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0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5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6 篇 医学
    • 30 篇 临床医学
    • 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3 篇 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0 篇 纳洛酮
  • 8 篇 尾核
  • 6 篇 中央灰质
  • 6 篇 电针
  • 6 篇 针刺镇痛
  • 5 篇 电刺激
  • 4 篇 束旁核
  • 4 篇 吞噬细胞
  • 4 篇 豚鼠
  • 4 篇 神经元
  • 4 篇 神经组织
  • 4 篇 微电泳
  • 4 篇 巨噬细胞
  • 3 篇 视前区
  • 3 篇 大白鼠
  • 3 篇 gbp
  • 3 篇 白细胞
  • 3 篇 家鼠属
  • 3 篇 家兔
  • 3 篇 细胞电泳

机构

  • 44 篇 上海第一医学院
  • 14 篇 上海第一医学院华...
  • 5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华山医院
  • 2 篇 上海复旦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
  • 2 篇 上海市精神卫生研...
  • 2 篇 广西桂林医专
  • 1 篇 神经病学研究室基...
  • 1 篇 上海生理研究所第...
  • 1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1 篇 南京医学院
  • 1 篇 上海市东方医院
  • 1 篇 上海第二医学院
  • 1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1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1 篇 泰山医学院第一教...
  • 1 篇 华东医院
  • 1 篇 山东医学院
  • 1 篇 泰山医学院

作者

  • 9 篇 施永德
  • 9 篇 何莲芳
  • 7 篇 唐镇生
  • 7 篇 江澄川
  • 7 篇 李盛昌
  • 7 篇 陈公白
  • 5 篇 吕传真
  • 4 篇 颜杰
  • 4 篇 姜建伟
  • 3 篇 姜德鸣
  • 3 篇 董惟强
  • 3 篇 莫浣英
  • 3 篇 欧淑培
  • 2 篇 曹小定
  • 2 篇 周敬修
  • 2 篇 张镜如
  • 2 篇 吕燕燕
  • 2 篇 张安中
  • 2 篇 杜莅娜
  • 2 篇 王根年

语言

  • 5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第一医学院针麻研究室神经生理组"
51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尾核刺激镇痛时家兔中央灰质灌流液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活性的变化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医学版) 1981年 第6期 429-431页
作者: 周玲宝 陈伯英 何莲芳 上海第一医学院针麻研究室神经生理实验室 湖北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刺激尾核头部可以提高痛阈,并缓解晚期癌肿引起的恶痛。纳洛酮静脉注射或中央灰质微量注射可部分阻断尾核的镇痛作用,提示镇痛机理涉及阿片受体。为进步探讨这问题,本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观察刺激尾核时,家兔中央灰质灌流液中内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央灰质内微量注入纳洛酮对尾核镇痛作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81年 第2期 81-84页
作者: 何莲芳 杜莅娜 张学贵 施振忠 姜建伟 王妙珍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针麻研究室神经生理实验室 广西桂林医专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针麻研究室神经生理实验室 进修员
以往的工作表明,尾核是实现针刺镇痛的个中枢环节。刺激尾核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晚期癌肿引起的恶痛。为了进步阐明尾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并对临床刺激尾核治疗恶痛进行实验分析,有必要研究尾核的镇痛机制。本文利用专性阿片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感和针效的关系及其脊髓的传入通路
收藏 引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1年 第3期 129-131页
作者: 李盛昌 江澄川 陈公白 王伯扬 颜杰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上海第一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生理研究室 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理组
针刺25例脊髓空洞症病变区穴位,针感与针效皆相应减弱或消失,说明气和效致,针感在脊髓中是沿传导痛温觉的腹外侧索到脑的。
来源: 评论
伴随负变化和精神病学
收藏 引用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81年 第4期 195-199页
作者: 江开达 夏镇夷 张明岛 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神经生理室 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神经生理室 上海第一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组
脑诱发电位(brain evoked potential,BEP)是研究大脑神经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种方法。它是在特定的外界刺激条件下产生的,其波形和潜伏期有定的规律性。Dawson(1947)最早用聚合法成功地记录到人脑的诱发电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脑尾核在针刺镇痛中作用的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0年 第3期 135-140+193页
作者: 江澄川 李盛昌 陈公白 杨伯仪 姜德鸣 颜杰 何莲芳 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室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部针麻研究组 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理组
报告12例晚期癌肿恶痛行尾状核内慢性埋藏电极术。电刺激尾状核头部使恶痛缓解,抑制体感区感觉诱发电位的晚成份和丘脑中央中核束旁核复合体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认为针刺激发了尾核的抗痛机能,尾核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丘脑内侧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尾核内微量注入纳洛酮对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医学版) 1980年 第5期24卷 333-337页
作者: 何莲芳 杜莅娜 张学贵 施振忠 姜建伟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针麻研究室神经生理实验室 广西桂林医专
尾核是针刺镇痛的个中枢环节,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结果提示,针刺穴位,其感觉传入冲动可以到达尾核,促进其积极活动以参与镇痛过程,内啡肽与针刺镇痛有关。尾核内富含阿片受体及内啡肽,有资料说明,电针可能促进尾核内内啡肽释放。本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介绍种治疗顽痛的手术
收藏 引用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80年 第6期 459-459页
作者: 江澄川 李盛昌 陈公白 上海第一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临床神经生理研究室
顽痛即恶痛的消解至今是个棘手的难题。在神经外科止痛方法中,经皮脊髓前侧索切断术虽较简便,但技术上要求次同时切断脊网束和四迭体束是困难的,而且对头颈部疼痛无效,不值得采用。中脑切开术止痛效果虽好,但并发症多,几乎已被淘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脑内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生理学报 1979年 第2期 121-132页
作者: 金国章 韩怡凡 俞蕾平 冯洁 汪范生 张振德 张安中 盛美萍 吕燕燕 石国富 王莉娟 胡继旺 黄利群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针麻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部针麻研究组 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防治医院
许多资料证明,针刺感觉由外周神经传入中枢,经过脊髓、脑干和丘脑各级水平的整合,达到抗痛的目的。针刺具有复杂的调整作用,它既能激发某些神经元的功能,又要抑制另神经元的功能,而神经递质正是实现这两方面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风病人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电泳行为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79年 第1期12卷 34-36页
作者: 吕传真 施永德 唐镇生 肖保国 华山医院神经科神经病学研究室 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物理教研组
中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性质、纤维蛋白原、凝血机制的异常及血小板功能的改变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认为这些是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本文对205例中风病人(缺血性163例,出血性42例),进行了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
来源: 评论
人脑胶质瘤硷性蛋白及其免疫核糖核酸的实验研究(摘要)
收藏 引用
浙江肿瘤通讯 1979年 第2期 64-65页
免疫核糖核酸(下称I~RNA)治疗肿瘤是个有前途的方法。我们曾报导,从人脑胶质瘤中提取的硷性蛋白(GBP),在巨噬细胞电泳试验(MEM)中,能被脑瘤和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淋巴细胞所识别,并初步应用于临床脑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的诊断。根据以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