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6 篇 期刊文献
  • 2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3 篇 工学
    • 39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6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5 篇 生物工程
    • 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8 篇 医学
    • 1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 篇 临床医学
    • 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1 篇 教育学
    • 11 篇 教育学
  • 7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2 篇 化学
  • 7 篇 农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园艺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2 篇 乳酸菌
  • 8 篇 牛樟芝
  • 7 篇 嗜热链球菌
  • 7 篇 胞外多糖
  • 6 篇 益生菌
  • 6 篇 植物乳杆菌
  • 5 篇 炎症性肠病
  • 5 篇 双歧杆菌
  • 5 篇 教学改革
  • 4 篇 食品标准与法规
  • 4 篇 胆盐水解酶
  • 4 篇 黄酒
  • 4 篇 固态发酵
  • 4 篇 多糖
  • 4 篇 结构
  • 4 篇 降胆固醇
  • 3 篇 发酵
  • 3 篇 双功能谷胱甘肽合...
  • 3 篇 异源表达
  • 3 篇 教学评价

机构

  • 102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6 篇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
  • 4 篇 扬州市扬大康源乳...
  • 4 篇 云南猫哆哩集团食...
  • 4 篇 上海金枫酒业股份...
  • 2 篇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
  • 1 篇 味易威德香精香料...
  • 1 篇 石家庄君乐宝乳业...
  • 1 篇 乳业生物技术国家...
  • 1 篇 河北科技大学
  • 1 篇 云南猫哆哩集团有...
  • 1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 篇 江南大学
  • 1 篇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
  • 1 篇 南昌大学
  • 1 篇 扬州大学
  • 1 篇 江苏省乳业生物工...
  • 1 篇 山东省内分泌与代...

作者

  • 104 篇 艾连中
  • 76 篇 夏永军
  • 65 篇 王光强
  • 57 篇 熊智强
  • 49 篇 张汇
  • 49 篇 ai lianzhong
  • 33 篇 xia yongjun
  • 32 篇 zhang hui
  • 28 篇 wang guangqiang
  • 24 篇 xiong zhiqiang
  • 19 篇 宋馨
  • 19 篇 ai lian-zhong
  • 13 篇 wang guang-qiang
  • 13 篇 xia yong-jun
  • 13 篇 赖凤羲
  • 10 篇 song xin
  • 9 篇 刘晓凤
  • 8 篇 xiong zhi-qiang
  • 8 篇 杨昳津
  • 6 篇 衣振伟

语言

  • 10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奶粉不同加工阶段的微生物多样性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奶粉不同加工阶段的微生物多样性
收藏 引用
第十三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作者: 李盈盈 王光强 夏永军 张汇 艾连中 熊智强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093
应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某品牌奶粉加工过程中四个阶段(原料奶、湿混奶、浓奶和奶粉)进行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结构多样性研究,明确了奶粉不同加工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差异及其微生物类群.结果表明,原奶阶段与湿混奶、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牛樟芝小分子活性成分细胞功能研究
牛樟芝小分子活性成分细胞功能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作者: 衣振伟 张悦 王光强 熊智强 艾连中 夏永军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0093
牛樟芝是台湾的一种稀有的食用和药用真菌,大量研究表明,牛樟芝含有的活性成分在抗癌、降血糖、降血压、抗炎症、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牛樟芝固态发酵产物进行分离提取出活性成分,研究其对于HepG2、HT-29细胞...
来源: 评论
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及其功能活性研究
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及其功能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三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作者: 赵笑笑 王光强 夏永军 张汇 艾连中 熊智强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093
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健康的重要指示菌,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等生理功能.本实验采用添加莫匹罗星的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结合双歧杆菌特异性引物PCR鉴定法,从婴幼儿粪便中筛选鉴定出5株双歧杆菌,即短双歧杆菌AR667、长双歧杆菌AR6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益生菌对DS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益生菌对DS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三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作者: 陈燕 王光强 张汇 熊智强 艾连中 夏永军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093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寻找新的高效安全的 IBD 治疗方法势在必行。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已被人们熟知,某些菌株可代谢产生多种物质从而在体内能发挥抗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乳杆菌AR307活性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
植物乳杆菌AR307活性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
收藏 引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
作者: 冯小婉 张汇 赖凤羲 熊智强 艾连中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目的:分离纯化植物乳杆菌AR307胞外多糖,比较纯化后各组分抗氧化性和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筛选出活性好的组分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 S-400 HR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两种纯多糖LPE-1和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乳酸菌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的功能分析及异源表达
乳酸菌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的功能分析及异源表达
收藏 引用
第十三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作者: 孔令慧 王光强 夏永军 张汇 艾连中 熊智强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093
还原型谷胱甘肽(γ-glutamyl-L-cysteinylglycine,GSH)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非蛋白琉基化合物.GSH作为体内主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剂,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GSH生物合成一般通过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牛樟芝发酵碎红茶及其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工业微生物 2018年 第1期48卷 14-21页
作者: 刘晓凤 王召初 高昊峰 张尧 王光强 熊智强 张汇 艾连中 夏永军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 味易威德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201108
牛樟芝是一种具有良好护肝功能的高等药用真菌,且具有浓郁的芳香。本文利用牛樟芝对碎红茶进行发酵,分析牛樟芝发酵茶风味特征以及对HepG 2细胞酒精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青稞等淀粉质辅料能够促进牛樟芝在碎红茶上的生长。GC-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脱皮与不脱皮青稞酿造营养黄酒风味差异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工业微生物 2018年 第3期48卷 9-16页
作者: 黄月 杨昳津 邱华振 艾连中 王光强 熊智强 张汇 俞剑燊 胡健 夏永军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 上海金枫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200120
以青稞为原料酿造新型黄酒,为研究原料脱皮与否对新型黄酒风味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脱皮青稞黄酒、不脱皮青稞黄酒及青稞麸皮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未脱皮青稞黄酒中香气物质总量为71 134.67μg/L;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乳杆菌AR307活性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
植物乳杆菌AR307活性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
收藏 引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作者: 冯小婉 张汇 赖凤羲 熊智强 艾连中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 200093
目的:分离纯化植物乳杆菌AR307胞外多糖,比较纯化后各组分抗氧化性和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筛选出活性好的组分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 S-400 HR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两种纯多糖LPE-1...
来源: 评论
嗜热链球菌S-3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工业微生物 2018年 第4期48卷 1-4页
作者: 徐致远 艾连中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 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6
本文从传统乳制品中筛选出一株产粘能力强的嗜热链球菌S-3,其发酵的酸奶粘度和保水性优于不产粘菌株及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发酵乳。该菌株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协同发酵具有优势互补的效果,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粘度高的酸奶。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