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06 篇 期刊文献
  • 42 篇 会议
  • 6 件 标准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5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24 篇 工学
    • 28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98 篇 软件工程
    • 46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机械工程
    • 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土木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 篇 公安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74 篇 管理学
    • 7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5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理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25 篇 软件测试
  • 18 篇 云计算
  • 13 篇 petri网
  • 12 篇 网络安全
  • 11 篇 测试用例
  • 11 篇 信息安全
  • 9 篇 web应用
  • 8 篇 大数据
  • 7 篇 软件质量
  • 7 篇 性能测试
  • 7 篇 深度学习
  • 7 篇 列存储
  • 6 篇 建模
  • 6 篇 本体
  • 5 篇 标准化
  • 5 篇 计算机
  • 5 篇 p2p
  • 5 篇 抽象语法树
  • 5 篇 机器学习
  • 4 篇 验证

机构

  • 200 篇 上海市计算机软件...
  • 86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50 篇 南京大学
  • 45 篇 上海大学
  • 44 篇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
  • 37 篇 东华大学
  • 29 篇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
  • 22 篇 复旦大学
  • 22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9 篇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
  • 18 篇 上海市计算机软件...
  • 15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10 篇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
  • 7 篇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 篇 上海计算机软件评...
  • 4 篇 上海软中信息技术...
  • 4 篇 同济大学
  • 4 篇 北京邮电大学

作者

  • 59 篇 虞慧群
  • 53 篇 蔡立志
  • 38 篇 杨根兴
  • 35 篇 范贵生
  • 26 篇 刘振宇
  • 26 篇 缪淮扣
  • 14 篇 刘国华
  • 13 篇 刘晓强
  • 12 篇 陈敏刚
  • 11 篇 高洪皓
  • 10 篇 陈丽琼
  • 10 篇 张春柳
  • 9 篇 曾红卫
  • 8 篇 宋巍
  • 7 篇 胡芸
  • 7 篇 姜旭
  • 7 篇 陈文捷
  • 7 篇 熊琭
  • 7 篇 童维勤
  • 6 篇 乐嘉锦

语言

  • 35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是计算机软件测评重点实验室"
355 条 记 录,以下是311-320 订阅
排序:
基于构件的测试脚本复用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年 第4期26卷 1323-1326页
作者: 吴立松 杨根兴 蔡立志 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200237 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112
研究了自动化测试脚本及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提出一个测试脚本构件模型TSCM。该模型结合测试脚本特性,在借鉴现行软件构件模型基础上加入构件连接子增强测试脚本构件的独立性和可复用性。设计了TSCM模型的XML框架,实现了测试脚本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Object-Z规格说明的集成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收藏 引用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 第1期15卷 60-65页
作者: 朱义毅 缪淮扣 唐新香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上海200072 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112
形式化方法具有精确的描述性和很强的抽象性.用形式化方法描述规格说明,避免了在需求分析阶段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细节的详细描述,同时又避免了一般建模方法中的模糊性和歧义性.针对组件系统的集成测试产生测试用例,提出一种使用Object-Z...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Web应用软件的质量评价技术研究
Web应用软件的质量评价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与移动计算、栅格、智能化高级论坛
作者: 刘振宇 蔡立志 杨根兴 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
通过对Web应用软件的特点和质量进行分析,研究了使用者度量对Web应用软件的质量评价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适用于Web应用软件质量要素及其相应的度量元,引入传统的测试方式来获取相关质量所需度量元,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模型,最后结合相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两两组合测试的FIT框架扩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9年 第1期26卷 120-123页
作者: 林辉 杨根兴 蔡立志 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200237 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114
优秀的软件开发过程需要协作和沟通,集成测试框架FIT(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Test)就是一个用于增强交流和协作的工具。FIT创建了一个在客户和程序员之间的反馈循环。在集成测试框架FIT的基础上,研究软件测试用例的选择和生成,并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报文间隔抖动的网络隐蔽通道信息传递速率估算
基于报文间隔抖动的网络隐蔽通道信息传递速率估算
收藏 引用
第六届中国信息和通信安全学术会议(CCICS'2009)
作者: 姚立红 訾小超 程启宇 潘理 李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网络隐蔽通道的存在给网络系统造成了严重安全威胁,网络隐蔽通道中的信息传递速率则揭示了其安全威胁程度。本文分析基于报文时间间隔的网络隐蔽通道中的信息传递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信息传递速率的计算方法,并估算出在特定网络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Petri网的服务组合故障诊断与处理
基于Petri网的服务组合故障诊断与处理
收藏 引用
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软件与应用学术会议(NASAC2009)
作者: 范贵生 虞慧群 陈丽琼 刘冬梅 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0237 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0237 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上海,201112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上海,200235
服务组合是实现服务增值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已广泛使用于一些关键的应用。对这些应用而言,故障后能迅速而有效地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有的服务组合很少考虑服务的故障诊断及其故障处理方法,导致服务组合在运行时出现失败的概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对象软件多态交互的测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 2008年 第14期34卷 29-31页
作者: 陈达丽 杨根兴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35
在面向对象软件测试领域,合理选择测试用例集合,覆盖复杂的多态交互情形,一直是软件测试研究的热点。该文基于pair-wise测试理论,提出一种选择测试用例的贪心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地筛选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并介绍了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系统安全性分析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 2008年 第4期19卷 879-887页
作者: 曹晓梅 俞波 陈贵海 任丰原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200433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北京100084
正确的节点位置信息是传感器网络构建和维护、监测事件定位、目标跟踪等模块实现的前提和基础.节点的定位过程极易受到各种攻击,在资源受限的传感器网络中,如何安全、有效地获取节点位置信息,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安全问题.着重分析了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Web的测试工具集成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8年 第9期25卷 73-75页
作者: 黄燕 张绍华 秦辉 丁志刚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上海201112 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112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工具网络化集成方案:在视图层、控制层、模型层、测试工具管理层和测试工具服务层五层结构框架上,运用数据封装技术、功能封装技术实现了对测试工具的封装集成。在对PolySpace、CodeTest等测试工具的集成中得到了应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隐蔽通道的信息传递模型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 2008年 第11期36卷 2216-2219页
作者: 姚立红 訾小超 李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 上海200240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3
隐蔽通道的存在给信息系统的保密性造成了严重威胁,其信息传递机理研究是实施隐蔽通道检测与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首先将安全系统解释成带有信号调制能力的通信信道,将信息传递过程类比成常规通信过程,研究了相应的通信要素(编码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