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6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9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6 篇 医学
    • 54 篇 临床医学
    • 1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8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中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题

  • 24 篇 小鼠
  • 22 篇 小家鼠
  • 7 篇 淋巴细胞
  • 6 篇 l783
  • 6 篇 白血病
  • 5 篇 l6565
  • 5 篇 血癌
  • 5 篇 增生反应
  • 5 篇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4 篇 脾细胞
  • 4 篇 白细胞
  • 4 篇 超薄切片
  • 4 篇 抑制作用
  • 4 篇 srs
  • 4 篇 白血病病毒
  • 4 篇 可移植性
  • 3 篇 脾脏
  • 3 篇 基因互作
  • 3 篇 瘤细胞
  • 3 篇 病理学

机构

  • 40 篇 上海第一医学院
  • 16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11 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
  • 7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4 篇 吉林大学
  • 3 篇 长治医学院
  • 3 篇 东南大学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3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3 篇 大连医科大学
  • 2 篇 西安医学院
  • 2 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2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2 篇 福建医科大学
  • 2 篇 延边大学
  • 2 篇 成都泰盟软件有限...
  • 2 篇 皖南医学院

作者

  • 19 篇 程立
  • 12 篇 黄春妹
  • 11 篇 何球藻
  • 8 篇 姚璐
  • 8 篇 季文琴
  • 8 篇 戴星
  • 7 篇 dai xing
  • 7 篇 吴厚生
  • 7 篇 殷莲华
  • 6 篇 yao lu
  • 5 篇 单易非
  • 5 篇 马巍
  • 5 篇 郑葆芬
  • 5 篇 朱益栋
  • 5 篇 谢琪
  • 5 篇 吴正泉
  • 4 篇 金惠铭
  • 4 篇 张党锋
  • 4 篇 ma wei
  • 4 篇 陈伟俊

语言

  • 9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
9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高等院校机能实验室建设标准的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5年 第3期41卷 619-624页
作者: 范小芳 金宏波 李英博 胡浩 于利 王玉芳 王慷慨 余华荣 宋德懋 严钰锋 黄武 董为人 龚永生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机能实验教学工作委员会 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组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实验教学中心 浙江温州325035 哈尔滨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机能实验室 重庆400016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陕西西安710061 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辽宁锦州121001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机能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机能实验教学中心 湖南长沙410000 北京大学医学部机能实验室 北京100083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上海200032 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101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广州510515
新时代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机能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起着关键作用。基于国内高等院校机能实验教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特别是不同地区和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0年 第10期36卷 1897-1901页
作者: 樊碧娆 姚伟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100034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北京100083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引起的冠心病、脑梗死和外周血管病等疾病,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1],同时也是以脂质代谢紊乱、内皮不完整、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及斑块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疾病[2]。在AS病变演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s)在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理学 2023年 第6期75卷 799-816页
作者: 张玉 赵芯仪 谢文俊 张伊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西安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西安710061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s, MAMs)即线粒体和内质网之间的膜接触位点,是两个细胞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微区域,参与调控钙稳态、线粒体形态与功能、脂质代谢以及自噬等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在单侧输尿管结扎小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英文)
收藏 引用
生理学 2016年 第2期68卷 157-164页
作者: 邵德翠 缪乃俊 李佳嘉 皖南医学院细胞电生理实验室 芜湖241002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上海200032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芜湖241002
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spliced 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S)是内质网应激关键信号分子。有研究表明XBP1S在肾脏系膜细胞具有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作用,而氧化应激是肾纤维化发生发展重要因素。缬沙坦(valsartan)具有改善肾纤维化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型柠檬酸钙骨水泥的研制及抗压强度和生物相容性评价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 第5期38卷 674-678页
作者: 戴星 蔡青春 郭池华 韩学哲 马巍 姚璐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陕西西安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陕西西安710061
目的选择新鲜牡蛎壳为原料,制备生物型柠檬酸钙骨水泥,探讨其抗压强度和生物相容性,为临床上应用该材料提供初步的实验基础。方法利用天然牡蛎壳,制备生物型柠檬酸钙骨水泥,检测该材料的抗压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测定其在模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鼠肝浸液对体外淋巴细胞增生反应的抑制作用
收藏 引用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82年 第5期 344-350页
作者: 吴厚生 谢琪 顾金兰 何球藻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小鼠胚胎、新生和成年小鼠肝脏,都含有种在体外能抑制小鼠淋巴细胞增生的因子。此因子无品系特异性,能抑制H-2单型相同或不同的淋巴结或脾细胞对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A(ConA)、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诱发的淋巴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影响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实验条件分析
收藏 引用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81年 第4期 265-272页
作者: 吴慧芳 何球藻 蔡小妹 郑秀娟 朱益栋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可定量反映个体间组织相容性抗原遗传型的差异程度,亦可检测淋巴细胞的反应能力。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组织配型,免疫耐受和免疫活性细胞及其亚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由于小鼠的遗传型可经基因重组的方式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肝脏ChREBP在有氧运动预防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4年 第4期32卷 446-450页
作者: 吴皓 刘畅 管又飞 王春炅 李沙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病科 辽宁锦州121001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北京100191
目的探讨肝脏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基因及其下游靶基因在12周有氧运动预防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作用。方法 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正常饮食运动组(ND-Ex),高脂饮食组(HFD),高脂饮食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带SRS肿瘤小鼠脾细胞对体外淋巴细胞增生反应的抑制作用
收藏 引用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84年 第1期 35-40页
作者: 谢琪 吴厚生 喻红 蔡小妹 朱宝年 何球藻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本文报道接种SRS肿瘤后,带瘤小鼠的脾脏细胞具有非特异性抑制体外同种异型细胞(MLR)和淋巴细胞对致分裂原刺激的增生反应。这种抑制效应在肿瘤接种后3天即可观察到,其中以粘附细胞的抑制作用为明显,从带瘤10天、20天、33天小鼠脾脏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鼠初次与再次同种异体移植皮片的排异反应
收藏 引用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82年 第3期 205-209页
作者: 何球藻 朱益栋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研究生 导师
小鼠同种异体皮片初次移植,及以后经不同时间再次移植时,排异反应的强度和组织学变化都不相同。初次移植的同种异体皮片,于10天前后呈充血型坏死而被排异。以后间隔10~20天,再植来自同供者品系的皮片,常出现苍白坏死型排异反应,惟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