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15 篇 期刊文献
  • 53 篇 会议
  • 2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6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0 篇 工学
    • 25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0 篇 水利工程
    • 37 篇 农业工程
    • 2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6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电气工程
    • 5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4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建筑学
  • 184 篇 理学
    • 97 篇 生态学
    • 41 篇 大气科学
    • 37 篇 化学
    • 9 篇 生物学
    • 4 篇 物理学
  • 142 篇 农学
    • 9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1 篇 畜牧学
    • 5 篇 作物学
    • 4 篇 植物保护
    • 4 篇 林学
    • 3 篇 兽医学
    • 3 篇 水产
  • 26 篇 管理学
    • 24 篇 公共管理
  • 14 篇 医学
    • 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6 篇 经济学
    • 4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23 篇 厌氧消化
  • 20 篇 吸附
  • 15 篇 饮用水
  • 15 篇 土壤
  • 12 篇 抗生素
  • 12 篇 影响因素
  • 11 篇 挥发性有机物
  • 11 篇 膜污染
  • 10 篇 重金属
  • 10 篇 新污染物
  • 10 篇 预测模型
  • 8 篇 剩余污泥
  • 8 篇 高级氧化
  • 8 篇 微生物群落
  • 8 篇 微塑料
  • 8 篇 胞外聚合物
  • 7 篇 水处理
  • 7 篇 高通量测序
  • 7 篇 活性炭
  • 7 篇 催化氧化

机构

  • 419 篇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
  • 311 篇 同济大学
  • 108 篇 东华大学
  • 45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3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0 篇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
  • 28 篇 湖南农业大学
  • 26 篇 暨南大学
  • 25 篇 上海市环境保护化...
  • 23 篇 上海大学
  • 22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9 篇 湖南畜禽安全生产...
  • 17 篇 国家环境保护化工...
  • 14 篇 崇明生态研究院
  • 14 篇 上海市污染控制与...
  • 13 篇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
  • 13 篇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 12 篇 复旦大学
  • 12 篇 宿州学院

作者

  • 44 篇 何品晶
  • 40 篇 吕凡
  • 37 篇 章骅
  • 35 篇 修光利
  • 28 篇 邵立明
  • 27 篇 于水利
  • 19 篇 印遇龙
  • 18 篇 赵由才
  • 17 篇 谢学辉
  • 17 篇 黄正旭
  • 16 篇 甄广印
  • 15 篇 周振
  • 14 篇 陈泉源
  • 14 篇 李瑞
  • 14 篇 高伟
  • 14 篇 陆雪琴
  • 13 篇 仇俊杰
  • 12 篇 刘娜
  • 12 篇 吴志根
  • 12 篇 周涛

语言

  • 6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所"
67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水环境中微塑料与抗生素的相互作用及混凝和高级氧化法去除复合污染特性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 2025年 第1期37卷 124-132页
作者: 李勉墨 隋铭皓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随着人们对饮用水安全的关注日益提升,微塑料和抗生素作为水中的新兴污染物也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微塑料和抗生素不仅自身会污染环境水体、危害水生动物安全和人体健康,二者同时存在于水环境中还可能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进行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覆盖对西北地区填埋场恶臭释放的影响——现场监测与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5年 第2期45卷 882-891页
作者: 徐翔宇 邵立明 王玉婧 吕凡 章骅 何品晶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上海200092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上海200092
为探明西北黄土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释放状况和黄土覆盖的控制效果,选择该地区填埋场中4种代表不同时期和不同覆盖状态的释放面源,现场测定表面恶臭释放速率,均值结果为未覆盖新形成垃圾填埋面5915μg/(m^(2)·h)、新形成黄土覆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易腐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理化性质及VOCs分子特征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 2023年 第3期74卷 1275-1285页
作者: 黄玉龙 吕凡 仇俊杰 章骅 何品晶 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上海200092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上海200092
解析了易腐垃圾厌氧消化沼液(ADLD)理化性质及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分子特征与关联性,以期为沼液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性质依据。研究发现,沼液理化指标的季节性差异较小,各沼液的差异较大。不同离子在沼液中的存在形式不同。沼液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微曝气抑制黑臭底泥污染释放的效果
收藏 引用
中国给水排水 2025年 第5期41卷 102-107页
作者: 李婷婷 周政 柴晓利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0092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所 上海200092
为了了解超微曝气在黑臭水体修复中对内源污染物释放的抑制效果,采用小试分析了超微曝气和鼓风曝气对底泥上覆水水质、复氧速率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能够削减黑臭底泥中内源污染物TOC、NH_(3)-N的浓度,削减率分别为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垃圾焚烧飞灰水洗后三种固液分离方法参数比较及优化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 2023年 第4期74卷 1712-1723页
作者: 王瑞恒 何品晶 吕凡 章骅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0092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上海200092
为探究垃圾焚烧飞灰水洗后的最佳固液分离方式和工艺参数,将6种飞灰样品以3 L·kg^(-1)液固比水洗后,分别采用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和抽滤3种方式固液分离,依据上清液/滤液浊度和总固体(TS)浓度、泥饼含水率和毛细吸水时间等指标,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改性金属有机框架光催化剂制备及水处理效能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 第10期51卷 1527-1533页
作者: 宁荣盛 黎雷 于水利 袁江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0092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上海200092
采用简单的多级搅拌方法,利用AgCl对金属有机框架(MOF)光催化剂(MIL-100(Fe))进行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表征手段,证明了新型异质结材料(AgCl/MIL-100(Fe))的成功制备。以磺胺假二嘧啶(SMZ)作为目标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寒旱地区填埋场调蓄池新鲜渗滤液稳定化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3年 第4期43卷 1765-1772页
作者: 束寅慧 邵立明 邓樱桃 吕凡 章骅 何品晶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0092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上海200092
为探索寒旱地区填埋场渗滤液实现生物稳定化的简便方法,本试验选择3种代表不同填埋龄期水质特征的渗滤液,在模拟调蓄池的厌氧环境中,按照4因素、3水平的正交规则,试验评估了渗滤液浓度(3.8,15.4,64.0g-COD/L)、污泥接种量(1,2,4g-VS/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相关标准的思考和建议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3年 第21期68卷 2756-2761页
作者: 王玉婧 吕凡 康心悦 章骅 何品晶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0092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上海200092
填埋是全球垃圾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式之一^([1]).在我国,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原生垃圾填埋占比逐渐降低,但在部分地区,填埋仍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2021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量约占无害化处理量的21%,西部和东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核催化位低温高效脱除氮氧化物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3年 第7期68卷 713-715页
作者: 曲韦烨 马臻 唐幸福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200438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上海200092
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x)是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PM_(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1]).控制NOx的排放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持续改善大气品质和环境质量的重大战略需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境水体中腐殖酸与共存物的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 2023年 第7期35卷 1018-1029页
作者: 周春地 隋铭皓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上海200092
腐殖酸(humic acid,HA)凭借着其赋存特性和独特的化学活性在环境治理领域备受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共存反应体系中,HA不可避免的与共存物相互作用,进而使反应体系变得复杂,结果导向与预期不同。因此,研究HA与共存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