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6 篇 期刊文献
  • 2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3 篇 工学
    • 39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6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5 篇 生物工程
    • 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8 篇 医学
    • 1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 篇 临床医学
    • 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1 篇 教育学
    • 11 篇 教育学
  • 7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2 篇 化学
  • 7 篇 农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园艺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2 篇 乳酸菌
  • 8 篇 牛樟芝
  • 7 篇 嗜热链球菌
  • 7 篇 胞外多糖
  • 6 篇 益生菌
  • 6 篇 植物乳杆菌
  • 5 篇 炎症性肠病
  • 5 篇 双歧杆菌
  • 5 篇 教学改革
  • 4 篇 食品标准与法规
  • 4 篇 胆盐水解酶
  • 4 篇 黄酒
  • 4 篇 固态发酵
  • 4 篇 多糖
  • 4 篇 结构
  • 4 篇 降胆固醇
  • 3 篇 发酵
  • 3 篇 双功能谷胱甘肽合...
  • 3 篇 异源表达
  • 3 篇 教学评价

机构

  • 102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6 篇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
  • 4 篇 扬州市扬大康源乳...
  • 4 篇 云南猫哆哩集团食...
  • 4 篇 上海金枫酒业股份...
  • 2 篇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
  • 1 篇 味易威德香精香料...
  • 1 篇 石家庄君乐宝乳业...
  • 1 篇 乳业生物技术国家...
  • 1 篇 河北科技大学
  • 1 篇 云南猫哆哩集团有...
  • 1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 篇 江南大学
  • 1 篇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
  • 1 篇 南昌大学
  • 1 篇 扬州大学
  • 1 篇 江苏省乳业生物工...
  • 1 篇 山东省内分泌与代...

作者

  • 104 篇 艾连中
  • 76 篇 夏永军
  • 65 篇 王光强
  • 57 篇 熊智强
  • 49 篇 张汇
  • 49 篇 ai lianzhong
  • 33 篇 xia yongjun
  • 32 篇 zhang hui
  • 28 篇 wang guangqiang
  • 24 篇 xiong zhiqiang
  • 19 篇 宋馨
  • 19 篇 ai lian-zhong
  • 13 篇 wang guang-qiang
  • 13 篇 xia yong-jun
  • 13 篇 赖凤羲
  • 10 篇 song xin
  • 9 篇 刘晓凤
  • 8 篇 xiong zhi-qiang
  • 8 篇 杨昳津
  • 6 篇 衣振伟

语言

  • 10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提高双歧杆菌耐氧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1年 第2期57卷 129-133页
作者: 杨淼 宋馨 刘欣欣 夏永军 艾连中 熊智强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
双歧杆菌作为一类重要的益生菌,其菌体及代谢产物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由于双歧杆菌自身缺少高效的活性氧清除机制,导致对氧敏感。在生产加工及储存过程中,双歧杆菌不可避免的遭受氧胁迫,为保持其高活性并发挥益生功效,增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系统案例法在“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创新实践
收藏 引用
食品工业 2021年 第7期42卷 266-269页
作者: 张汇 熊智强 艾连中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
工程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是中国工程教育环节中缺失的一环,系统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加工生产线的思维下集成不同机械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实现食品工程专业课程的"落地式"教学。从改革现状、创新思路、方案集成和考核评价4个方面系统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与探索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8年 第1期54卷 112-114页
作者: 王光强 夏永军 艾连中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10000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其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而食品标准与法规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底线,为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食品标准与法规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但按照传统的方法教授此门课程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指导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验的思考与体会
收藏 引用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 第15期 213-214页
作者: 熊智强 张汇 艾连中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0093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论文选题、实验研究和论文撰写三个方面,阐述了指导上海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一些体会,旨在为指导毕业论文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来源: 评论
干酪乳杆菌LC2W胞外多糖生物合成基因簇启动子的鉴定
收藏 引用
工业微生物 2020年 第4期50卷 1-5页
作者: 杜心恬 宋馨 刘欣欣 夏永军 艾连中 熊智强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
干酪乳杆菌LC2W是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益生乳酸菌,其胞外多糖具有独特的物化特性和益生活性,应用潜力巨大。但LC2W胞外多糖(EPS)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研究较少,其核心元件启动子尚未明确。为鉴定干酪乳杆菌LC2W中eps基因簇的启动子,本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案例开展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改革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0年 第5期56卷 141-144页
作者: 王光强 赖凤羲 张汇 艾连中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
由于目前的培养和市场需求出现脱节,亟需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而功能性食品课程的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针对功能性食品在讲授中存在内容多而陈旧、枯燥乏味且难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我们结合授课对象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体系优化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0年 第5期56卷 130-132,144页
作者: 刘欣欣 王光强 艾连中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200093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0093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加工、销售以及开发利用各环节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是食品安全相关人才培养过程中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但是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生物学”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与实践
收藏 引用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 第48期 85-88页
作者: 杨昳津 艾连中 夏永军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200093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0093
针对传统线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微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践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线上教学资源库,与线下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同时利用翻转课堂、热点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微生物学”课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4种胆盐水解酶在发酵乳杆菌AR497中的异源表达
收藏 引用
食品与机械 2020年 第1期36卷 56-60页
作者: 印伯星 石俊康 孔令慧 杨仁琴 艾连中 熊智强 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省乳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扬州225004 扬州市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225004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200093 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200093
为提高发酵乳杆菌耐胆盐能力,将植物乳杆菌AR113来源的4种BSH基因(BSH1、BSH2、BSH3和BSH4)转化至发酵乳杆菌AR497中进行表达。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来源的4种BSH同功酶异源表达可提高发酵乳杆菌的耐胆盐能力。在2.0mg/mL甘氨脱氧胆酸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嗜热链球菌S-3和AR333的gal-lac操纵子分析
嗜热链球菌S-3和AR333的gal-lac操纵子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作者: 吕泽轩 宋馨 艾连中 熊智强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嗜热链球菌是一种重要的同型发酵乳酸菌,在乳品工业中作为发酵剂被广泛应用。本研究从中国传统乳制品中分离到野生型半乳糖利用阴性(Gal)嗜热链球菌AR333和半乳糖利用阳性(Gal)嗜热链球菌S-3。为了解菌株AR333与S-3半乳糖利用差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