约为100km,时间尺度为1个月量级.中尺度环流组成整个海洋环流动能主体,是海洋的“天”系统和海洋预报时长为天到月的主要对象.随着涡分辨数值模式、Argo浮标和卫星高度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进入南海后“爆发式”增强的原因及可预报性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5年 第4期55卷 1346-1350页
作者: 占瑞芬 冯杰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438 中国气象局-复旦大学海洋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 上海210044 上海市海陆气界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8
1引言近海台风加强,尤其是快速加强(rapid intensification,RI)过程,因其预警时效短,破坏力强,常常给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也给台风预报业务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理解近海台风加强的物理机制和可预报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半球夏季高温变率的主模态及其海背景
收藏 引用
科学学报 2024年 第6期47卷 841-855页
作者: 夏妍 梁萍 吴志伟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海陆气界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8 上海市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200030
极端高温热浪对全球人类栖息地构成持续且日益严重的威胁。目前,整个北半球高温热浪的主要空间模态及其相关的海洋和大背景仍不清楚。本文采用百年半球尺度站点观测资料,研究了北半球夏季高温变率的主模态及与其相联系的海背景。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预报带来新突破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4年 第34期69卷 5016-5019页
作者: 张峰 黄小猛 穆穆 秦博 李佳皓 上海市海陆气界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上海200438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预报不仅是国际科学前沿领域,也具有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目前的数值天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NWP)范式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通过求解描述大运动的偏微分方程来推断未来大状态,且针对未来几天的预报往往需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东地区主要地形因子对极端小时降水峰型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科学学报 2023年 第3期46卷 369-379页
作者: 曾礼 高艳红 张果 李剑铎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438 上海市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上海200438 上海市海陆气界面过程和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438 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上海200438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在全球持续增温的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利用华东315个象台站2011—2018年的小时观测数据,按照降水日峰值特征将华东地区极端小时降水分为单峰型和多峰型,基于多尺度地理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中下游平原2022年高温干旱复合型极端事件的影响因子分析
收藏 引用
科学学报 2024年 第4期47卷 533-540页
作者: 唐樱歌 刘伟 高艳红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438 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 上海200335 上海市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上海200438 上海市海陆气界面过程和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8 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上海200438
基于ERA5和ERA5-LAND再分析资料,利用水量平衡分解法,将净降水量(降水量减蒸发量,P-E)的变化分解为热动力贡献、热力学贡献和涡动贡献,分析了2022年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极端干旱事件的机理和演变过程,并将其与2013年同样发生在长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