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6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2 篇 文学
    • 5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5 篇 法学
    • 8 篇 民族学
    • 7 篇 社会学
  • 4 篇 工学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5 篇 语法化
  • 4 篇 汉藏语
  • 3 篇 历史层次
  • 3 篇 吴语
  • 3 篇 词汇化
  • 3 篇 安多藏语
  • 3 篇 自然音变
  • 3 篇 演变
  • 2 篇 鱼韵
  • 2 篇 古兰经
  • 2 篇 音变
  • 2 篇 注释
  • 2 篇 切韵
  • 2 篇 侯韵
  • 2 篇 任指句
  • 2 篇 人类元音系统演化
  • 2 篇 喀喇汗王朝
  • 2 篇 语言接触
  • 2 篇 传承
  • 2 篇 中亚

机构

  • 55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30 篇 上海高校比较语言...
  • 4 篇 大连民族学院
  • 4 篇 右江民族医学院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上海高校比较语言...
  • 2 篇 香港科技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
  • 2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
  • 1 篇 绍兴文理学院
  • 1 篇 上海市高校比较语...
  • 1 篇 毕节学院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1 篇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
  • 1 篇 上海上海高校比较...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4 篇 潘悟云
  • 10 篇 郑伟
  • 9 篇 张谊生
  • 6 篇 王双成
  • 6 篇 江荻
  • 5 篇 巴丹
  • 4 篇 yun jian
  • 4 篇 jiang di
  • 4 篇 云健
  • 3 篇 zhang yisheng
  • 2 篇 zheng wei
  • 2 篇 zhang yi-sheng
  • 2 篇 wang shuangcheng
  • 2 篇 赵明鸣
  • 2 篇 李思旭
  • 2 篇 ba dan
  • 1 篇 王弘治
  • 1 篇 pan wuyun
  • 1 篇 沈瑞清
  • 1 篇 刘泽民

语言

  • 5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师范大学语言所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5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汉语中古音
收藏 引用
语言研究 2013年 第2期33卷 1-7页
作者: 潘悟云 张洪明 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上海师范大学
文章指出《切韵》代表七世纪前后洛阳、南京的书音系统,介绍了《切韵》的音系结构,讨论了它与上古音、近古音的关系,以及它在语音史研究中的作用。
来源: 评论
青海西宁方言的给予类双及物结构
收藏 引用
方言 2011年 第1期33卷 14-19页
作者: 王双成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上海
本文主要讨论西宁方言给予类双及物结构的句法特点,并利用民族语材料讨论西宁方言和民族语的接触影响。
来源: 评论
“更”字比较句中多项比较的程序与格式
收藏 引用
世界汉语教 2009年 第4期23卷 443-456页
作者: 张谊生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具有三个或多个次第比较项的"更"字句,都是包含多次两项比较的复句。由于比较基点不同,可以构成顺向递较、逆向递较和交互递较三种格式。含有分较和同较的多项比较句并不是真正的多项次第比较式。多项次第比较式包含兼较、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论双音化在语法化中双重作用的句法位置
收藏 引用
世界汉语教 2011年 第2期25卷 193-206页
作者: 李思旭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本文探讨了韵律层面的"双音化"、句法层面的"句法位置"和语法化中的"词汇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阐释了构词层面和句法层面双音化的实质,结合词汇化理论及已有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双音化在句法层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切韵》重纽字在汉台关系词中的反映
收藏 引用
民族语文 2013年 第4期 28-36页
作者: 郑伟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200234
本文指出,除了梵汉对音、朝鲜译音和汉越音等材料,重纽三、四等韵的对立还能在汉泰关系词、壮语方言里得到印证。材料显示,重纽三等字的表现有:(1)带-r-或-l-介音,(2)韵母元音偏央后,或读合口韵母,(3)主元音低化为[a];重纽四等则读[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藏语与澳泰语中的“死”
收藏 引用
民族语文 2011年 第6期 3-8页
作者: 潘悟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200234 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本文通过历史比较,论证"死"一词在汉藏语与澳泰语中同源。
来源: 评论
“绝对X”的功能扩展与错位兼容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大学报(社会科版) 2009年 第6期31卷 44-50页
作者: 张谊生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上海200234
近年来"绝对"的搭配范围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绝对X"偏正短语呈迅速扩展的趋势,在结构上既有状中式又有定中式、在功能上既有谓词性又有体词性、在组合上既可以是向心的也可以是离心的,而且还存在着大量同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吴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兼论汉语南部方言的形成模式
收藏 引用
方言 2009年 第3期31卷 193-203页
作者: 潘悟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上海200234
本文提出语言接触的两种重要的模式:海口模式与上海模式。上海模式的特点,是原住民具有文化强势,外来的移民人数虽然多,也要接受原住民的语言。海口模式的特点,是移民具有文化强势,他们的人数虽然少,但是语言强势迫使原住民接受他们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
收藏 引用
民族语文 2010年 第1期 3-12页
作者: 潘悟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上海200234 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本文讨论历史的真时音变在各亲属语言中的地理视时分布,以及自然音变、音变链、音变链类型等概念。并以"四"、"夜"、"田"等为例,讨论/l/型音变链和与之相关的自然音变规则,以及从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永乐本《西番馆杂字》中见汉藏语言的性质
收藏 引用
民族语文 2010年 第2期 31-37页
作者: 王弘治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上海200234 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本文以永乐本《西番馆杂字》为中心,考察了藏汉对音的音韵特征,认为《西番馆杂字》中记录的汉语并非传统认为的明代北京话,藏语也非安多文语。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